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型电感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25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6
提供一种适于作为设定有规定的电感值的天线线圈的绕线型电感部件。绕线型电感部件(10)具备:芯部(20),其具有沿第1方向(Ld)延伸的柱状的轴部(21)和分别设置于轴部(21)的第1端部、第2端部的第1支承部(22)、第2支承部(23);第1端子电极(41)、第2端子电极(42),它们分别设置于第1支承部(22)、第2支承部(23);以及线材(60),其具有卷绕于轴部(21)的绕线部(61)和分别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41)、第2端子电极(42)的第1端、第2端。绕线部(61)针对规定的电感值,设定第1方向(Ld)上的邻接的匝的间隔,以使卷绕于轴部(21)的匝数增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型电感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卷绕于芯部的线材的绕线型电感部件。
技术介绍
以往,绕线型电感部件安装于各种电子设备。绕线型电感部件具有芯部和卷绕于芯部的线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63099号公报然而,上述的绕线型电感部件,例如如无线通信电路的天线线圈那样,存在使用在输出因从外部入射至绕线型电感部件的磁通而在绕线型电感部件产生的电信号的用途的情况。另外,在使用于天线线圈的绕线型电感部件中,存在为了使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与规定的载波频率同步,而设定规定的电感值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作为设定有规定的电感值的天线线圈的绕线型电感部件。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绕线型电感部件具备:芯部,其具有沿第1方向延伸的柱状的轴部与分别设置于上述轴部的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第1端部、第2端部的第1支承部、第2支承部;第1端子电极、第2端子电极,它们分别设置于上述第1支承部、第2支承部;以及线材,其具有卷绕于上述轴部的绕线部和分别连接于上述第1端子电极、上述第2端子电极的第1端、第2端,上述绕线部针对规定的电感值,设定上述第1方向上的邻接的匝的间隔,而使卷绕于上述轴部的匝数增多。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一种适于作为设定有规定的电感值的天线线圈的绕线型电感部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一种适于作为设定有规定的电感值的天线线圈的绕线型电感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感部件的简要主视图。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感部件的简要端面图。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感部件的简要立体图。图4是表示使用例的一个例子的并联谐振电路的电路图。图5是变更例的绕线型电感部件的主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绕线型电感部件;20…芯部;21…轴部;22…第1支承部;23…第2支承部;41…第1端子电极;42…第2端子电极;60…线材;61…绕线部;62…第1端;63…第2端;Ld…第1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绕线型电感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附图中存在为了使理解变得容易而放大表示构成要素的情况。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存在与实际的尺寸比率或者其他的附图中的尺寸比率不同的情况。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绕线型电感部件10例如是安装于电路基板等的表面安装型的绕线型电感部件。电路基板例如是安装有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电路的基板。绕线型电感部件10利用为近距离无线通信用的发送/接收天线。例如,如图4所示,使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机的并联谐振电路具备绕线型电感部件10、电阻101、电容器102。绕线型电感部件10与电阻101串联地连接,相对于绕线型电感部件10与电阻101的串联电路,并联地连接有电容器102。本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感部件10具有芯部20、第1端子电极41以及第2端子电极42、线材60。芯部20具有沿第1方向Ld延伸的柱状的轴部21和分别设置于第1方向上的轴部21的第1端部、第2端部的第1支承部22、第2支承部23。轴部21例如呈四棱柱状,但也可以呈其它形式的多边形柱状、以及圆柱状、锥体状。第1支承部22与第2支承部23呈从轴部21的第1端与第2端分别向与第1方向Ld正交的第2方向Td以及第3方向Wd延伸的主面为四边形的板状。第1支承部22以及第2支承部23支承轴部21,并使轴部21与安装对象(电路基板)平行。第1支承部22以及第2支承部23与轴部21为一体。第1端子电极41设置于第1支承部22的底面36,第2端子电极42设置于第2支承部23的底面36。此外,第1支承部22的底面36、第2支承部23的底面36为在第2方向Td上的一侧(图2的纸面下侧)的表面。线材60具有卷绕于轴部21的绕线部61,并使第1方向Ld成为卷绕轴线。绕线部61直接卷绕于轴部21,并相对于轴部21形成单一的层。线材60具有分别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41、第2端子电极42的第1端62、第2端63。如后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感部件10的绕线部61,针对规定的电感值,设定在第1方向Ld上邻接的匝的间隔,以使卷绕于轴部21的匝数尽可能增多。此外,轴部21、第1支承部22、第2支承部23也可以呈角部、棱线部被倒角的形状、角部、棱线部被倒圆角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在轴部21、第1支承部22、第2支承部23的主面、端面、侧面的局部或者全部形成凹凸等。另外,在轴部21、第1支承部22、第2支承部23上,对置的面不必完全成为平行,也可以具有稍微的倾斜。在本说明书中,第2方向Td是与第1方向Ld垂直的方向中的在将绕线型电感部件10安装于电路基板时的与电路基板垂直的方向,第3方向Wd成为与第1方向Ld垂直的方向中的与电路基板平行的方向。因此,第2方向Td是与形成有第1端子电极41、第2端子电极42的第1支承部22、第2支承部23的底面36垂直的方向,第3方向Wd成为与底面36平行的方向。在绕线型电感部件10中,第1方向Ld的大小(长度尺寸L1)优选为4mm以上7mm以下。本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感部件10的长度尺寸L1例如为5.5mm。另外,在绕线型电感部件10中,第3方向Wd的大小(宽度尺寸W1)优选为2mm以上3.2mm以下。本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感部件10的宽度尺寸W1例如为2.5mm。另外,在绕线型电感部件10中,第2方向Td的大小(高度尺寸T1)优选为2mm以上3.2mm以下。本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感部件10的高度尺寸T1例如为2.5mm。轴部21的在第1方向Ld上的大小(长度尺寸L2)优选为3mm以上6mm以下。本实施方式的轴部21的长度尺寸L2例如为5mm。另外,轴部21的在第3方向Wd上的大小(宽度尺寸W2)优选为1.5mm以上2.7mm以下。本实施方式的轴部21的宽度尺寸W2为2mm。另外,轴部21的在第2方向Td上的大小(高度尺寸T2)优选为1.5mm以上2.7mm以下。本实施方式的轴部21的高度尺寸T2为2mm。第1支承部22、第2支承部23除了具有上述的形成有第1端子电极41、第2端子电极42的底面36之外,还具有朝向轴部21侧的内表面31、朝向内表面31相反侧的端面32、与内表面31以及底面36垂直的一对侧面33、34、以及朝向底面36相反侧的上表面35。第1支承部22的内表面31与第2支承部23的内表面31对置。芯部20例如是镍(Ni)-锌(Zn)系铁氧体、锰(Mn)-Zn系铁氧体、氧化铝等的烧结体、树脂、含有金属磁性粉的树脂等的成型体等。第1端子电极41、第2端子电极42例如由涂覆烧制包含银(Ag)的玻璃浆得到的基底层、形成于基底层的表面的铜(Cu)、Ni、锡(Sn)等的镀敷层构成。第1端子电极41、第2端子电极42不仅具有覆盖底面36的底面部电极51,还具有局部引绕至内表面31、端面32、侧面33、34侧的侧面部电极52。底面部电极51覆盖第1支承部22、第2支承部23的底面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型电感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n芯部,其具有沿第1方向延伸的柱状的轴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轴部的所述第1方向的第1端部、第2端部的第1支承部、第2支承部;/n第1端子电极、第2端子电极,它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1支承部、所述第2支承部;以及/n线材,其具有卷绕于所述轴部的绕线部和分别连接于所述第1端子电极、所述第2端子电极的第1端、第2端,/n所述绕线部针对规定的电感值,设定所述第1方向上的邻接的匝的间隔,以使卷绕于所述轴部的匝数增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15 JP 2019-0256301.一种绕线型电感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芯部,其具有沿第1方向延伸的柱状的轴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轴部的所述第1方向的第1端部、第2端部的第1支承部、第2支承部;
第1端子电极、第2端子电极,它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1支承部、所述第2支承部;以及
线材,其具有卷绕于所述轴部的绕线部和分别连接于所述第1端子电极、所述第2端子电极的第1端、第2端,
所述绕线部针对规定的电感值,设定所述第1方向上的邻接的匝的间隔,以使卷绕于所述轴部的匝数增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型电感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匝数为18以上、30以下,相对于频率为10MHz的输入信号,表现3.7μH±10%的电感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型电感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匝数为20以上、23以下,相对于频率为10MHz的输入信号,表现3.7μH±5%的电感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型电感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匝数为21,相对于频率为10MHz的输入信号,表现3.7μH±5%的电感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线型电感部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频率为10MHz的输入信号,表现26.5以上、100以下的Q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型电感部件,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频率为10MHz的输入信号,表现35以上、60以下的Q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线型电感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的长度尺寸为3mm以上、6mm以下,宽度尺寸为1.5mm、以上2.7mm以下,高度尺寸为1.5mm以上、2.7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绕线型电感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的长度尺寸为5mm,宽度尺寸为2mm,高度尺寸为2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线型电感部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江宏之后藤田朋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