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后屏过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394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后屏过热器,每组管屏包括8‑32根U型管、管屏进口箱和管屏出口箱,8‑32根U型管沿同一中心线且同立面排列,8‑32根U型管的进口端与管屏进口箱焊接,8‑32根U型管的出口端与管屏出口箱焊接,管屏进口箱的上端与管屏出口箱的上端分别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每组管屏的管屏出口箱的上端皆焊接有三根出口弯管,三根出口弯管的末端分别与出口集箱焊接,出口集箱的上端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每组管屏的管屏进口箱的上端皆焊接有三根进口弯管,三根进口弯管的起始端分别与进口集箱焊接,进口集箱的上端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锅炉刚启动阶段对管屏的受热膨胀起到有效的缓冲及释放,从而防止管屏变形及焊接处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循环热效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蒸汽温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将锅炉的饱和蒸汽加热至过热蒸汽供给汽轮机,为了提高循环热效比,需要在锅炉炉膛或者烟道内安装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是一种安装于炉膛出口处的屏式过热器,其一般是由管屏、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构成,其上端通过吊架悬吊在炉顶。后屏过热器的管屏进出口端分别与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上的管接头焊接连接,在锅炉刚启动时,管屏及集箱内缺乏蒸汽,基本上处于干烧状态,管屏受热膨胀较大,而集箱还基本处于冷的状态,容易造成管屏和集箱的焊接处断开以及管屏变形,从而造成后屏过热器损坏及寿命降低。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锅炉后屏过热器,以达到提高后屏过热器的正常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后屏过热器,可以在锅炉刚启动阶段对管屏的受热膨胀起到有效的缓冲及释放,从而防止管屏变形及焊接处断裂。本技术的一种锅炉后屏过热器,包括进口集箱、出口集箱以及多组管屏,每组所述管屏包括8-32根U型管、管屏进口箱和管屏出口箱,所述8-32根U型管沿同一中心线且同立面排列,且U型管的两端向上,所述8-32根U型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管屏进口箱焊接,所述8-32根U型管的出口端与管屏出口箱焊接,所述管屏进口箱的上端与所述管屏出口箱的上端分别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每组所述管屏的管屏出口箱的上端皆焊接有三根出口弯管,三根出口弯管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出口集箱焊接,所述出口集箱的上端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每组所述管屏的管屏进口箱的上端皆焊接有三根进口弯管,三根进口弯管的起始端分别与所述进口集箱焊接,所述进口集箱的上端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进一步地说,每根所述U型管的管径相同,每根所述进口弯管的管径相同,每根所述出口弯管的管径相同,每根所述进口弯管的内径是每根所述U型管的内管径的1.5-3倍,每根所述出口弯管的内径是每根所述U型管的内管径的1.5-3倍。进一步地说,所述进口弯管和所述出口弯管皆是指由至少一个90°弯头和至少两段直管连接而成的管道。进一步地说,所述进口弯管和所述出口弯管皆是指由一个90°弯头和两段直管连接而成的90°弯管。进一步地说,所述U型管的内直径为5-12厘米。进一步地说,所述进口弯管的内直径为8-20厘米,所述出口弯管的内直径为8-20厘米。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锅炉后屏过热器主要通过管屏进口箱、管屏出口箱以及进、出口弯管来延长管屏与进、出口集箱之间的焊接距离,并且通过进、出口弯管来分散与进、出口集箱之间的刚性焊接,可以有效缓冲和释放管屏的受热膨胀,从而防止管屏变形及焊接处断裂。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锅炉后屏过热器,包括进口集箱1、出口集箱2以及多组管屏3,每组所述管屏包括8-32根U型管31、管屏进口箱32和管屏出口箱33,所述8-32根U型管沿同一中心线且同立面排列,且U型管的两端向上,所述8-32根U型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管屏进口箱焊接,所述8-32根U型管的出口端与管屏出口箱焊接,所述管屏进口箱的上端与所述管屏出口箱的上端分别通过吊架4安装于炉顶,每组所述管屏的管屏出口箱的上端皆焊接有三根出口弯管35,三根出口弯管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出口集箱焊接,所述出口集箱的上端通过吊架4安装于炉顶,每组所述管屏的管屏进口箱的上端皆焊接有三根进口弯管34,三根进口弯管的起始端分别与所述进口集箱焊接,所述进口集箱的上端通过吊架4安装于炉顶。每根所述U型管的管径相同,每根所述进口弯管的管径相同,每根所述出口弯管的管径相同,每根所述进口弯管的内径是每根所述U型管的内管径的1.5-3倍,每根所述出口弯管的内径是每根所述U型管的内管径的1.5-3倍。所述U型管的内直径为5-12厘米。所述进口弯管的内直径为8-20厘米。所述出口弯管的内直径为8-20厘米。所述进口弯管和所述出口弯管皆是指由一个90°弯头和两段直管连接而成的90°弯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管屏进口箱、管屏出口箱以及进、出口弯管来延长管屏与进、出口集箱之间的焊接距离,并且通过进、出口弯管来分散与进、出口集箱之间的刚性焊接,可以有效缓冲和释放管屏的受热膨胀,从而防止管屏变形及焊接处断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锅炉后屏过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后屏过热器,包括进口集箱、出口集箱以及多组管屏,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管屏包括8‑32根U型管、管屏进口箱和管屏出口箱,所述8‑32根U型管沿同一中心线且同立面排列,且U型管的两端向上,所述8‑32根U型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管屏进口箱焊接,所述8‑32根U型管的出口端与管屏出口箱焊接,所述管屏进口箱的上端与所述管屏出口箱的上端分别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每组所述管屏的管屏出口箱的上端皆焊接有三根出口弯管,三根出口弯管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出口集箱焊接,所述出口集箱的上端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每组所述管屏的管屏进口箱的上端皆焊接有三根进口弯管,三根进口弯管的起始端分别与所述进口集箱焊接,所述进口集箱的上端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后屏过热器,包括进口集箱、出口集箱以及多组管屏,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管屏包括8-32根U型管、管屏进口箱和管屏出口箱,所述8-32根U型管沿同一中心线且同立面排列,且U型管的两端向上,所述8-32根U型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管屏进口箱焊接,所述8-32根U型管的出口端与管屏出口箱焊接,所述管屏进口箱的上端与所述管屏出口箱的上端分别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每组所述管屏的管屏出口箱的上端皆焊接有三根出口弯管,三根出口弯管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出口集箱焊接,所述出口集箱的上端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每组所述管屏的管屏进口箱的上端皆焊接有三根进口弯管,三根进口弯管的起始端分别与所述进口集箱焊接,所述进口集箱的上端通过吊架安装于炉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后屏过热器,其特征在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