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094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包括:一握持件,具有一第一缺口,便于人手抓握;两个第一支撑件,对称连接在所述握持件上,与所述握持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一第二支撑件,连接在所述握持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上,内凹在所述第一缺口中,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通的第二缺口,用于限位钻机本体的一侧;以及两个压紧件,连接在所述握持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与所述钻机本体上的两个凸台贴合,用于压紧所述钻机本体;从而克服了操作舒适性较差,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操作舒适性相对较好,携带方便,安全性较好的技术效果,有利于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持式气动钻机
,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
技术介绍
手持式气动钻机的种类很多,比如现有技术中的ZQS-35/1.5型手持式气动钻机,在使用时,需要双手握住手柄,对地面、墙壁等进行钻孔;在具体使用时,还是存在如下不足:由于两个手柄,都处于水平状态,而且手持式气动钻机的长度,相比操作人员的身高,相差较多,一般来说,手持式气动钻机的长度,不会超过人体的臀部,在对地面钻孔时,操作人员,一直处于头部前倾、弯腰的状态,操作的舒适性较差;同时手持式气动钻机在携带时,由于没有其他抓握部分,只能手握其中一个手柄,这种情况下,手持式气动钻机处于倾斜状态,钻头有碰伤人或者物的可能性,安全性相对较差,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操作舒适性较差,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包括:一握持件,具有一第一缺口,便于人手抓握;两个第一支撑件,对称连接在所述握持件上,与所述握持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一第二支撑件,连接在所述握持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上,内凹在所述第一缺口中,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通的第二缺口,用于限位钻机本体的一侧;以及两个压紧件,连接在所述握持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与所述钻机本体上的两个凸台贴合,用于压紧所述钻机本体。进一步的:所述握持件包括一第一折弯管件,以及两个第一轴段,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折弯管件的两端,用于与所述压紧件连接;所述第一轴段上具有一第一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一第二折弯管件,一端与所述握持件的中间部位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与所述握持件端部齐平,以及两个第二轴段,分别插入所述第二折弯管件的端部,用于与所述压紧件连接;所述第二轴段上具有一第二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一挡板,用于与所述钻机本体的一侧贴合,形成阻挡;以及四个第三折弯件,横截面的形状为“Z”形,一端托住所述挡板,另一端悬挂在所述握持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端部,与所述握持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其中,每个所述第三折弯件上都具有一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螺纹孔或者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包括:两个加强件,连接在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三折弯件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缺口中。进一步的:所述压紧件包括一接触件,用于与所述凸台的外壁贴合;以及两个压块,对称连接在所述接触件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还设置两个耳板。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与相关技术相比,设置有握持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压紧件;使用时,第一支撑件连接在握持件上,第二支撑件连接在握持件和第一支撑件上,之后套在钻机本体上,第二支撑件与钻机本体的一侧抵靠,第一空间和第二缺口避开钻机本体上的两个凸台,使得两个凸台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缺口中,再通过压紧件,与凸台的局部贴合,压紧件与握持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连接,使得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与钻机本体连接为一个相对的整体,在对地面钻孔时,操作人员左手抓住握持件,右手抓住手柄,由于握持件凸出在钻机本体的外部,相比两只手同时抓住手柄,操作人员并不需要,头部前倾、弯腰,只需稍微低头,就能够进行操作,操作舒适性较好,而且在携带钻机本体时,只需拎着握持件,使得钻头朝向地面,携带相对方便,而且安全性较好;从而克服了操作舒适性较差,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操作舒适性相对较好,携带方便,安全性较好的技术效果,有利于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握持件和第一支撑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握持件或者第一支撑件的端部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压紧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实际使用状态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现有技术中的钻机本体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中:10.握持件,11.第一缺口,12.第一折弯管件,13.第一轴段,131.第一螺纹孔,20.第一支撑件,21.第一空间,22.第二折弯管件,23.第二轴段,231.第二螺纹孔,30.第二支撑件,31.第二缺口,32.挡板,33.第三折弯件,331.第一通孔,34.加强件,40.压紧件,41.接触件,42.压块,50.耳板,100.钻机本体,101.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操作舒适性较差,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操作舒适性相对较好,携带方便,安全性较好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包括:一握持件10,具有一第一缺口11,便于人手抓握;两个第一支撑件20,对称连接在所述握持件10上,与所述握持件1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21;一第二支撑件30,连接在所述握持件10和所述第一支撑件20的端部上,内凹在所述第一缺口11中,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空间21相通的第二缺口31,用于限位钻机本体100的一侧;以及两个压紧件40,连接在所述握持件10,第一支撑件20和第二支撑件30上,与所述钻机本体100上的两个凸台101贴合,用于压紧所述钻机本体100;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握持件10,第一支撑件20,第二支撑件30和压紧件40;使用时,第一支撑件20连接在握持件10上,第二支撑件30连接在握持件10和第一支撑件20上,之后套在钻机本体100上,第二支撑件30与钻机本体100的一侧抵靠,第一空间21和第二缺口31避开钻机本体100上的两个凸台101,使得两个凸台101在第一空间21和第二缺口31中,再通过压紧件40,与凸台101的局部贴合,压紧件40与握持件10,第一支撑件20和第二支撑件30连接,使得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与钻机本体100连接为一个相对的整体,在对地面钻孔时,操作人员左手抓住握持件10,右手抓住手柄,由于握持件10凸出在钻机本体100的外部,相比两只手同时抓住手柄,操作人员并不需要,头部前倾、弯腰,只需稍微低头,就能够进行操作,操作舒适性较好,而且在携带钻机本体100时,只需拎着握持件10,使得钻头朝向地面,携带相对方便,而且安全性较好;从而克服了操作舒适性较差,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操作舒适性相对较好,携带方便,安全性较好的技术效果;下面针对各个组成部件,以及连接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3中,所述握持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握持件(10),具有一第一缺口(11);/n两个第一支撑件(20),对称连接在所述握持件(10)上,与所述握持件(1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21);/n一第二支撑件(30),连接在所述握持件(10)和所述第一支撑件(20)的端部上,内凹在所述第一缺口(11)中,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空间(21)相通的第二缺口(31),用于限位钻机本体(100)的一侧;/n以及两个压紧件(40),连接在所述握持件(10),第一支撑件(20)和第二支撑件(30)上,与所述钻机本体(100)上的两个凸台(101)贴合,用于压紧所述钻机本体(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握持件(10),具有一第一缺口(11);
两个第一支撑件(20),对称连接在所述握持件(10)上,与所述握持件(1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21);
一第二支撑件(30),连接在所述握持件(10)和所述第一支撑件(20)的端部上,内凹在所述第一缺口(11)中,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空间(21)相通的第二缺口(31),用于限位钻机本体(100)的一侧;
以及两个压紧件(40),连接在所述握持件(10),第一支撑件(20)和第二支撑件(30)上,与所述钻机本体(100)上的两个凸台(101)贴合,用于压紧所述钻机本体(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10)包括一第一折弯管件(12),以及两个第一轴段(13),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折弯管件(12)的两端,用于与所述压紧件(40)连接;所述第一轴段(13)上具有一第一螺纹孔(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钻机的握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0)包括一第二折弯管件(22),一端与所述握持件(10)的中间部位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与所述握持件(10)端部齐平,以及两个第二轴段(23),分别插入所述第二折弯管件(22)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胜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舜矿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