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惠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屏幕组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48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屏幕组件及汽车,该车载屏幕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还包括旋钮和按钮,触摸屏组件在旋钮和按钮的下方设有触发区域,旋钮包括移动端,移动移动端可触发触摸屏组件;按钮包括按压部和固接于按压部上且向触摸屏组件的方向延伸的按压触件,按压按压部,按压触件可与触发区域接触以触发触摸屏组件。车载屏幕组件使用旋钮和按钮来实现对汽车信息的输入,只需分出一小部分注意力在所述按钮和旋钮上,避免了使用屏幕时误触和反复观察屏幕的情况。该汽车包括执行部件和上述的车载屏幕组件,当触摸屏组件被触发时,执行部件作出设定的动作。因该汽车采用上述车载屏幕组件,所以该汽车在驾驶时也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屏幕组件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屏幕组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车载智能系统已经可以配备17英寸的触摸屏幕,同时空调/天窗/座椅/灯光等均可通过点击车载屏幕进行期望的操控。然而,便捷操作的同时也具有安全隐患。具体的,配备有触摸屏的车辆的驾驶员必须在视觉上检查汽车是否已经执行了点击触摸屏的预期操作,由此将导致驾驶员因操作触摸屏的过程而分心,这期间驾驶员无法全面地观察道路和交通,故可能造成交通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屏幕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载屏幕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所述触摸屏组件包括车载屏幕,还包括旋钮和按钮,所述触摸屏组件在所述旋钮和所述按钮的下方设有触发区域,所述旋钮包括移动端,所述移动端与所述触发区域接触,移动所述移动端可触发所述触摸屏组件;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和固接于所述按压部上且向所述触摸屏组件的方向延伸的按压触件,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按压触件可与所述触发区域接触以触发所述触摸屏组件;松开所述按压部,所述按压触件复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端可沿圆周方向运动;或者所述移动端可沿直线运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端与所述触摸屏组件接触的触点数小于所述车载屏幕支持的最多触控点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钮还包括与所述触摸屏组件固接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包括中空管状的顶部,所述顶部在其圆柱面上沿周向设有凹槽,所述移动端套设于所述凹槽内,并可沿所述凹槽滑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钮还包括与所述触摸屏组件固接的固定端,所述按钮还包括底部,所述底部与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底部通过弹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可相对所述固定端移动,以调节所述按压触件的行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与所述固定端螺纹连接。一种汽车,包括执行部件,还包括上述的车载屏幕组件,当所述触摸屏组件被触发时,所述执行部件作出设定的动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端的移动值大于设定值时,所述执行部件作出设定的动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单击或双击或三击或长按所述按压部,所述执行部件作出设定的动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手指操作触摸屏,本技术使用旋钮和按钮来实现对汽车信息的输入,只需要分出一小部分注意力在所述按钮和旋钮上,不用大面积的浏览屏幕上显示的信息,有效的避免了使用屏幕时误触和反复观察屏幕的情况,所以本技术方案相对而言更为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一种车载屏幕组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固定连接”包括焊接、胶结等不可活动的连接方式,亦包括螺栓、螺钉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参照图1,示出了一种车载屏幕组件的示意图。该车在屏幕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旋钮4和按钮5。所述触摸屏组件包括车载屏幕1、透光片2和感应片3。其中透光片2通过在车载屏幕1的外侧使用粘接剂粘接固定于车载屏幕1上,同理,感应片3固定于透光片2上。车载屏幕1、透光片2和感应片3之间两两紧密接触,其中车载屏幕1为电容屏,透光片2的材料为有机玻璃,感应片3为钢化玻璃;应当理解,透光片2和感应片3的材料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均为有机玻璃或钢化玻璃,还可以是其他透明塑料,在此不作限定。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透光片和感应片,例如在汽车的中控台上,利用螺钉将透光片固定在车载屏幕1上。旋钮4包括固定端41和移动端42,触摸屏组件在对应所述旋钮的位置,即所述旋钮的下方设有触发区域。固定端41包括空心圆柱形状的顶部和固接在所述顶部下方的引脚,透光片2上设有凹槽,感应片3在相应的位置上设有通孔,所述引脚穿过上述通孔,且嵌入进所述凹槽内,所述引脚与所述凹槽、通孔过盈配合,以使固定端相对触摸屏组件相对固定。所述引脚可以是长圆柱状,也可是一体的圆环状薄壁。固定端41顶部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周向的环形凹槽。移动端42包括手持部421和旋转触件422。手持部421为空心的圆柱形,套设在固定端41顶部的凹槽内,手持部421的高度和凹槽的宽度一致,以使移动端不会发生轴向的滑动;手持部421内孔的直径与固定端41凹槽处的直径相等,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以使手持部421可相对固定端转动,且不会打滑。优选的,所述固定端选用弹性材料。手持部421的外圆柱面设有若干条凹槽/凸起,所述凹槽/凸起沿圆柱面的轴线方向延伸,且若干条所述凹槽/凸起绕圆柱面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多条凹槽/凸起的设置也能有效避免打滑的情况。旋转触件422为圆柱形,一端固接于所述手持部421的下端,另一端与所述感应片3接触。本实施例中旋转触件422的数量为两个,两者相对圆柱面的轴线呈中心对称。应当理解,旋转触件422的数量也可以是大于两个,其最大数量比车载屏幕1所支持触控点的数量少一个。移动端42的材料为导电材料,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增材成型的工艺成型。转动移动端42,可触发触摸屏组件。此外,移动端还可以是相对固定端直线移动,相应的,在固定端上设有一条直槽,移动端卡接于所述直槽,并可沿所述直槽移动;移动端还可以相对固定端做曲线运动,相应的,在固定端上开设一条期望的曲线槽,移动端卡接于所述曲线槽内,并可沿所述曲线槽移动;所述移动端还可进行其他轨迹移动,仅需设定相应轨迹即可,在此不一一限定。按钮5包括底部51、按压部52、按压触件53和弹簧。底部51固接在旋钮的固定端41,底部51的中央设有一通孔,触摸屏组件在对应按钮的位置设有触发区域。按压部52为圆柱形,与底部51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按压部52和底部51固定连接。按压部52在其中央同轴的部位设有长圆柱形的按压触件53,所述按压触件53沿触摸屏组件的方向延伸,且穿过底部51上的通孔。应该理解,所述按压部和所述按压触件的形状并不局限与圆柱形。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屏幕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所述触摸屏组件包括车载屏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钮和按钮,所述触摸屏组件在所述旋钮和所述按钮的下方设有触发区域,所述旋钮包括移动端,所述移动端与所述触发区域接触,移动所述移动端可触发所述触摸屏组件;/n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和固接于所述按压部上且向所述触摸屏组件的方向延伸的按压触件,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按压触件可与所述触发区域接触以触发所述触摸屏组件;松开所述按压部,所述按压触件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屏幕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所述触摸屏组件包括车载屏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钮和按钮,所述触摸屏组件在所述旋钮和所述按钮的下方设有触发区域,所述旋钮包括移动端,所述移动端与所述触发区域接触,移动所述移动端可触发所述触摸屏组件;
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和固接于所述按压部上且向所述触摸屏组件的方向延伸的按压触件,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按压触件可与所述触发区域接触以触发所述触摸屏组件;松开所述按压部,所述按压触件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可沿圆周方向运动;或者所述移动端可沿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与所述触摸屏组件接触的触点数小于所述车载屏幕支持的最多触控点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还包括与所述触摸屏组件固接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包括中空管状的顶部,所述顶部在其圆柱面上沿周向设有凹槽,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少宁袁秀莲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