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经颅三维超声扫描的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570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11
一种用于经颅三维超声扫描的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通过头盔式水囊体外层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组合成封闭储水的水囊本体,带阀门的注水口设置在水囊本体上并与水囊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水囊内层弹性带和水囊外层弹性带分别设置在头盔式水囊体外层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的底部,调节水囊内层弹性带和水囊外层弹性带收紧或放松来适合不同大小的颅骨,水囊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条扣带,两条扣带能够相互扣合连接,扣合点设置有多个,通过扣合点调整连接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轻了经颅三维超声扫描中路径规划的难度,保证扫描过程中不会出现水囊和颅骨相对滑动,能使尽可能多的超声波透过颅骨,提高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经颅三维超声扫描的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经颅超声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经颅三维超声扫描的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脑部成像技术主要有三种:CT、MRI和超声多普勒。CT和MRI作为主流的技术用于脑部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准确率高。但是CT的高辐射性和MRI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在检查中的应用范围。超声作为一种实时、无辐射、便携和低成本的技术,在经颅成像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临床上使用到的经颅多普勒技术(TCD)是通过超声波透过颅骨的声学窗口(颞骨、枕骨大孔)等特定部位来观察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从而判断患脑卒中的风险。TCD作为一种二维经颅超声成像技术,该技术不仅检出率低,而且很依赖操作者的经验。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经过近三十余年的发展,现已经应用于临床心脏科、新生儿科等科室。但是由于颅骨对超声波的衰减使得其在经颅三维重建方面还面临许多挑战,有研究者在颅骨衰减方面取得了卓越的进展。虽然目前经颅超声成像还处于研究阶段,但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经颅三维超声成像肯定会成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并应用于临床。由于颅骨表面是不规则结构,不能直接使用探头进行扫描,因此需要有一种辅助水囊装置用于探头和颅骨表面的耦合,才能得到高质量的经颅超声图像。尽管临床上已有水囊作为超声探头和扫描目标之间辅助的装置,但都是基于特定部位的,并不适用于经颅超声扫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经颅三维超声扫描过程探头和扫描目标之间贴合不紧密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经颅三维超声扫描的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保证了在扫描过程中不会出现水囊和颅骨相对滑动,使定位准确,同时能够使尽可能多的超声波透过颅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有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头盔式水囊体外层、头盔式水囊体内层、带阀门的注水口、水囊内层弹性带、水囊外层弹性带以及扣带,通过头盔式水囊体外层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组合成封闭储水的水囊本体,带阀门的注水口设置在水囊本体上并与水囊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水囊内层弹性带和水囊外层弹性带分别设置在头盔式水囊体外层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的底部,调节水囊内层弹性带和水囊外层弹性带收紧或放松来适合不同大小的颅骨,水囊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条扣带,两条扣带能够相互扣合连接,扣合点设置有多个,通过扣合点调整连接的距离。优选的,所述的头盔式水囊体外层采用乳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的头盔式水囊体内层采用塑料薄膜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水囊本体的内腔中填充液体为经过3-5小时除气后的纯净水。优选的,当进行旋转式扫描或曲线式扫描时,设置所述的头盔式水囊体外层表面为曲面。优选的,当进行线性扫描时,设置所述的头盔式水囊体外层表面为多平面组合形状。优选的,水囊本体的内腔中液体填充到位时,所述的头盔式水囊体外层表面光滑无褶皱。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头盔式水囊体外层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组合成封闭储水的水囊本体,提供了一种经颅三维超声扫描中探头与颅骨耦合的解决方案,极大地减轻了经颅三维超声扫描中路径规划的难度,同时该装置制作简单,价格便宜。调节水囊内层弹性带和水囊外层弹性带收紧或放松来适合不同大小的颅骨,保证了在扫描过程中不会出现水囊和颅骨相对滑动,使得定位准确。同时选择头盔式水囊体外层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的材料可减小对超声波的衰减,保证尽可能多的超声波透过颅骨,提高成像质量。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曲面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示意图;图2本技术多平面组合形状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示意图;图3本技术曲面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冠面图;图4颅骨模型示意图;附图中:100-头盔式水囊体外层;200-头盔式水囊体内层;300-带阀门的注水口;400-水囊内层弹性带;500-水囊外层弹性带;600-扣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3,本技术用于经颅三维超声扫描的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包括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带阀门的注水口300、水囊内层弹性带400、水囊外层弹性带500以及扣带600。通过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组合成封闭储水的水囊本体,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为较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稍厚的柔软界面,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为一较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略薄的柔软组织界面。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采用乳胶材料制成并且表面柔软,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采用塑料薄膜材料制成,但在使用中能确保不会破裂。带阀门的注水口300设置在水囊本体上并与水囊本体的内腔连通,通过注水口可与外界相连,同时注水口的金属阀门可控制其打开或封闭。水囊内层弹性带400和水囊外层弹性带500分别设置在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的底部,调节水囊内层弹性带400和水囊外层弹性带500收紧或放松来适合不同大小的颅骨,水囊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条扣带600,两条扣带600能够相互扣合连接,扣合点设置有多个,通过扣合点调整连接的距离。水囊本体的内腔中填充的液体为经过3-5小时除气后的纯净水。本技术在使用过程进行如下操作:首先,打开带阀门的注水口300,将除气后的纯净水注入头盔式水囊本体至其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然后将阀门关闭,将水囊本体固定到图4所示涂抹少量耦合剂的颅骨表面,并调整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底端的水囊内层弹性带400和水囊外层弹性带500,使得其和颅骨的大小匹配(匹配的标准是排尽内部空气并保证外部不会有空气进入);接着打开阀门继续添加除气后的纯净水至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表面光滑无褶皱;最后,扣上水囊本体两端的扣带600即可开始经颅扫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水囊的外表面的形状可根据扫描方式的需求而进行改变。如1所示的外表面为一曲面,这种形状适合旋转扫描方式和曲线扫描方式;图2所示的外表面为多平面组合形状,这种形状适合线性扫描方式。不同的外表面形状皆属于本技术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颅三维超声扫描中探头与颅骨耦合的一种解决方案,极大地减轻了经颅三维超声扫描中路径规划的难度。同时该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的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其固定装置保证了在扫描过程中不会出现水囊和颅骨相对滑动,使得定位准确。同时使用的材料对超声波的衰减很小,能保证尽可能多的超声波透过颅骨,提高成像质量。以上所述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该技术方案还可以进行若干简单的修改和替换,这些修改和替换也均属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经颅三维超声扫描的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带阀门的注水口(300)、水囊内层弹性带(400)、水囊外层弹性带(500)以及扣带(600),通过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组合成封闭储水的水囊本体,带阀门的注水口(300)设置在水囊本体上并与水囊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水囊内层弹性带(400)和水囊外层弹性带(500)分别设置在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的底部,调节水囊内层弹性带(400)和水囊外层弹性带(500)收紧或放松来适合不同大小的颅骨,水囊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条扣带(600),两条扣带(600)能够相互扣合连接,扣合点设置有多个,通过扣合点调整连接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经颅三维超声扫描的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带阀门的注水口(300)、水囊内层弹性带(400)、水囊外层弹性带(500)以及扣带(600),通过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组合成封闭储水的水囊本体,带阀门的注水口(300)设置在水囊本体上并与水囊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水囊内层弹性带(400)和水囊外层弹性带(500)分别设置在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与头盔式水囊体内层(200)的底部,调节水囊内层弹性带(400)和水囊外层弹性带(500)收紧或放松来适合不同大小的颅骨,水囊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条扣带(600),两条扣带(600)能够相互扣合连接,扣合点设置有多个,通过扣合点调整连接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经颅三维超声扫描的头盔式水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头盔式水囊体外层(100)采用乳胶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明习张博杨雅博许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