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组件及其加工制造方法及图书馆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4894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风换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有效调节通风量以及进排风风量与风向的通风结构,尤其是通风组件及其加工制造方法及图书馆通风系统,包括一设置在图书管的墙体贯通开口内的立筒,在所述立筒的底部连通有一排尘件,所述排尘件用于接收来自立筒的带尘气体并去除其内部的尘土,在所述立筒的上方设有一导风部件,所述导风部件用于控制室内外气体的导流,所述导风部件用于对由外而内的气体实现净化处理。设置的通风组件能够根据需要来控制对应的电磁阀开闭使其转换成进风或排风的回路,操作灵活;能够对进入室内的气流实现快速的干燥除湿,保证室内空气流动的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风组件及其加工制造方法及图书馆通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换气
,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有效调节通风量以及进排风风量与风向的通风结构,尤其是通风组件及其加工制造方法及图书馆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通过空气对流使室内需要向外交换的空气流动起来,进而达到通风效果。机械通风,指利用通风设备,如冷风机,摇头壁扇,空调,大型工业节能风扇等使空气获得能量,并沿一定走向流动。通风质量的好坏通常是通风工程中需要重要考量的因素指标,其中通风工程不仅包含通风换气工程,还包含通风排烟工程、通风降温工程、通风除尘工程、热风供暖工程等等,通风工程在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对其后期的房屋尤其是像图书馆一类的公共场所的室内的通风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南方梅雨季节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内部存放的大量的图书以及纸质材料易出现返潮现象,尤其是针对偏于收藏类的书籍(由于该类书籍外借频率以及被阅读率较低)常会由于长期放置出现的返潮现象更为严重,为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图书馆室内的通风效果同时保证室内的图书的干燥整洁对于提高图书馆整体图书的防护性与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申请的设计人员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与研究,特此设计了一款能够有效的适用于图书馆环境下的通风组件以及通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风组件,包括一设置在图书管的墙体贯通开口内的立筒,在所述立筒的底部连通有一排尘件,所述排尘件用于接收来自立筒的带尘气体并去除其内部的尘土,在所述立筒的上方设有一导风部件,所述导风部件用于控制室内外气体的导流,所述导风部件用于对由外而内的气体实现净化处理。优选地,所述排尘件包括一组合连接在所述立筒底部的倒置锥管,在所述倒置锥管的底部连接有一导尘管,所述导尘管的出口端与外部环境连通。优选地,所述导风部件包括一连通设置在所述立筒顶部的顶管,在所述顶管的两侧切线方向分别连通设有一外排管与一内排管,所述外排管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内排管与室内环境连通,在所述外排管与所述内排管上分别设有外电磁阀门、内电磁阀门,在所述内电磁阀门朝向室内侧的所述内排管上连通设置有一干燥器,所述干燥器用于去除进入室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在所述顶管的顶部连通设有一微型风机,所述微型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三通出风管,所述三通出风管的两支管分别伸至室内与室外,在各支管上分别设有电磁阀。优选地,所述干燥器包括一安装在内排管上的干燥盒,在所述干燥盒内放置有干燥剂。优选地,所述微型风机采用具有干燥功能的热风机。优选地,在所述导风部件的内排管的进风端安装有一风向调节件,所述风向调节件用于实现对通入室内的空气的风向的控制。优选地,所述风向调节件包括一螺纹旋合在所述内排管的进风端的可弯曲角度的波纹软管。通风组件的加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各个毛坯部件;S2:加工排尘件、导风部件;所述排尘件的加工步骤包括:所述立筒、所述倒置锥管、所述导尘管的合金管毛坯均进行抛丸去除氧化皮;车削立筒、倒置锥管、导尘管外侧壁;上镗床,加工立筒、倒置锥管、导尘管的内侧壁;热处理;打磨内表面,降低表面粗糙度;内外侧壁上喷涂防锈涂层;S3:顶管、外排管、内排管采用一体铸造成型,形成毛坯铸造件;加工毛坯铸造件的内腔侧壁;在外排管、内排管的相应外侧壁上车削外螺纹;S4:组装各零部件形成通风组件。优选地,所述S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针对上述毛坯铸造件进行强力抛丸去除氧化皮。图书馆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若干个上述的通风组件,各所述通风组件分别沿图书馆墙壁周向设置,各所述通风组件若干个用于进风、剩余各所述通风组件用于排风,各用于排风的各所述通风组件的风向调节件的室内风口与其相邻位置处的用于排风的所述通风组件的室内出风口相对设置,各用于排风的所述通风组件的室内出风口方向沿同一周向形成室内气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设置的通风组件能够根据需要来控制对应的电磁阀开闭使其转换成进风或排风的回路,操作灵活;能够对进入室内的气流实现快速的干燥除湿;整体形成图书馆通风系统能够快速高效的实现对整个图书馆室内环境的调节;可以通过控制风向调节件实现对整个室内进入的气流成型定向流动,保证室内空气流动的良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风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导风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书馆通风系统的位置布置示意图。图中,1、墙体;2、立筒;3、排尘件;31、倒置锥管;32、导尘管;4、导风部件;40、波纹软管;41、顶管;42、外排管;43、内排管;44、外电磁阀门;45、内电磁阀门;46、干燥器;461、干燥盒;462、干燥剂;47、微型风机;48、三通出风管;49、电磁阀;5、通风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3中所示,通风组件,包括一设置在图书管的墙体1贯通开口内的立筒2,在所述立筒2的底部连通有一排尘件3,所述排尘件3用于接收来自立筒2的带尘气体并去除其内部的尘土,在所述立筒2的上方设有一导风部件4,所述导风部件4用于控制室内外气体的导流,所述导风部件4用于对由外而内的气体实现净化处理。通过控制微型风机47的工作档位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进风量或排风量的调节,当需要向室内通风时,排尘件3能够将由导风部件4上的外排管42进入的外部气体经过倒置锥管31实现除尘,剩余的经过过滤的干净的气体会经过微型风机47后由对应的风机上的出风口排出,两支管不同时开启。优选地,所述排尘件3包括一组合连接在所述立筒2底部的倒置锥管31,在所述倒置锥管31的底部连接有一导尘管32,所述导尘管32的出口端与外部环境连通。倒置锥管31的作用主要是将进入的气流中的微尘颗粒实现去除,保证进入室内的气流的洁净。优选地,所述导风部件4包括一连通设置在所述立筒2顶部的顶管41,在所述顶管41的两侧切线方向分别连通设有一外排管42与一内排管43,所述外排管42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内排管43与室内环境连通,在所述外排管42与所述内排管43上分别设有外电磁阀门44、内电磁阀门45,在所述内电磁阀门45朝向室内侧的所述内排管43上连通设置有一干燥器46,所述干燥器46用于去除进入室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在所述顶管41的顶部连通设有一微型风机47,所述微型风机47的出风口连接有三通出风管48,所述三通出风管48的两支管分别伸至室内与室外,在各支管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在图书管的墙体贯通开口内的立筒,在所述立筒的底部连通有一排尘件,所述排尘件用于接收来自立筒的带尘气体并去除其内部的尘土,在所述立筒的上方设有一导风部件,所述导风部件用于控制室内外气体的导流,所述导风部件用于对由外而内的气体实现净化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在图书管的墙体贯通开口内的立筒,在所述立筒的底部连通有一排尘件,所述排尘件用于接收来自立筒的带尘气体并去除其内部的尘土,在所述立筒的上方设有一导风部件,所述导风部件用于控制室内外气体的导流,所述导风部件用于对由外而内的气体实现净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件包括一组合连接在所述立筒底部的倒置锥管,在所述倒置锥管的底部连接有一导尘管,所述导尘管的出口端与外部环境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件包括一连通设置在所述立筒顶部的顶管,在所述顶管的两侧切线方向分别连通设有一外排管与一内排管,所述外排管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内排管与室内环境连通,在所述外排管与所述内排管上分别设有外电磁阀门、内电磁阀门,在所述内电磁阀门朝向室内侧的所述内排管上连通设置有一干燥器,所述干燥器用于去除进入室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在所述顶管的顶部连通设有一微型风机,所述微型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三通出风管,所述三通出风管的两支管分别伸至室内与室外,在各支管上分别设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包括一安装在内排管上的干燥盒,在所述干燥盒内放置有干燥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风机采用具有干燥功能的热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风部件的内排管的进风端安装有一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燕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