一种茶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592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叶罐。所述茶叶罐包括罐体,所述护盖的底部且位于罐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筒,所述固定圈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圈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叶罐,顺时针转动圆柱,圆柱转动带动螺杆向右运动,运动至从螺纹筒处抽出螺杆,转动轴套,轴套转动带动活动盖运动,运动至活动盖远离开口的正上方,手握外护筒倾斜,将开口对准茶杯即可倒出茶叶,取茶叶时大大减少了露出面积,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的螺纹连接大大增加了密封性,且有外护筒和减振层可在受到撞击时,减少茶叶碎末的产生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罐
本技术涉及茶叶储存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罐。
技术介绍
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而香气又极易挥发。从质地上区分,茶叶罐的一般有锡制、铁制、陶瓷、玻璃、纸制等,其中以选用有双层盖的铁制彩色茶罐和长颈锡瓶为佳,用陶瓷器贮存茶叶,则以口小腹大者为宜,当茶叶保管不当时,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茶叶质量的变化,故存放时,用什么盛器,用什么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现有市场上售卖的茶叶罐大都是一个简单的容器盒和顶部的顶盖组成,结构简单且防湿防潮性能不佳,取放时,开口很大,导致茶叶的存放时间缩短,并且茶叶易碎,存放时若茶叶罐被激烈碰撞,里面的茶叶挤压产生碎末,碎末杂质会残留在茶叶中,在浸泡茶叶时会一起浸泡进去,导致茶水浑浊影响口感。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茶叶罐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叶罐,解决了现有的茶叶罐取放开口大,防潮防湿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茶叶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护盖,所述护盖的底部且位于罐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筒,所述护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圈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装置。优选的,所述密封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罐体内壁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内壁的表面与第二外螺纹的表面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湿底座,所述罐体的表面且位于护盖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密封环。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的底部与吸湿底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外护筒,所述外护筒内壁的表面与罐体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减振层。优选的,所述开关装置与开口相适配,所述固定装置与开关装置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封盖的顶部,所述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盖。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圈顶部的右侧,所述螺纹筒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圆柱。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茶叶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叶罐,顺时针转动圆柱,圆柱转动带动螺杆向右运动,运动至从螺纹筒处抽出螺杆,转动轴套,轴套转动带动活动盖运动,运动至活动盖远离开口的正上方,手握外护筒倾斜,将开口对准茶杯即可倒出茶叶,取茶叶时大大减少了露出面积,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的螺纹连接大大增加了密封性,且有外护筒和减振层可在受到撞击时,减少茶叶碎末的产生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茶叶罐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茶叶罐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罐体,2、第一外螺纹,3、第一内螺纹,4、护盖,5、密封筒,6、第二内螺纹,7、第二外螺纹,8、固定圈,9、封盖,10、开口,11、开关装置,111、转轴,112、轴套,113、活动盖,12、固定装置,121、螺纹筒,122、螺杆,123、圆柱,13、加固板,14、吸湿底座,15、密封环,16、外护筒,17、减振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茶叶罐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茶叶罐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茶叶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2,所述第一外螺纹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3,所述第一内螺纹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护盖4,所述护盖4的底部且位于罐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筒5,所述护盖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圈8,所述固定圈8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2,所述固定圈8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封盖9,所述封盖9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0,所述封盖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装置11,所述罐体1为不锈钢制成,密封性能好,且使用寿命长,所述开口10、护盖4与密封筒5相通,且密封筒5与罐体1内部相通,内部的茶叶可通过密封筒5和护盖4,再从开口处倒出,所述封盖9开设开口10,用于减小取茶叶时的露出面积,减小湿气的进入量,所述第一外螺纹2与第一内螺纹3用于将护盖4固定在罐体1上,以及与良好的密封性。所述密封筒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外螺纹7,所述罐体1内壁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内螺纹6,所述第二内螺纹6内壁的表面与第二外螺纹7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内螺纹6与第二外螺纹7的螺纹连接用于密封罐体1与密封筒5的接缝处,且与一外螺纹2与第一内螺纹3的螺纹连接同步且不干涉,都是顺时针锁紧,逆时针松开。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3,所述加固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湿底座14,所述罐体1的表面且位于护盖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5,所述加固板13有一定的减振效果,且可加固罐体1的底部强度,所述吸湿底座14可吸附水分。所述密封环15的底部与吸湿底座14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外护筒16,所述外护筒16内壁的表面与罐体1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减振层17,所述外护筒16的表面设防滑条,防止手拿时滑落,所述减振层17为橡胶,有弹性,吸收一部分力,可防止罐体1在受到撞击时,内部的茶叶过分挤压产生碎末。所述开关装置11与开口10相适配,所述固定装置12与开关装置11相适配,所述开关装置11可控制开口10的流通,所述固定装置12可限制开关装置11的工作。所述开关装置11包括转轴111,所述转轴11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封盖9的顶部,所述转轴11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轴套112,所述轴套1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盖113,所述轴套112可在转轴111表面转动,并带动活动盖113运动,所述活动盖113位于开口10正上方时,开口10被盖住,无法倒出茶叶,活动盖113远离开口10正上方时,开口10流通,可倒出茶叶。所述固定装置12包括螺纹筒121,所述螺纹筒12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圈8顶部的右侧,所述螺纹筒121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杆122,所述螺杆12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圆柱123,所述螺杆122的左端可贯穿进轴套112的正右侧内,限制轴套112转动,所述圆柱123顺时针转动可带动螺杆122向右运动,可运动至脱离轴套112,轴套112即可转动,圆柱123逆时针转动可带动螺杆122向左运动,可运动至插入轴套112内,限制轴套112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2),所述第一外螺纹(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3),所述第一内螺纹(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护盖(4),所述护盖(4)的底部且位于罐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筒(5),所述护盖(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圈(8),所述固定圈(8)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2),所述固定圈(8)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封盖(9),所述封盖(9)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0),所述封盖(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装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2),所述第一外螺纹(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3),所述第一内螺纹(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护盖(4),所述护盖(4)的底部且位于罐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筒(5),所述护盖(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圈(8),所述固定圈(8)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2),所述固定圈(8)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封盖(9),所述封盖(9)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0),所述封盖(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外螺纹(7),所述罐体(1)内壁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内螺纹(6),所述第二内螺纹(6)内壁的表面与第二外螺纹(7)的表面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3),所述加固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湿底座(14),所述罐体(1)的表面且位于护盖(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诗燕胡诗盈王兰林小镇林世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言兑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