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衡专利>正文

减小测量误差的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炉外壁温测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480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减小测量误差的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炉外壁温测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锅炉炉顶大罩壳中过热器再热器管子引出管段上的炉外壁温测点结构是在被测管段上焊接集热块。集热块与管子三面满焊。铠装热电偶从上面向下插入集热块中。测点外部敷以大于100mm厚度的保温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站锅炉及其他锅炉
,具体说是减小锅炉过热器或再热器的炉外壁温测点因向环境散热量太大而导致测量温度偏低量误差大的一种结构。技术背景锅炉的过热器再热器各屏管子出口炉外壁温测点,是在锅炉运行中指示管子温度水平高低的一种必要装置,也是过热器再热器在线监测系统在线计算管子炉内壁温和寿命损耗的量化依据。这种测点的目的是测量管内的蒸汽温度。如果其测量温度比管内的蒸汽温度偏低太多,则会在管屏实际温度较高时也会呈现出管屏温度水平不高,没有超温情况的假象,从而使锅炉运行不安全。通过分析大量的实测数据发现,我国目前在大容量电站锅炉上所用的传统炉外壁温测点由于结构不够合理,会使测量温度偏低10℃以上。这严重影响到管子是否超温的判断。特别是600MW以上容量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测量温度偏低10℃就可能使耐高温的钢材计算的寿命损耗相差一倍。例如测量误差偏低10℃,据此计算的寿命正好符合设计寿命10万小时的管段,实际情况已经超温10℃,使用寿命只有5.6万小时了。目前所用的传统炉外壁温测点结构存在下列3个不合理的因素1.测点处不加专门的保温。由于壁温测点装在锅炉炉顶大罩壳内,传统就认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减小测量误差的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炉外壁温测点结构是一种由铠装热电偶(5)、集热块(3)、压紧螺钉(7)、保温材料(4)组成的减小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炉外壁温测量误差的测点结构,其特征在于集热块(3)与处在锅炉大罩壳中炉顶密封板(1)上方的被测管段(2)三面满焊,压紧热电偶的螺钉(7)离开热电偶热接点(6)一段距离,测点外敷以厚度大于100mm的保温材料(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衡
申请(专利权)人:王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