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386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包括有受热球壳(1)、受热小室(2)、连接管(4)、双金属热偶(5),受热小室(2)安装在受热球壳(1)内,并连接成一体,连接管(4)与受热球壳(1)连接,双金属热偶(5)的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受热小室(2)内,其尾端A的接线连接于测温表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双金属热偶由于采用其触头穿过连接管插入受热球壳内的受热小室、其尾端的接线连接于测温表头的结构,由于受热球壳自身又不会受微波场的作用而发热,只接受物料传给的热而与物料的温度相同,同时受热球壳又起到屏蔽微波场的功能使双金属热偶不会受微波场的作用,因此,双金属热偶测出的温度为真实物料的温度,这样在微波发射装置不需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测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属于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的改造技术。2、
技术介绍
在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中对材料的实时温度测量是一个难题,使用热电偶测量时,一般需将热电偶插入沥青混凝土中,因其在微波电磁场下会直接受到微波场的作用,不能测出物料的真实温度,故不能使用;沥青加热中会有一些烟气放出,红外测温仪器也不适用。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将微波发射装置暂时停止工作,打开炉门再用测温装置进行测温,效率低,工作不便,且测出的温度也与实时温略有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可避免受到微波场的作用,而且在微波发射装置不需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即可随时进行温度测量的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所示,包括有受热球壳(1)、受热小室(2)、连接管(4)、双金属热偶(5),受热小室(2)安装在受热球壳(1)内,并连接成一体,连接管(4)与受热球壳(1)连接,双金属热偶(5)的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受热小室(2)内,其尾端A的接线连接于测温表头。上述受热小室(2)与受热球壳(1)焊接成一体。上述受热小室(2)内填充有导热硅脂(3),双金属热偶(5)的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导热硅脂(3)内。上述连接管(4)的一端与受热球壳(1)连接,另一端套置在基座(6)上,双金属热偶(5)固定在基座(6)上,其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导热硅脂(3)内,其尾端A的连线从基座(6)引出连接于测温表头。上述基座(6)固定于微波设备的腔壁上。上述受热球壳(1)的直径为25~35mm,小了将会受微波电磁场的直接作用而自身发热,使测温不真实,大了则显笨重且费料。上述连接管(4)可为刚性直管或直软管或波纹管。上述受热小室(2)及受热球壳(1)均用导热良好的铜做成。上述连接管(4)和基座(6)用导热性较差的不锈钢做成。本技术中的双金属热偶由于采用其触头穿过连接管插入受热球壳内的受热小室、其尾端的接线连接于测温表头的结构,由于受热球壳自身又不会受微波场的作用而发热,只接受物料传给的热而与物料的温度相同,同时受热球壳又起到屏蔽微波场的功能使双金属热偶不会受微波场的作用,因此,双金属热偶测出的温度为真实物料的温度,这样,在微波发射装置不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即可随时进行温度测量。本技术是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的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其可对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中物料的实时温度进行测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型图;图3为本技术采用软连接管式的外型图;图4为本技术的具体应用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3所示,包括有受热球壳(1)、受热小室(2)、连接管(4)、双金属热偶(5),受热小室(2)安装在受热球壳(1)内,并连接成一体,连接管(4)与受热球壳(1)连接,双金属热偶(5)的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受热小室(2)内,其尾端A的接线连接于测温表头。本实施例中,上述受热小室(2)与受热球壳(1)可焊接成一体。为确保测温的准确性,上述受热小室(2)内填充有导热硅脂(3),双金属热偶(5)的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导热硅脂(3)内。为便于安装,上述连接管(4)的一端与受热球壳(1)连接,另一端套置在基座(6)上,双金属热偶(5)固定在基座(6)上,其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导热硅脂(3)内,其尾端A的连线从基座(6)引出连接于测温表头。使用时,上述基座(6)可固定于微波设备的腔壁上。为了既能节省材料,又能屏蔽住微波,上述受热球壳(1)的直径为25~35mm。本实施例中,受热球壳(1)的直径为30mm。上述连接管(4)可为刚性直管或直软管或波纹管。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安装,连接管(4)为软管。为使本技术达到最佳的测量效果,上述受热小室(2)及受热球壳(1)均用导热良好的铜做成,连接管(4)和基座(6)用导热性较差的不锈钢做成。本技术使用时,将基座(6)固定于微波设备的腔壁上,受热球壳(1)和安装其内的受热小室(2)、连接管(4)以及固定于基座穿过连接管插入导热硅脂内的双金属热偶(5)都埋于被加热的物料(沥青混凝土)中,双金属热偶的尾端接线由基座引出连接于测温表头。权利要求1.一种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受热球壳(1)、受热小室(2)、连接管(4)、双金属热偶(5),受热小室(2)安装在受热球壳(1)内,并连接成一体,连接管(4)与受热球壳(1)连接,双金属热偶(5)的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受热小室(2)内,其尾端A的接线连接于测温表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受热小室(2)与受热球壳(1)可焊接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受热小室(2)内填充有导热硅脂(3),双金属热偶(5)的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导热硅脂(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管(4)的一端与受热球壳(1)连接,另一端套置在基座(6)上,双金属热偶(5)固定在基座(6)上,其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导热硅脂(3)内,其尾端A的连线从基座(6)引出连接于测温表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座(6)可固定于微波设备的腔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受热球壳(1)的直径为25~35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管(4)可为刚性直管或直软管或波纹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受热小室(2)及受热球壳(1)均用导热良好的铜做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管(4)和基座(6)用导热性较差的不锈钢做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包括有受热球壳(1)、受热小室(2)、连接管(4)、双金属热偶(5),受热小室(2)安装在受热球壳(1)内,并连接成一体,连接管(4)与受热球壳(1)连接,双金属热偶(5)的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受热小室(2)内,其尾端A的接线连接于测温表头。本技术中的双金属热偶由于采用其触头穿过连接管插入受热球壳内的受热小室、其尾端的接线连接于测温表头的结构,由于受热球壳自身又不会受微波场的作用而发热,只接受物料传给的热而与物料的温度相同,同时受热球壳又起到屏蔽微波场的功能使双金属热偶不会受微波场的作用,因此,双金属热偶测出的温度为真实物料的温度,这样在微波发射装置不需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测量。文档编号G01K7/02GK2742408SQ20042008870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陈德显 申请人:佛山市美的日用家电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混凝土微波加热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受热球壳(1)、受热小室(2)、连接管(4)、双金属热偶(5),受热小室(2)安装在受热球壳(1)内,并连接成一体,连接管(4)与受热球壳(1)连接,双金属热偶(5)的触头穿过连接管(4)插入受热小室(2)内,其尾端A的接线连接于测温表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显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美的日用家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