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后视镜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018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镜体,所述镜体的一端设有镜座,所述支座的一端安装有容纳舱,所述容纳舱的一端带有连接座,所述容纳舱上设有卸力组件,所述卸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舱内的至少两根轴杆,每一根所述轴杆上装配一个惰轮,所有的所述惰轮之间至少共同传动连接有一根皮带,至少在一个所述惰轮上安装有叶轮,所述卸力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容纳舱外侧面上的第一导流板,所述容纳舱的迎风面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容纳舱的内腔相通,惰轮带着轴杆旋转,轴杆带着风扇旋转,气流经皮带传送到容纳舱底部的出气孔上,经出气孔向下释放,从而减少了气流对后视镜的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后视镜,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


技术介绍

1、后视镜安装在汽车两侧,汽车行驶时用以观测后部通行情况,路遇侧部超车状况时,能够提前预警,使驾驶过程更加安全。电子后视镜通过驾驶室内的按钮就可以调整角度,便于使用。

2、现有的电子后视镜虽然实现了智能化,但是由于其伸展在车门两侧,汽车行驶时迎风面对着气流,对汽车行驶产生阻力;行驶时镜片会附着大量的灰尘时,驾驶过程中不易手动擦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镜体,所述镜体的一端设有镜座,所述镜座的一端转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一端安装有容纳舱,所述容纳舱的一端带有连接座,所述容纳舱上设有卸力组件,所述卸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舱内的至少两根轴杆,每一根所述轴杆上装配一个惰轮,所有的所述惰轮之间至少共同传动连接有一根皮带,至少在一个所述惰轮上安装有叶轮,所述卸力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容纳舱外侧面上的第一导流板,所述容纳舱的迎风面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容纳舱的内腔相通,所述进气孔的外端贯穿所述第一导流板,并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导流面相通,所述进气孔的内端朝向所述叶轮上的叶片,汽车行驶时来自于迎风面的气体吹向所述容纳舱的外侧面,经所述第一导流板汇集后通过所述进气孔吹向所述容纳舱内的叶片上,使所述叶轮带着所述惰轮旋转,再由所述惰轮带着所述皮带向下传送;

2、由所述容纳舱的底侧面向上开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向下垂直,所述叶轮以及传动在所述叶轮上的所述皮带均位于所述出气孔的上方,所述容纳舱与所述出气孔之间形成间隙通道,所述皮带向下传送时,将气体释放到所述间隙通道内,最后由所述出气孔向下垂直排放;

3、其中的一根所述轴杆上安装有一个从动惰轮,所述从动惰轮上通过加长轴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容纳舱迎风面的对立侧之外。

4、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每一根所述轴杆上装配有惯性轴承,所述惰轮固定在所述惯性轴承的外圈上。

5、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座沿着所述容纳舱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连接孔。

6、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镜座与所述容纳舱的迎风面上安装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水平,所述镜座带着所述镜体向前旋转至使所述镜体的迎风面与所述容纳舱的迎风面在同一面上时,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左右无缝重合,所述镜座带着所述镜体向后旋转至使所述镜体靠向车身时,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呈90度左右分离。

7、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安装有所述从动惰轮的所述轴杆贯穿至所述容纳舱迎风面的对立侧之外,并安装所述风扇,所述镜座带着所述镜体向后旋转至使所述镜体靠向车身时,使镜片接近所述风扇,且此时所述风扇上的叶片位于镜片的切面方向上。

8、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容纳舱在所述镜体的右侧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导流板是l形的弯板,分为连接在所述容纳舱迎风面上与所述第二导流板左右对应的水平段,分为连接所述水平段的右端并沿着所述容纳舱的迎风面高度方向朝上延伸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的顶端固定有集风罩,所述集风罩遮盖在所述进气孔的外侧,所述集风罩贯穿至所述容纳舱,所述集风罩的开口朝下,所述集风罩的一部分裸露在所述第一导流板内,且开口面向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导流面,所述集风罩的另一部分遮盖在所述容纳舱内,且开口面向所述叶轮上的叶片。

9、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容纳舱的内腔是锥形,所述容纳舱的上半部分自下向上逐渐变窄,所述集风罩进入所述容纳舱的上半部分腔中,所述叶轮也位于所述容纳舱的上半部分腔中。

10、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镜体的迎风面上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镜座的对立侧。

11、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气流吹在后视镜的迎风面上,其中大部分气流被第一导流板获得,并随着其与上面各部件之间的导流面向上传送,然后由进气孔进入容纳舱中,并在容纳舱的内腔顶部形成气压,气压吹向叶片使叶轮旋转,由叶轮带着上方的第一个惰轮旋转,由上方的惰轮带着皮带向下传送,使下方的惰轮旋转,下方的惰轮带着轴杆旋转,轴杆带着风扇旋转,气流经皮带传送到容纳舱底部的出气孔上,经出气孔向下释放,从而减少了气流对后视镜的阻力。

13、2、当后视镜的镜片上出现大量灰尘时,按下驾驶室的电子按钮,镜体向着车身方向偏转,镜片接近风扇,风扇旋转时产生的气体吹向镜面,使灰尘向下脱落。而风扇的旋转动力来自于从动惰轮,从动惰轮的旋转动力来自于皮带,皮带的旋转动力来自于顶侧的惰轮,顶侧惰轮的旋转动力来自于叶轮,叶轮的旋转动力来自于汽车行驶时吹向后视镜上的部分气流。因此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通过电子按钮调节后视镜转向车门方向,即可使镜面上的灰尘快速清理,不需要手动清理,驾驶过程中即可完成这一动作,而且为使风扇旋转,不需要额外增设电机,而且还能够将收集在容纳舱中的气流通过机械传动快速向外释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体(1),所述镜体(1)的一端设有镜座(2),所述镜座(2)的一端转接有支座(3),所述支座(3)的一端安装有容纳舱(4),所述容纳舱(4)的一端带有连接座(5),所述容纳舱(4)上设有卸力组件(6),所述卸力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舱(4)内的至少两根轴杆(7),每一根所述轴杆(7)上装配一个惰轮(8),所有的所述惰轮(8)之间至少共同传动连接有一根皮带(9),至少在一个所述惰轮(8)上安装有叶轮(10),所述卸力组件(6)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容纳舱(4)外侧面上的第一导流板(11),所述容纳舱(4)的迎风面上开设有进气孔(12),所述进气孔(12)与所述容纳舱(4)的内腔相通,所述进气孔(12)的外端贯穿所述第一导流板(11),并与所述第一导流板(11)的导流面相通,所述进气孔(12)的内端朝向所述叶轮(10)上的叶片,汽车行驶时来自于迎风面的气体吹向所述容纳舱(4)的外侧面,经所述第一导流板(11)汇集后通过所述进气孔(12)吹向所述容纳舱(4)内的叶片上,使所述叶轮(10)带着所述惰轮(8)旋转,再由所述惰轮(8)带着所述皮带(9)向下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轴杆(7)上装配有惯性轴承(15),所述惰轮(8)固定在所述惯性轴承(15)的外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沿着所述容纳舱(4)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座(5)上开设有连接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2)与所述容纳舱(4)的迎风面上安装有第二导流板(17),所述第二导流板(17)水平,所述镜座(2)带着所述镜体(1)向前旋转至使所述镜体(1)的迎风面与所述容纳舱(4)的迎风面在同一面上时,所述第二导流板(17)与所述第一导流板(11)左右无缝重合,所述镜座(2)带着所述镜体(1)向后旋转至使所述镜体(1)靠向车身时,所述第二导流板(17)与所述第一导流板(11)呈90度左右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从动惰轮(22)的所述轴杆(7)贯穿至所述容纳舱(4)迎风面的对立侧之外,用以安装所述风扇(23),所述镜座(2)带着所述镜体(1)向后旋转至使所述镜体(1)靠向车身时,使镜片接近所述风扇(23),且此时所述风扇(23)上的叶片位于镜片的切面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舱(4)在所述镜体(1)的右侧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导流板(11)是L形的弯板,分为连接在所述容纳舱(4)迎风面上与所述第二导流板(17)左右对应的水平段(18),分为连接所述水平段(18)的右端并沿着所述容纳舱(4)的迎风面高度方向朝上延伸的折弯段(19),所述折弯段(19)的顶端固定有集风罩(20),所述集风罩(20)遮盖在所述进气孔(12)的外侧,所述集风罩(20)贯穿至所述容纳舱(4),所述集风罩(20)的开口朝下,所述集风罩(20)的一部分裸露在所述第一导流板(11)内,且开口面向所述第一导流板(11)的导流面,所述集风罩(20)的另一部分遮盖在所述容纳舱(4)内,且开口面向所述叶轮(10)上的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舱(4)的内腔是锥形,所述容纳舱(4)的上半部分自下向上逐渐变窄,所述集风罩(20)进入所述容纳舱(4)的上半部分腔中,所述叶轮(10)也位于所述容纳舱(4)的上半部分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1)的迎风面上开设有斜面(21),所述斜面(21)位于所述镜座(2)的对立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体(1),所述镜体(1)的一端设有镜座(2),所述镜座(2)的一端转接有支座(3),所述支座(3)的一端安装有容纳舱(4),所述容纳舱(4)的一端带有连接座(5),所述容纳舱(4)上设有卸力组件(6),所述卸力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舱(4)内的至少两根轴杆(7),每一根所述轴杆(7)上装配一个惰轮(8),所有的所述惰轮(8)之间至少共同传动连接有一根皮带(9),至少在一个所述惰轮(8)上安装有叶轮(10),所述卸力组件(6)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容纳舱(4)外侧面上的第一导流板(11),所述容纳舱(4)的迎风面上开设有进气孔(12),所述进气孔(12)与所述容纳舱(4)的内腔相通,所述进气孔(12)的外端贯穿所述第一导流板(11),并与所述第一导流板(11)的导流面相通,所述进气孔(12)的内端朝向所述叶轮(10)上的叶片,汽车行驶时来自于迎风面的气体吹向所述容纳舱(4)的外侧面,经所述第一导流板(11)汇集后通过所述进气孔(12)吹向所述容纳舱(4)内的叶片上,使所述叶轮(10)带着所述惰轮(8)旋转,再由所述惰轮(8)带着所述皮带(9)向下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轴杆(7)上装配有惯性轴承(15),所述惰轮(8)固定在所述惯性轴承(15)的外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沿着所述容纳舱(4)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座(5)上开设有连接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2)与所述容纳舱(4)的迎风面上安装有第二导流板(17),所述第二导流板(17)水平,所述镜座(2)带着所述镜体(1)向前旋转至使所述镜体(1)的迎风面与所述容纳舱(4)的迎风面在同一面上时,所述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南谭艳艳黄凤霞
申请(专利权)人:吕巷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