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动物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619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物注射装置,属于动物实验技术领域。包括药箱主体、输送杆、螺旋叶片、输送电机、活塞杆、导药管和针头;药箱主体内设有进药管道和隔板,进药管道的管壁内设有第一电热丝,隔板与药箱主体的底板和侧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药箱主体的位于第二腔室的侧板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针头连通;输送杆设置在进药管道内,输送电机设置在药箱主体外,输送杆外固定有螺旋叶片,输送杆的一端与输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输送杆的另一端与进药管道转动连接;活塞杆将第二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动物注射装置可以对注射的药液进行预热、保温,并将待注射药液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物注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物实验
,特别涉及一种动物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学校的实验室和企业的研发部门,涉及医疗方面的实验都会涉及到动物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采用大鼠作为实验载体,实验用的大鼠经常需要进行注射药剂。现有的注射给药装置在天冷气温低时,不能对注射的药液进行预热,药液温度过低会使动物造成不适,甚至对动物健康造成损害,而且还不能对药液进行充分搅拌,导致药液的成份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物注射装置,可以对注射的药液进行预热、保温,并将待注射药液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物注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药箱主体、输送杆、螺旋叶片、输送电机、活塞杆、导药管和针头;所述药箱主体内设有进药管道和隔板,所述进药管道固定设置在所述药箱主体的顶部,所述进药管道的管壁内设有第一电热丝,所述进药管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药箱主体的顶板上设有一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隔板与所述药箱主体的顶板和侧板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隔板与所述药箱主体的底板和侧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药箱主体的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板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针头连通;所述输送杆设置在所述进药管道内,所述输送电机设置在所述药箱主体外,所述输送杆外固定有所述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杆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输送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进药管道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活塞杆包括活塞和杆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药箱主体的侧板设置在所述药箱主体外,所述活塞杆将所述第二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口,所述导药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无杆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上设有用于表示所述无杆腔内药液体积的第一刻度标。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储药箱和进药管,所述储药箱设置在所述药箱主体的顶板上,且位于所述药箱主体外,所述储药箱的盖板与所述储药箱的侧板铰接,所述储药箱的底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进药管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进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储药箱的侧板上设有用于表示所述储药箱内药液体积的第二刻度标。进一步地,所述进药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导药管的一端通过锥形进药头与所述进药管道的出液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导药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内设有第二电热丝。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头和连接管,所述连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无杆腔连通,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针头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从药箱主体的第一开口注入注射药液,药液会经过第一开口,从药箱主体的进液口流入进药管道内,此时输送电机可以驱动进药管道内的输送杆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可以对进药管道内的药液进行搅拌,使得待注射药液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药液可以从进药管道的出液口流至导药管中,并从连通口流出至第二腔室的无杆腔内。通过移动活塞杆,改变活塞在第二腔室内的位置,即可改变无杆腔的体积大小,从而将无杆腔内的药液从第二开口挤压出去,流至针头中,以为动物注射药液。同时由于进药管道的管壁内设有第一电热丝,第一电热丝可以将进药管道内的药液进行预热、保温,以保证注射至动物体内的药液温度不会过低,对动物保护效果好,且本技术提供的动物注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物注射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药箱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物注射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物注射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药箱主体10、输送杆20、螺旋叶片30、输送电机40、活塞杆50、导药管60和针头7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药箱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药箱主体10内设有进药管道11和隔板12,进药管道11固定设置在药箱主体10的顶部,进药管道11的管壁内设有第一电热丝111,进药管道11上设有进液口11a和出液口11b。药箱主体10的顶板上设有一与进液口11a连通的第一开口10a。隔板12与药箱主体10的顶板和侧板之间形成第一腔室S1,隔板12与药箱主体10的底板和侧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S2。药箱主体10的位于第二腔室S2的侧板上设有第二开口10b,第二开口10b与针头70连通,隔板12上设有连通口12a。输送杆20设置在进药管道11内,输送电机40设置在药箱主体10外,输送杆20外固定有螺旋叶片30,输送杆20的一端与输送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输送杆20的另一端与进药管道11转动连接。活塞杆50设置在第二腔室S2内,活塞杆50包括活塞51和杆体52,活塞51位于第二腔室S2内,杆体52的一端与活塞51连接,杆体52的另一端穿过药箱主体10的侧板设置在药箱主体10外,活塞杆50将第二腔室S2分成互不连通的有杆腔S21和无杆腔S22。在本实施例中,活塞51与隔板12和药箱主体10的顶板的侧板之间滑动密封配合。导药管60的一端与出液口11b连通,另一端与连通口12a连通,连通口12a和第二开口10b均与无杆腔S22连通。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从药箱主体的第一开口注入注射药液,药液会经过第一开口,从药箱主体的进液口流入进药管道内,此时输送电机可以驱动进药管道内的输送杆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可以对进药管道内的药液进行搅拌,使得待注射药液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药液可以从进药管道的出液口流至导药管中,并从连通口流出至第二腔室的无杆腔S22内。通过移动活塞杆,改变活塞在第二腔室内的位置,即可改变无杆腔S22的体积大小,从而将无杆腔S22内的药液从第二开口挤压出去,流至针头中,以为动物注射药液。同时由于进药管道的管壁内设有第一电热丝,第一电热丝可以将进药管道内的药液进行预热、保温,以保证注射至动物体内的药液温度不会过低,对动物保护效果好,且本技术提供的动物注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可选地,可以在进药管道11内固定设置一个轴承,使得输送杆20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物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药箱主体(10)、输送杆(20)、螺旋叶片(30)、输送电机(40)、活塞杆(50)、导药管(60)和针头(70);/n所述药箱主体(10)内设有进药管道(11)和隔板(12),所述进药管道(11)固定设置在所述药箱主体(10)的顶部,所述进药管道(11)的管壁内设有第一电热丝(111),所述进药管道(11)上设有进液口(11a)和出液口(11b),所述药箱主体(10)的顶板上设有一与所述进液口(11a)连通的第一开口(10a),所述隔板(12)与所述药箱主体(10)的顶板和侧板之间形成第一腔室S1,所述隔板(12)与所述药箱主体(10)的底板和侧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S2,所述药箱主体(10)的位于所述第二腔室S2的侧板上设有第二开口(10b),所述第二开口(10b)与所述针头(70)连通;/n所述输送杆(20)设置在所述进药管道(11)内,所述输送电机(40)设置在所述药箱主体(10)外,所述输送杆(20)外固定有所述螺旋叶片(30),所述输送杆(20)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输送杆(20)的另一端与所述进药管道(11)转动连接;/n所述活塞杆(5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S2内,所述活塞杆(50)包括活塞(51)和杆体(52),所述活塞(51)位于所述第二腔室S2内,所述杆体(52)的一端与所述活塞(51)连接,所述杆体(5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药箱主体(10)的侧板设置在所述药箱主体(10)外,所述活塞杆(50)将所述第二腔室S2分成互不连通的有杆腔S21和无杆腔S22;/n所述隔板(12)上设有连通口(12a),所述导药管(60)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11b)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通口(12a)连通,所述连通口(12a)和所述第二开口(10b)均与所述无杆腔S2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药箱主体(10)、输送杆(20)、螺旋叶片(30)、输送电机(40)、活塞杆(50)、导药管(60)和针头(70);
所述药箱主体(10)内设有进药管道(11)和隔板(12),所述进药管道(11)固定设置在所述药箱主体(10)的顶部,所述进药管道(11)的管壁内设有第一电热丝(111),所述进药管道(11)上设有进液口(11a)和出液口(11b),所述药箱主体(10)的顶板上设有一与所述进液口(11a)连通的第一开口(10a),所述隔板(12)与所述药箱主体(10)的顶板和侧板之间形成第一腔室S1,所述隔板(12)与所述药箱主体(10)的底板和侧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S2,所述药箱主体(10)的位于所述第二腔室S2的侧板上设有第二开口(10b),所述第二开口(10b)与所述针头(70)连通;
所述输送杆(20)设置在所述进药管道(11)内,所述输送电机(40)设置在所述药箱主体(10)外,所述输送杆(20)外固定有所述螺旋叶片(30),所述输送杆(20)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输送杆(20)的另一端与所述进药管道(11)转动连接;
所述活塞杆(5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S2内,所述活塞杆(50)包括活塞(51)和杆体(52),所述活塞(51)位于所述第二腔室S2内,所述杆体(52)的一端与所述活塞(51)连接,所述杆体(5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药箱主体(10)的侧板设置在所述药箱主体(10)外,所述活塞杆(50)将所述第二腔室S2分成互不连通的有杆腔S21和无杆腔S22;
所述隔板(12)上设有连通口(12a),所述导药管(60)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11b)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通口(12a)连通,所述连通口(12a)和所述第二开口(10b)均与所述无杆腔S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雷马宝苗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