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型连铸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07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耐磨型连铸辊,包括第一连铸辊安装板、第二连铸辊安装板、第一分节棍和第二分节棍,所述第一分节棍和第二分节棍设置在第一连铸辊安装板和第二连铸辊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一分节棍和第二分节棍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第一分节棍和第二分节棍的连接处套接连接,所述第一分节棍和第二分节棍的外表面均固定涂抹有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耐磨层,耐磨层6采用17CrNiMo碳钢材质,以此提高了连铸辊的耐磨性,进而提高了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的使用寿命,再通过设置环形槽,环形槽配合着环形插销,使第一分节棍与第二分节棍连接更紧密,最后通过设置密封环,配合着避免了漏水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型连铸辊
本技术涉及铸造设备
,具体为一种耐磨型连铸辊。
技术介绍
连续铸钢技术是一种促使钢水成型的新方法,作为钢厂生产的核心环节,连铸技术在钢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连铸系统的稳定性及高效性在整个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连铸辊作为整个连铸系统中直接与钢坯表面接触的工作单元。但是现有的连铸辊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连铸辊,通常在摄氏1000度以上,过高的温度环境下使得连铸辊的表面耐高温磨损堆焊层出现早期失效,增加了堆焊层的修复频率,单节辊子在轴承座的作用下对接后,会产生对接间隙,进而造成漏水现象,影响到整体的降温效果;2、现有的连铸辊,在生产使用中容易产生单节辊子转动不同步现象,进而影响生产效率,还很有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还有就是拆装比较费时费力,影响设备的快速运转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型连铸辊,解决了现有的连铸辊耐磨性差、单节辊子对接不紧密、单节辊子转动不同步和拆装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型连铸辊,包括第一连铸辊安装板(1)、第二连铸辊安装板(2)、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所述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设置在第一连铸辊安装板(1)和第二连铸辊安装板(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座(5),所述轴承座(5)与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的连接处套接连接,所述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的外表面均固定涂抹有耐磨层(6),所述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的轴心处均设置有芯轴(7),所述芯轴(7)的内部横向开设有冷却水孔(8),所述第二分节棍(4)一端设置的芯轴(7)一侧表面开设有环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型连铸辊,包括第一连铸辊安装板(1)、第二连铸辊安装板(2)、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所述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设置在第一连铸辊安装板(1)和第二连铸辊安装板(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座(5),所述轴承座(5)与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的连接处套接连接,所述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的外表面均固定涂抹有耐磨层(6),所述第一分节棍(3)和第二分节棍(4)的轴心处均设置有芯轴(7),所述芯轴(7)的内部横向开设有冷却水孔(8),所述第二分节棍(4)一端设置的芯轴(7)一侧表面开设有环形槽(9),所述第一分节棍(3)一端设置的芯轴(7)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插销(10),所述第二分节棍(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型连铸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节棍(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固杆(12),所述第一分节棍(3)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成国平陆庭斌张沅杰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双源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