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59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酒盒包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其包括外盒以及内盒,所述内盒位于外盒内,所述内盒与外盒之间设置有用于内盒在外盒中旋转的转动机构,所述内盒包括内顶板以及内底板,所述内顶板以及内底板设置在内盒的两端,所述内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对酒瓶的瓶口进行限位的上卡位,所述内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对酒瓶的瓶底进行限位的下卡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酒瓶在旋转的过程中不易受到碰撞而损坏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酒盒包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
技术介绍
目前包装盒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包装盒是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亲和力的有力手段。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包装盒与商品已融为一体。包装盒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包装盒的功能是保护商品、传达商品信息、方便使用、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包装盒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商品和艺术相结合的双重性。现有公告号为CN20288000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酒盒,参照图1、图2,其包括内盒11和外盒12,内盒11放置在外盒12内,内盒11和外盒12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内盒11和外盒12可相对旋转。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盒12的上侧板内侧的凹陷部121和下侧板内侧的凹陷部122,以及设置在内盒11的上侧板外侧的凸起部111和下侧板外侧的凸起部112,凹陷部121和凸起部111的形状相应,凸起部111置于凹陷部121内,并相对转动,凹陷部122和凸起部112的形状相应,凸起部112置于凹陷部122内,并相对转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中酒瓶直接放在内盒中,由于内盒中没有对酒瓶进行限位的机构,因此在对内盒旋转的过程中,酒瓶容易在内盒中产生碰撞,容易损坏酒瓶,因此需要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具有酒瓶在旋转的过程中不易受到碰撞而损坏的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包括外盒以及内盒,所述内盒位于外盒内,所述内盒与外盒之间设置有用于内盒在外盒中旋转的转动机构,所述内盒包括内顶板以及内底板,所述内顶板以及内底板设置在内盒的两端,所述内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对酒瓶的瓶口进行限位的上卡位,所述内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对酒瓶的瓶底进行限位的下卡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盒与内盒可相对转动,能实现酒盒旋转展示酒瓶的功能;酒瓶放置于内盒中时,酒瓶的瓶口卡在上卡位,酒瓶的瓶底卡在下卡位中,因此酒瓶能在上卡位以及下卡位的限位作用下不易在内盒中随意移动,因此酒瓶在旋转的过程中不易受到碰撞而损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盒呈立方体状,所述外盒在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内盒呈长方体状,所述内盒在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也开设有开口;所述内顶板与内底板突出于内盒开口,所述内顶板与内底板突出于内盒开口的部分呈半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圆形的内顶板与内底板能使得内盒与外盒之间的转动更流畅,能减少尖锐边角在内盒与外盒之间的刮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盒的内侧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纸护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盒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内盒的旋转所占用的空间为圆柱状,因此外盒的内侧边角处为空置的部分,纸护角能对外盒内侧的边角进行填充,当内盒的开口朝向外盒的内侧时,若酒瓶难以避免地脱离内盒的上卡位以及下卡位,则纸护角能起到保护酒瓶的作用,使得酒瓶不易卡在外盒的边角处,同时也能减少酒瓶的刮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盒的两端分别与内盒的内顶板、内底板之间设置有用于相互吸引的磁铁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内盒至特定位置,内盒与外盒两端的磁铁块能相互吸引,使得内盒与外盒之间不易再转动,起到增强内盒与外盒之间的稳定性的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盒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带动内盒旋转的牵引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件的设置便于带动内盒相对于外盒的旋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牵引件为织带,所述织带对折、且织带的两端与内盒的侧面相固定,所述织带的对折部分外露于内盒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带较为柔软,能够提升使用者拉动牵引件时的舒适性,并且在转动过程中,织带能顺利地从内盒与外盒之间的缝隙中移动,不易占用内盒与外盒之间的空间,减少对内盒以及外盒的磨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上转轴以及下转轴,所述上转轴固定于内盒设置有内顶板的一端、且与外盒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转轴固定于内盒设置有内底板的一端、且与外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盒与外盒通过上转轴与下转轴的连接来实现内盒与外盒之间的转动,结构简单,生产时便于组装,并且连接效果较牢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盒的两端内均设置有保护垫片,所述保护垫片与上转轴和/或下转轴插入外盒的末端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垫片具有保护外盒的作用,使得外盒的两端不易上转轴或下转轴刺穿。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酒瓶能在上卡位以及下卡位的限位作用下不易在内盒中随意移动,因此酒瓶在旋转的过程中不易受到碰撞而损坏;纸护角能对外盒内侧的边角进行填充,能起到保护酒瓶的作用,使得酒瓶不易卡在外盒的边角处,同时也能减少酒瓶的刮损;磁铁块能相互吸引,使得内盒与外盒之间不易再转动,起到增强内盒与外盒之间的稳定性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旋转式酒盒的内盒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旋转式酒盒的外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关闭状态);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开启状态);图5是本实施例一内盒的透视图;图6是本实施例一外盒的透视图;图7是本技术内盒相对于外盒转动的过程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二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的俯视图;图9是本实施例二沿图8中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外盒,11、外顶板,12、外底板,13、保护垫片,14、纸护角,2、内盒,21、内顶板,211、上卡位,22、内底板,221、下卡位,23、织带,24、内衬保护层,3、转动机构,31、上转轴,32、下转轴,33、限位端,4、磁铁块,41、吸铁石,42、磁性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包括外盒1以及内盒2,内盒2与外盒1之间连接有转动机构3(见图9),用于内盒2与外盒1的相对转动,酒瓶放置于内盒2中。外盒1或内盒2的材料为纸板、塑胶板或压合的木板。参照图4、图5,上述的内盒2呈立方体状,并且内盒2在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内盒2的两端呈长方形。内盒2的两端分别通过胶水固定有内顶板21以及内底板22,内顶板21以及内底板22突出于内盒2开口,且内顶板21以及内底板22突出于开口的部分均呈半圆形。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包括外盒(1)以及内盒(2),所述内盒(2)位于外盒(1)内,所述内盒(2)与外盒(1)之间设置有用于内盒(2)在外盒(1)中旋转的转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2)包括内顶板(21)以及内底板(22),所述内顶板(21)以及内底板(22)设置在内盒(2)的两端,所述内顶板(21)上设置有用于对酒瓶的瓶口进行限位的上卡位(211),所述内底板(22)上设置有用于对酒瓶的瓶底进行限位的下卡位(2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包括外盒(1)以及内盒(2),所述内盒(2)位于外盒(1)内,所述内盒(2)与外盒(1)之间设置有用于内盒(2)在外盒(1)中旋转的转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2)包括内顶板(21)以及内底板(22),所述内顶板(21)以及内底板(22)设置在内盒(2)的两端,所述内顶板(21)上设置有用于对酒瓶的瓶口进行限位的上卡位(211),所述内底板(22)上设置有用于对酒瓶的瓶底进行限位的下卡位(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1)呈立方体状,所述外盒(1)在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内盒(2)呈长方体状,所述内盒(2)在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也开设有开口;所述内顶板(21)与内底板(22)突出于内盒(2)开口,所述内顶板(21)与内底板(22)突出于内盒(2)开口的部分呈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1)的内侧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纸护角(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盒状旋转式装酒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恩魏先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协旺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