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79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过滤漏斗和收集桶;收集箱具有一上部为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壁设置有一圈搭接板,底部设置有出液口;过滤漏斗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裙边,所述裙边搭接在搭接板上,两相对侧的裙边上设置有提手,所述过滤漏斗上下贯通且中部设置有一过滤网板以对废液进行固液分离;收集桶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收集桶设置在收集箱下方且与出液口连通。本设计通过过滤网板对废液进行过滤,以将大部分固体杂质去除,避免其在桶内堆积;过滤漏斗通过上端的裙边搭接在搭接板上,不需要紧固件对其进行安装,减少拆装步骤,再加上提手的设计,方便取出过滤漏斗和过滤网板对其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液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液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检测检验过程中,常需要进行溶液化学反应对样品进行检测检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和少量固体残渣,废液中含有不少有毒有害物质,废液和残渣如果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故需要对废液进行收集整理,而传统的收集装置通常是将废液直接导入收集桶内,导致残渣在桶底部堆积,当将桶内的废液和废渣倾倒时,常常桶底部的残渣倾倒不出来,而桶底部也不方便清洗,导致残渣越积越多,影响收集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避免残渣堆积在桶底的废液收集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过滤漏斗和收集桶;收集箱具有一上部为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壁设置有一圈搭接板,底部设置有出液口;过滤漏斗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裙边,所述裙边搭接在搭接板上,两相对侧的裙边上设置有提手,所述过滤漏斗上下贯通且中部设置有一过滤网板以对废液进行固液分离;收集桶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收集桶设置在收集箱下方且与出液口连通,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废液收集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过滤网板对废液进行过滤,以将大部分固体杂质去除,避免其在桶内堆积;过滤漏斗通过上端的裙边搭接在搭接板上,不需要紧固件对其进行安装,减少拆装步骤,再加上提手的设计,方便取出过滤漏斗和过滤网板对其进行清洗,将其上过滤出的杂质清洗掉,避免杂质堆积影响过滤网板的过滤效率,相比于清洗桶底,清洗过滤漏斗和过滤网板则显得更加方便。进一步,所述裙边外周边缘与容纳空间内壁具有间隙以方便过滤漏斗取出。进一步,所述裙边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搭接板设置有与定位孔匹配并插入定位孔的定位柱。进一步,所述收集箱上端一侧铰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容纳空间的箱盖。进一步,所述收集桶上端具有一开口,所述收集桶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穿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通过橡胶软管与出液口连通。进一步,所述连接管对应密封塞下表面设置有用于与密封塞下表面相抵的限位部。进一步,所述密封塞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密封塞与所述收集桶上端的开口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密封连接。进一步,所述收集箱底部安装有斜块,所述斜块上表面朝出液口一侧向下倾斜以将废液导向出液口。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收集箱、过滤漏斗和过滤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100、过滤漏斗200和收集桶400。收集箱100具有一上部为开口的容纳空间110,收集箱100和容纳空间110均可以为长方体,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是圆柱体或其他形状。容纳空间110内壁设置有一圈搭接板120,搭接板120中部空心,搭接板120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容纳空间110内壁,也可以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容纳空间110内壁。搭接板120设置在容纳空间110上半部,距离容纳空间110上端边缘有间距。容纳空间110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30,过滤完后的废液从出液口130流出。过滤漏斗200从上到下逐渐收拢,过滤漏斗200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裙边210,裙边210搭接在搭接板120上,通过裙边210搭接的方式安装在容纳空间110内,不需要紧固件,减少拆装步骤;两相对侧的裙边210上设置有提手220,提手220则方便取出。过滤漏斗200上下贯通且中部设置有一过滤网板300以对废液进行固液分离;通过过滤网板300将大部分固体杂质过滤,以免固体杂质堆积在收集桶400内难以清洗。收集桶400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收集桶400设置在收集箱100下方且与出液口130连通,底部设置有排液管410,排液管410上设置有阀门420。收集桶400收集过滤后的废液,当储存至一定量后,打开阀门420,将废液倒出并对废液进行集中处理,避免环境污染。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裙边210外周边缘与容纳空间110内壁具有间隙230,裙边210外周边缘可以与容纳空间110内壁截面轮廓等距平行,若裙边210外周边缘与容纳空间110内壁相贴,取出时,会有摩擦阻力,且当用力不是完全的竖直向上时,阻力更大,不方便取出,间隙230则可以消除这种摩擦阻力以方便过滤漏斗200取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裙边210设置有若干定位孔211,搭接板120设置有与定位孔211匹配并插入定位孔211的定位柱121。通过定位柱121与定位孔211的配合,使得过滤漏斗200使用时不会晃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收集桶400上端具有一开口,收集桶400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有密封塞500,密封塞500上穿设有连接管600,密封塞500上预留与供连接管600穿过的预留孔,连接管600与预留孔为过盈配合以实现较好的密封。连接管600上端通过橡胶软管700与出液口130连通。这样设计不仅可以保证收集桶的密封性,又不影响废液进入收集桶400内。在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连接管600对应密封塞500下表面设置有用于与密封塞500下表面相抵的限位部610,安装时,连接管600从下往上插入密封塞500直至限位部610与密封塞500下表面相抵为止,即连接管600插装到位,限位部610能够对连接管600插装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位,也方便判断是否插装到位,减少组装难度。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610也可以在连接管600上半部与与密封塞500上表面相抵。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密封塞500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密封塞500与收集桶400上端的开口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密封连接,这样可以尽量减少紧固件的使用,方便组装,减少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收集箱100底部安装有斜块800,斜块800上表面朝出液口130一侧向下倾斜以将废液导向出液口130,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废液在收集箱100内堆积。为防止废液蒸发影响周围环境,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收集箱100上端一侧铰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容纳空间110的箱盖14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收集箱(100),具有一上部为开口的容纳空间(110),所述容纳空间(110)内壁设置有一圈搭接板(120),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30);/n过滤漏斗(200),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裙边(210),所述裙边(210)搭接在搭接板(120)上,两相对侧的裙边(210)上设置有提手(220),所述过滤漏斗(200)上下贯通且中部设置有一过滤网板(300)以对废液进行固液分离;/n收集桶(400),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收集桶(400)设置在收集箱(100)下方且与出液口(130)连通,底部设置有排液管(410),所述排液管(410)上设置有阀门(4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箱(100),具有一上部为开口的容纳空间(110),所述容纳空间(110)内壁设置有一圈搭接板(120),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30);
过滤漏斗(200),上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裙边(210),所述裙边(210)搭接在搭接板(120)上,两相对侧的裙边(210)上设置有提手(220),所述过滤漏斗(200)上下贯通且中部设置有一过滤网板(300)以对废液进行固液分离;
收集桶(400),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收集桶(400)设置在收集箱(100)下方且与出液口(130)连通,底部设置有排液管(410),所述排液管(410)上设置有阀门(4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210)外周边缘与容纳空间(110)内壁具有间隙(230)以方便过滤漏斗(200)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210)设置有若干定位孔(211),所述搭接板(120)设置有与定位孔(211)匹配并插入定位孔(211)的定位柱(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秀胆彭翠容周仕源李炎黄嘉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