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及电感器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523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2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感器,所述电感器包括磁芯及线圈,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及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具有第一绕线区域,所述第二磁芯具有第二绕线区域。所述线圈由连续绕制在所述第一绕线区域及所述第二绕线区域的导线绕制而成,所述线圈在绕制时在导线的线头处预留预设长度的导线。由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感器制作方法。由此,可以改善器件制造难度,降低制造成本,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保护生存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感器及电感器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器及电感器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口字型电感器的磁芯为整体结构,其线圈采用全自动绕线机螺旋式绕制,受限于磁芯中间窗口宽度,导致起头引线长度不能超过二分之一的窗口宽度,需要另外再焊接引线,然而将会存在锡焊焊点。当器件在高温及振动工况下长期工作,极易会产生锡点蠕变,从而导致焊点脱落。由此将会造成线圈起头引线存在绝缘不良及机械疲劳的风险。此外,起头引线需单独二次人工锡焊,需另外制作独立引线,在焊锡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挥发性气体与颗粒物。因此,其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较高,对环境空气会产生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感器及电感器制作方法,可以改善器件制造难度,降低制造成本,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保护生存环境。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感器,所述电感器包括磁芯及线圈;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及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具有第一绕线区域,所述第二磁芯具有第二绕线区域;及所述线圈由连续绕制在所述第一绕线区域及所述第二绕线区域的导线绕制而成,所述线圈在绕制时在导线的线头处预留预设长度的导线。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磁芯还包括第一磁轭及第二磁轭,所述第一磁芯及所述第二磁芯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轭与所述第二磁轭之间。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线圈之间及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线圈之间均设有绝缘层。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磁轭及所述第二磁轭上均设有绝缘层。r>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磁芯为环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磁芯及所述第二磁芯呈柱形结构,所述磁芯中心设有矩形开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感器制作方法,所述电感器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磁芯及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具有第一绕线区域,所述第二磁芯具有第二绕线区域;以导线分别在所述第一绕线区域及所述第二绕线区域绕制成线圈;及所述线圈在绕制时在导线的线头处预留预设长度的导线。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感器制作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线圈绕制完成后,调整所述预留预设长度的导线的位置及尺寸,以与印刷电路板的引脚对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磁芯及所述第二磁芯并列设置于第一磁轭与第二磁轭之间。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线圈之间及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线圈之间均设有绝缘层。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磁芯为环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磁芯及所述第二磁芯呈柱形结构,所述磁芯中心设有矩形开口。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感器及电感器制作方法,通过在绕制线圈时预留一段长度的导线,由此,可以改善器件制造难度,降低制造成本,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保护生存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申请电感器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感器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拆解图。图3为根据本申请电感器制作方法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感器100磁芯10第一磁芯11第二磁芯12第一磁轭13第二磁轭14线圈20第一线圈21第一起头引出端211第一尾头引出端212第二线圈22第二起头引出端221第二尾头引出端22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是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感器100。所述电感器100可以电连接于一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图未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感器100可以包括磁芯10及线圈20。具体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芯10可以包括第一磁芯11、第二磁芯12、第一磁轭13及第二磁轭14。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芯11及所述第二磁芯12大致呈圆柱形状。所述第一磁轭13及所述第二磁轭14大致呈方形状。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芯10可以铁氧体、硅钢片、非晶磁芯、铁硅铝等高导磁性材料制成。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磁芯11、所述第二磁芯12、所述第一磁轭13及所述第二磁轭14上均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可以起到隔绝磁芯10与所述绕制在其上的导线的作用。所述绝缘层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磁芯11及所述第二磁芯12并列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轭13与所述第二磁轭14之间,形成一个大致为“口”字型的框体。具体地,所述第一磁芯11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磁轭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磁轭14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芯12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磁轭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磁轭14的第二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芯11、所述第二磁芯12、所述第一磁轭13及所述第二磁轭14之间可以一体成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芯11具有第一绕线区域(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磁芯12具有第二绕线区域(图中未示出)。所述线圈20是由连续绕制在所述第一绕线区域及所述第二绕线区域的导线绕制而成。所述线圈20进行绕制时在导线的线头处预留预设长度的导线,以用于与所述电感器100的引出端进行连接。进一步地,在线圈20绕制完成后,再将预留的一匝往反方向拉出,并将已经拉出的引线,按照所需求的位置尺寸进行整形,以使得所述电感器100上的引出端与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端进行对接。因此,由于在绕制线圈时已经预留一匝线,所述电感器100的起头引线无需另外焊接引出,亦不会存在锡焊焊点脱落的情况。由此,可以较好的改善器件制造难度,降低制造成本。其中,所述预留的导线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求进度对应的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20由导线绕制而成,因为第一磁芯11及第二磁芯12均为柱形结构,可以使用自动绕线机围绕包覆有绝缘层的第一磁芯11及第二磁芯12进行绕线,自动绕线机绕线效率高、自动完成排线,相比于传统的手工绕制更适用于完成批量的产品线圈的绕线加工,并且可以做到高效稳定的进行绕制。此外,本申请的电感器可以采用机器进行自动卷线,使得电感器的线圈排列紧密均匀、整齐度高,从而可以降低线包的寄生参数,使电感器的寄生损耗变小,同时,线圈排列的整齐度高还可以节省线圈绕制空间,从而减小电感器的尺寸。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导线可以为扁平线,由此可以使得线匝的并列间距远,相邻的导线之间不会重叠,匝间电容小,并且线圈20与空气接触面积大,能充分散热,同等截面的条件下,扁平线绕制的线圈20的温升比圆形线圈更低。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包括磁芯及线圈;/n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及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具有第一绕线区域,所述第二磁芯具有第二绕线区域;及/n所述线圈由连续绕制在所述第一绕线区域及所述第二绕线区域的导线绕制而成,所述线圈在绕制时在导线的线头处预留预设长度的导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包括磁芯及线圈;
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及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具有第一绕线区域,所述第二磁芯具有第二绕线区域;及
所述线圈由连续绕制在所述第一绕线区域及所述第二绕线区域的导线绕制而成,所述线圈在绕制时在导线的线头处预留预设长度的导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还包括第一磁轭及第二磁轭,所述第一磁芯及所述第二磁芯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轭与所述第二磁轭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线圈之间及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线圈之间均设有绝缘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轭及所述第二磁轭上均设有绝缘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为环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磁芯及所述第二磁芯呈柱形结构,所述磁芯中心设有矩形开口。


6.一种电感器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万金李平朱勇李伟王伟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