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57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运输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托盘本体开设有叠放槽,叠放槽分设为多个放置槽,放置槽的槽底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为“十”字型结构,放置槽的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加强台和第二加强台,第一加强台位于第二加强台的下方,第二加强台位于放置槽的槽口,放置槽之间通过U型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强度较高,不会产生变形,无需汽车ECD部件支撑上方托盘的重量,避免对汽车ECD部件的外形产生影响,可以适用于自动生产线上使用,并且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节约了包装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
本技术属于运输包装
,具体涉及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
技术介绍
汽车ECD部件是一个圆环型的金属部件,单个重量较重。在自动生产线使用过程中,多个汽车ECD部件放置在一个托盘中,并且托盘需要堆叠,通用的ECD部件托盘为一次性吸塑托盘,由于汽车ECD部件本身的自重,加之托盘的强度差,无法承受压力,会发生较大形变,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自动线检测零件会产生失效,进而导致机械臂无法抓取汽车ECD部件,造成不适合在自动生产线上使用;此外,托盘本身强度较差,无法重复使用,只能作为一次性的消耗品包装,在长期适用过程中,包装成本大幅度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ECD部件托盘为一次性吸塑托盘其强度差,会发生较大形变,造成不适合在自动生产线上使用,无法重复使用,造成包装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开设有叠放槽,所述叠放槽分设为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槽底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十”字型结构,所述放置槽的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加强台和第二加强台,所述第一加强台位于所述第二加强台的下方,第二加强台位于所述放置槽的槽口,所述放置槽之间通过U型口连通。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槽的内径大于汽车ECD部件的外径,所述放置槽的深度比所述汽车ECD部件总高度高2-5mm。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槽的侧壁与底壁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加强台的台面所述叠放槽的侧壁的夹角为钝角。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槽的侧壁轴向开设有多个取件槽,所述取件槽均匀分布在所述放置槽的侧壁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托盘本体的外周开设有多个取放口,所述取放口相互对称设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叠放槽的外周还设置有多个凹台,所述凹台与所述取放口对齐设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通过在放置槽周围设置第一加强台和第二加强台以加强放置侧壁强度,通过“十”字型结构的加强筋加强放置槽底壁的强度。第二加强台的设置还便于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的堆叠定位。本技术的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强度较高,不会产生变形,无需汽车ECD部件支撑上方托盘的重量,避免对汽车ECD部件的外形产生影响,可以适用于自动生产线上使用,并且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节约了包装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的叠放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汽车ECD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1-3,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托盘本体1开设有叠放槽2,叠放槽2分设为多个放置槽3,放置槽3的槽底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强筋4,加强筋4为“十”字型结构,通过“十”字型的加强筋4增强放置槽3底部的支撑力;此外“十”字型的加强筋4在自动产线使用中,可作为拍照设备的锚点定位。放置槽3的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加强台5和第二加强台6,第一加强台5位于第二加强台6的下方,第二加强台6位于放置槽3的槽口,放置槽3之间通过U型口7连通,U型口在手动抓取ECD零件时产生避让效果,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抓取零件。通过第一加强台5和第二加强台6增强放置槽3的侧壁的强度和支撑力。同时第二加强台6的设置还便于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的堆叠定位。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通过吸塑工艺一天成型。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放置槽3的内径大于汽车ECD部件的外径,如此汽车ECD部件可以稳定的放置在放置槽3中;放置槽3的深度比汽车ECD部件总高度高2-5mm,如此,在堆叠过程中,上方托盘的重量由下方托盘承受,无需汽车ECD部件进行支撑,不会对汽车ECD部件产生影响。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放置槽3的侧壁与底壁垂直设置,在托盘叠加时,上方托盘的放置槽3的底部正好叠加在下方托盘的第二加强台6上;第二加强台6的台面叠放槽2的侧壁的夹角为钝角,如此,在叠加时不会对上部托盘产生干涉,同时钝角具有导向作用,防止叠加错位。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放置槽3的侧壁轴向开设有多个取件槽31,取件槽31均匀分布在放置槽3的侧壁上。如此便于生产线上的机械手抓取汽车ECD部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托盘本体1的外周开设有多个取放口8,取放口8相互对称设置。如此,取放口8便于托盘本体1从包装盒中取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叠放槽2的外周还设置有多个凹台9,凹台9与取放口8对齐设置。如此,凹台9加强了托盘本体1外周的强度。上述仅本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开设有叠放槽,所述叠放槽分设为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槽底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十”字型结构,所述放置槽的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加强台和第二加强台,所述第一加强台位于所述第二加强台的下方,第二加强台位于所述放置槽的槽口,所述放置槽之间通过U型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开设有叠放槽,所述叠放槽分设为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槽底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十”字型结构,所述放置槽的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加强台和第二加强台,所述第一加强台位于所述第二加强台的下方,第二加强台位于所述放置槽的槽口,所述放置槽之间通过U型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ECD部件的运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的内径大于汽车ECD部件的外径,所述放置槽的深度比所述汽车ECD部件总高度高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剑彭志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德兴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