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令链专利>正文

一种踏板式新型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53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0
一种踏板式新型自行车,包括有主车体、立管、牙盘、车体飞轮、曲柄、驱动踏板和后下叉,主车体的立管上设置有传导飞轮,立管的后侧设置有后套管,后套管内设置有后螺旋弹簧,后套管内活动设置有座杆,牙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飞轮,第一飞轮的外侧的中轴上设置有第二飞轮,主车体的后下叉上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通过一转轴设置有第三飞轮和第四飞轮,中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曲柄,两个曲柄之间设置有驱动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骑行过程中双腿发力式自行车,其设计合理,能够双腿同时发力,更加省力且适于长时间骑行,有益于驾驶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踏板式新型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踏板式新型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专利技术之一,它将人类的行动速度提升了一大步,即使在如今汽车、火车、飞机广为使用的年代,自行车依然没有被淘汰,依然是人们近距离代步的重要工具。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的传动机构一般是通过脚蹬发力,以中轴为主传动轴做圆周转动,带动曲柄、链轮转动,进而通过链条带动后轮转动,使自行车向前运行。这种脚蹬式传动结构都是靠单腿发力,不能双腿同时发力,发力时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一条腿上,驾驶人员长时间频繁单腿发力,容易造成膝关节过度劳损,不利于驾驶人员的身体健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骑行过程中双腿发力式自行车,其设计合理,能够双腿同时发力,更加省力且适于长时间骑行,有益于驾驶员的身体健康。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踏板式新型自行车,包括有主车体、立管、牙盘、车体飞轮、曲柄、驱动踏板和后下叉,所述的主车体的立管上,在其顶端设置有传导飞轮,传导飞轮的下方,也是在立管的后侧设置有后套管,所述的后套管内设置有后螺旋弹簧,后螺旋弹簧的底端与后套管连接,所述的后套管内活动设置有座杆,座杆的上部穿出后套管连接有座鞍,其下部活动穿设于后套管内与后螺旋弹簧的顶端连接。所述的主车体的中轴上,也是在牙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飞轮,第一飞轮与传导飞轮相对应,并通过纵向链条与传导飞轮链接,所述的纵向链条活动贯穿于后套管和后螺旋弹簧,座杆与后螺旋弹簧的连接处与纵向链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飞轮的外侧的中轴上设置有第二飞轮,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的后方,也是在主车体的后下叉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通过一转轴设置有第三飞轮和第四飞轮,第三飞轮与纵向链条相啮合,第四飞轮与第二飞轮相对应,并且通过斜向链条与第二飞轮链接,所述的牙盘通过横向链条与车体飞轮链接,传导飞轮,第一飞轮、第二飞轮和第四飞轮为正向飞轮,其第三飞轮为反向飞轮,所述的牙盘、传导飞轮、第一飞轮、第二飞轮、第三飞轮、第四飞轮和车体飞轮构成一传动系统。所述的中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曲柄,两个曲柄之间设置有驱动踏板。进一步的,所述的立管的前侧设置有前套管,前套管内设置有前螺旋弹簧,所述的前螺旋弹簧的底端与前套管连接,纵向链条活动贯穿于前套管和前螺旋弹簧,所述的纵向链条与前螺旋弹簧的顶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前套管内,也是在纵向链条与前螺旋弹簧的连接处设置有前定位板,前定位板可在前套管内上下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的后套管内,也是在座杆的下部设置有后定位板,后定位板可在后套管内上下滑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骑行过程中双腿发力式自行车,其设计合理,能够双腿同时发力,更加省力且适于长时间骑行,有益于驾驶员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踏板式新型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踏板式新型自行车的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1—主车体2—立管3—传导飞轮4—后套管5—后螺旋弹簧6—座杆7—座鞍8—中轴9—牙盘10—第一飞轮11—第二飞轮12—第三飞轮13—第四飞轮14—车体飞轮15—纵向链条16—斜向链条17—横向链条18—安装支架19—转轴20—曲柄21—驱动踏板22—前套管23—前螺旋弹簧24—前定位板25—后定位板26—后下叉。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踏板式新型自行车,包括有主车体1、立管2、牙盘9、车体飞轮14、曲柄20、驱动踏板21和后下叉26,所述的主车体1为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主车体1的立管2上,在其顶端设置有传导飞轮3,传导飞轮3的下方,也是在立管2的后侧设置有后套管4,所述的后套管4内设置有后螺旋弹簧5,后螺旋弹簧5的底端与后套管4连接,所述的后套管4内活动设置有座杆6,座杆6的上部穿出后套管4连接有座鞍7,其下部活动穿设于后套管4内与后螺旋弹簧5的顶端连接。所述的主车体1的中轴8上,也是在牙盘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飞轮10,第一飞轮10与传导飞轮3相对应,并通过纵向链条15与传导飞轮3链接,所述的纵向链条15活动贯穿于后套管4和后螺旋弹簧5,座杆6与后螺旋弹簧5的连接处与纵向链条15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飞轮10的外侧的中轴8上设置有第二飞轮11,第一飞轮10与第二飞轮11的后方,也是在主车体1的后下叉26上设置有安装支架18,所述的安装支架18通过一转轴19设置有第三飞轮12和第四飞轮13,第三飞轮12与纵向链条15相啮合,第四飞轮13与第二飞轮11相对应,并且通过斜向链条16与第二飞轮11链接,所述的牙盘9通过横向链条17与车体飞轮14链接,传导飞轮3,第一飞轮10、第二飞轮11和第四飞轮13为正向飞轮,其第三飞轮12为反向飞轮,所述的牙盘9、传导飞轮3、第一飞轮10、第二飞轮11、第三飞轮12、第四飞轮13和车体飞轮14构成一传动系统。所述的中轴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曲柄20,两个曲柄20之间设置有驱动踏板21。骑行过程中时,驾驶员向下踏动驱动踏板21(可双脚,也可单脚踏动驱动踏板21),牙盘9、第一飞轮10、第二飞轮11、第四飞轮13和车体飞轮14通过纵向链条15、斜向链条16和横向链条17正常转动,以驱动车轮转动,在纵向链条15的作用下第三飞轮12反向转动(即空转)。驱动踏板21下移时,座杆6会向上移动,驾驶员的臀部随之抬起,当驱动踏板21下移至最低点时,座杆6上升至最高点,此时,驾驶员可以坐在座鞍7上向下发力,以使座杆6下移,座杆6下移带动纵向链条15反向转动,由于第三飞轮12是反向飞轮,又是与纵向链条15相啮合的,在纵向链条15的作用下,第三飞轮12会正向转动,从而带动其它传动部件正向转动,即车轮继续转动。这种传动方式会一直提供驱动力,而且后螺旋弹簧5也会起到助力的作用,整个传动过程更加省力。进一步的,所述的立管2的前侧设置有前套管22,前套管22内设置有前螺旋弹簧23,所述的前螺旋弹簧23的底端与前套管22连接,纵向链条15活动贯穿于前套管22和前螺旋弹簧23,所述的纵向链条15与前螺旋弹簧23的顶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前套管22内,也是在纵向链条15与前螺旋弹簧23的连接处设置有前定位板24,前定位板24可在前套管内22内上下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的后套管4内,也是在座杆6的下部设置有后定位板25,后定位板25可在后套管4内上下滑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骑行过程中双腿发力式自行车,其设计合理,能够双腿同时发力,更加省力且适于长时间骑行,有益于驾驶员的身体健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踏板式新型自行车,包括有主车体(1)、立管(2)、牙盘(9)、车体飞轮(14)、曲柄(20)、驱动踏板(21)和后下叉(2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车体(1)的立管(2)上,在其顶端设置有传导飞轮(3),传导飞轮(3)的下方,也是在立管(2)的后侧设置有后套管(4),所述的后套管(4)内设置有后螺旋弹簧(5),后螺旋弹簧(5)的底端与后套管(4)连接,所述的后套管(4)内活动设置有座杆(6),座杆(6)的上部穿出后套管(4)连接有座鞍(7),其下部活动穿设于后套管(4)内与后螺旋弹簧(5)的顶端连接;/n所述的主车体(1)的中轴(8)上,也是在牙盘(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飞轮(10),第一飞轮(10)与传导飞轮(3)相对应,并通过纵向链条(15)与传导飞轮(3)链接,所述的纵向链条(15)活动贯穿于后套管(4)和后螺旋弹簧(5),座杆(6)与后螺旋弹簧(5)的连接处与纵向链条(15)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飞轮(10)的外侧的中轴(8)上设置有第二飞轮(11),第一飞轮(10)与第二飞轮(11)的后方,也是在主车体(1)的后下叉(26)上设置有安装支架(18),所述的安装支架(18)通过一转轴(19)设置有第三飞轮(12)和第四飞轮(13),第三飞轮(12)与纵向链条(15)相啮合,第四飞轮(13)与第二飞轮(11)相对应,并且通过斜向链条(16)与第二飞轮(11)链接,所述的牙盘(9)通过横向链条(17)与车体飞轮(14)链接,传导飞轮(3),第一飞轮(10)、第二飞轮(11)和第四飞轮(13)为正向飞轮,其第三飞轮(12)为反向飞轮,所述的牙盘(9)、传导飞轮(3)、第一飞轮(10)、第二飞轮(11)、第三飞轮(12)、第四飞轮(13)和车体飞轮(14)构成一传动系统;/n所述的中轴(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曲柄(20),两个曲柄(20)之间设置有驱动踏板(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板式新型自行车,包括有主车体(1)、立管(2)、牙盘(9)、车体飞轮(14)、曲柄(20)、驱动踏板(21)和后下叉(2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车体(1)的立管(2)上,在其顶端设置有传导飞轮(3),传导飞轮(3)的下方,也是在立管(2)的后侧设置有后套管(4),所述的后套管(4)内设置有后螺旋弹簧(5),后螺旋弹簧(5)的底端与后套管(4)连接,所述的后套管(4)内活动设置有座杆(6),座杆(6)的上部穿出后套管(4)连接有座鞍(7),其下部活动穿设于后套管(4)内与后螺旋弹簧(5)的顶端连接;
所述的主车体(1)的中轴(8)上,也是在牙盘(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飞轮(10),第一飞轮(10)与传导飞轮(3)相对应,并通过纵向链条(15)与传导飞轮(3)链接,所述的纵向链条(15)活动贯穿于后套管(4)和后螺旋弹簧(5),座杆(6)与后螺旋弹簧(5)的连接处与纵向链条(15)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飞轮(10)的外侧的中轴(8)上设置有第二飞轮(11),第一飞轮(10)与第二飞轮(11)的后方,也是在主车体(1)的后下叉(26)上设置有安装支架(18),所述的安装支架(18)通过一转轴(19)设置有第三飞轮(12)和第四飞轮(13),第三飞轮(12)与纵向链条(15)相啮合,第四飞轮(13)与第二飞轮(11)相对应,并且通过斜向链条(16)与第二飞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链
申请(专利权)人:孔令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