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炫目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48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防炫目后视镜,包括套柱,所述套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杆。该防炫目后视镜,在旋转柱套的左侧固定安装了挡光镜片,当汽车在夜间行车时,遇到后面的车的大灯照射,其产生的强烈反光经过后视镜片反射到挡光镜片,挡光镜片为有色玻璃,挡光镜片的背面固定安装镀膜,当强烈的反光接触到挡光镜片时,反光会吸收一部分然后反射一部分,最后进入到驾驶员眼中的光将变成正常的光芒,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后视镜产生的强烈光线进入驾驶员的眼睛内,致使人眼受到强光射入从而出现短暂的夜盲现象,影响安全驾驶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故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炫目后视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炫目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防炫目后视镜。
技术介绍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的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然而汽车在夜间行车时,遇到后面的车的大灯照射,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反光,光线会进入驾驶员的眼睛内,人眼受到强光射入会出现短暂的夜盲现象,影响安全驾驶,因此,目前车辆的后视镜制作上通常采用防炫目技术,以减弱后面照射的灯光的反射强度,降低强光对驾驶人员的刺激。目前,市面上的防炫目后视镜均为电致变色镜片,其原理和结构类似于液晶显示器,即将电致变色液灌入两片玻璃中间,且在玻璃与电致变色液接触的一面设有导电层和镜面反射层,就现有技术而言,电致变色的后视镜结构复杂,且工序繁琐,且对工艺要求较高,制作难度较大,并且,就电致变色液而言,其资源匮乏,价格较高,不宜于广泛应用,故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炫目后视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炫目后视镜,包括套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固定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4),所述套柱(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调节臂(5),所述调节臂(5)包含有保护胶套(6)和韧性臂(7),所述调节臂(5)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内套柱(8),所述内套柱(8)的内顶壁与内底壁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杆(9),所述固定轴杆(9)的表面活动安装有旋转柱套(10),所述旋转柱套(1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挡光镜框(11),所述挡光镜框(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挡光镜片(12),所述调节臂(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防护镜罩(1...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炫目后视镜,包括套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固定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4),所述套柱(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调节臂(5),所述调节臂(5)包含有保护胶套(6)和韧性臂(7),所述调节臂(5)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内套柱(8),所述内套柱(8)的内顶壁与内底壁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杆(9),所述固定轴杆(9)的表面活动安装有旋转柱套(10),所述旋转柱套(1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挡光镜框(11),所述挡光镜框(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挡光镜片(12),所述调节臂(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防护镜罩(13),所述防护镜罩(1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后视镜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炫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5)的主视形状为梯形,所述保护胶套(6)的材质为熟胶塑料,所述韧性臂(7)的材质为镁铝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炫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吕巷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