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17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所述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炒茶锅,所述外框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炒茶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外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底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便于带动炒茶锅进行旋转,使得茶叶受热更加均匀,也便于后续的炒茶过程,便于对炒茶锅进行支撑,保证炒茶锅的稳定性,达到了便于对茶叶进行揉捻的操作,模仿人工炒茶的手法,使得炒茶机炒茶的质量大大增加,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
本技术涉及炒茶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现有的炒茶机,只能对茶叶进行翻炒,而无法进行揉捻的步骤,导致现有的炒茶机,炒茶质量较差,无法做到尽量接近人工炒茶的质量要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解决了现有的炒茶机,只能对茶叶进行翻炒,而无法进行揉捻的步骤,导致现有的炒茶机,炒茶质量较差,无法做到尽量接近人工炒茶的质量要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炒茶锅,所述外框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炒茶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外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底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炒茶板,所述外框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炒茶装置,所述炒茶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转动连接有于所述炒茶板的顶部。优选的,所述炒茶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凸轮座,所述凸轮座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框内壁的顶部,所述凸轮的底部接触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框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与所述横板的表面接触。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滚轮相适配的限位座。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热机,所述电热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优选的,所述外框的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通过所述外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炒茶锅,便于带动炒茶锅进行旋转,使得茶叶受热更加均匀,也便于后续的炒茶过程,通过所述外框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炒茶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便于对炒茶锅进行支撑,保证炒茶锅的稳定性,通过所述外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底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炒茶板,所述外框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炒茶装置,所述炒茶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转动连接有于所述炒茶板的顶部,达到了便于对茶叶进行揉捻的操作,模仿人工炒茶的手法,使得炒茶机炒茶的质量大大增加,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炒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外框,2、第一电机,3、炒茶锅,4、支撑座,5、滚轮,6、横板,7、限位座,8、电热机,9、导热板,10、顶座,11、顶杆,12、斜杆,13、转动座,14、炒茶板,15、炒茶装置,151、第二电机,152、第一皮带轮,153、皮带,154、第二皮带轮,155、凸轮,156、凸轮座,157、移动板,158、缓冲杆,16、基座,17、连杆,18、移动座,19、箱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炒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包括外框1,所述外框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炒茶锅3,所述外框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炒茶锅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所述外框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座10,所述顶座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底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斜杆12,所述斜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3,所述转动座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炒茶板14,所述外框1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炒茶装置15,所述炒茶装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16,所述基座1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座18,所述移动座18转动连接有于所述炒茶板14的顶部。所述炒茶装置15包括第二电机151,所述第二电机15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52,所述第一皮带轮152的表面通过皮带153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54,所述第二皮带轮15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凸轮155,所述凸轮15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凸轮座156,所述凸轮座156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框1内壁的顶部,所述凸轮155的底部接触有移动板157,所述移动板15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杆158,所述缓冲杆158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框1的顶部。所述支撑座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滚轮5的底部与所述横板6的表面接触。所述横板6的顶部设置有与滚轮5相适配的限位座7。所述横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热机8,所述电热机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9,所述导热板9与所述炒茶锅3的底部接触。所述外框1的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19。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将茶叶通过箱门19倒入到炒茶锅3中,启动第一电机2带动炒茶锅3进行转动,并且启动电热机8通过导热板9对炒茶锅3进行加热,启动第二电机151,带动第一皮带轮152转动,通过皮带153带动第二皮带轮154转动,带动凸轮155转动,带动移动板157往复移动,从而通过连杆17带动移动座18往复移动,带动炒茶板14,绕转动座13往复转动,从而配合炒茶锅3的转动,实现对茶叶的揉捻炒茶。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所述外框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炒茶锅3,便于带动炒茶锅3进行旋转,使得茶叶受热更加均匀,也便于后续的炒茶过程,通过所述外框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炒茶锅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便于对炒茶锅3进行支撑,保证炒茶锅3的稳定性,通过所述外框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座10,所述顶座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底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斜杆12,所述斜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3,所述转动座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炒茶板14,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包括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炒茶锅(3),所述外框(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炒茶锅(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所述外框(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座(10),所述顶座(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底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斜杆(12),所述斜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3),所述转动座(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炒茶板(14),所述外框(1)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炒茶装置(15),所述炒茶装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16),所述基座(1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座(18),所述移动座(18)转动连接有于所述炒茶板(14)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包括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炒茶锅(3),所述外框(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炒茶锅(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所述外框(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座(10),所述顶座(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底端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斜杆(12),所述斜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3),所述转动座(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炒茶板(14),所述外框(1)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炒茶装置(15),所述炒茶装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16),所述基座(1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座(18),所述移动座(18)转动连接有于所述炒茶板(14)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装置(15)包括第二电机(151),所述第二电机(15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52),所述第一皮带轮(152)的表面通过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诗燕胡诗盈王兰林小镇林世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言兑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