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负极及该集流体与负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5280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至少两个碳纳米结构增强的铜复合基底,将所述至少两个碳纳米结构增强的铜复合基底层叠设置形成一复合基底;在所述复合基底的表面设置一活泼金属层,形成第一复合结构;轧制所述第一复合结构形成第二复合结构;退火处理所述第二复合结构形成第三复合结构;对第三复合结构进行脱合金处理形成多孔铜复合材料。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及负极及负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负极及该集流体与负极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负极及该集流体与负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组成,传统的负极主要由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集流体组成。目前主要采用纳米多孔金属结构作为负极集流体。但是,现有的纳米多孔金属中孔径不均匀、韧带尺寸不均匀、韧带连接不完整,使得锂离子电池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稳定性差、电导率低以及强度差的现象,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强稳定性、较高强度及良好导电性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多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至少两个碳纳米结构增强的铜复合基底,将所述至少两个碳纳米结构增强的铜复合基底层叠设置形成一复合基底;S2,在所述复合基底的表面设置一活泼金属层,形成第一复合结构;S3,轧制所述第一复合结构形成第二复合结构;S4,退火处理所述第二复合结构形成第三复合结构;S5,对第三复合结构进行脱合金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提供至少两个碳纳米结构增强的铜复合基底,将所述至少两个碳纳米结构增强的铜复合基底层叠设置形成一复合基底;/nS2,在所述复合基底的表面设置一活泼金属层,形成第一复合结构;/nS3,轧制所述第一复合结构形成第二复合结构;/nS4,退火处理所述第二复合结构形成第三复合结构;/nS5,对第三复合结构进行脱合金处理形成多孔铜复合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至少两个碳纳米结构增强的铜复合基底,将所述至少两个碳纳米结构增强的铜复合基底层叠设置形成一复合基底;
S2,在所述复合基底的表面设置一活泼金属层,形成第一复合结构;
S3,轧制所述第一复合结构形成第二复合结构;
S4,退火处理所述第二复合结构形成第三复合结构;
S5,对第三复合结构进行脱合金处理形成多孔铜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反复折叠-轧制所述第一复合结构至少两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折叠-轧制使轧制后形成的所述第二复合结构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复合结构的厚度的7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之后在步骤S4之前,进一步包括剪裁所述第二复合结构的边缘的步骤。


5.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包括一多孔铜复合材料,该多孔铜复合材料包括铜韧带和至少一个碳纳米结构,所述铜韧带之间形成多孔结构,该至少一个碳纳米结构均匀设置于所述铜韧带中,所述至少一个碳纳米结构在多孔铜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分数为大于0%小于等于7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锋侯泽成陈璐朱琳李文珍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