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82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和颗粒捕捉器;颗粒捕捉器用于在运行过程中捕捉碳颗粒;主控模块用于获取颗粒捕捉器的碳载量,确定碳载量所属目标碳载量区间,控制在下一驾驶循环切换为与目标碳载量区间所对应的目标工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载量区间所对应设置的工况条件是在DPF的碳载量处于该碳载量区间时,保证行车安全的工况条件,显然,在不改变汽车现有连接的情况下,主控模块在下一驾驶循环中控制动力系统切换为与目标碳载量区间所对应的目标工况,可以及时调节动力系统的动力性能,保证行车安全性,还能够提醒用户及时清除DPF中积累的碳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满足国六排放法规要求的汽车起重机后处理都配备颗粒捕捉器DPF。DPF是一个颗粒物过滤器,那么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就不可避免地会有颗粒堵塞的情况,需要清除DPF中积累的碳颗粒,该清除操作称为DPF再生,DPF再生包括被动再生和主动再生。汽车起重机主要进行吊装作业,吊装作业时发动机低转速、低负荷运行,DPF中碳颗粒积累速率高;另外发动机低负荷运行时排温低,被动再生效率低,因此汽车起重机清除DPF中碳颗粒主要进行主动再生。然而,汽车起重机存在定点工作时间长,转场频率低等特点,吊装工况不满足行车再生条件,DPF碳载量继续升高,如果用户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进行驻车再生,DPF碳载量持续升高会造成DPF堵塞及损坏,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避免DPF堵塞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和颗粒捕捉器;所述颗粒捕捉器用于在运行过程中捕捉碳颗粒;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颗粒捕捉器的碳载量,确定所述碳载量所属目标碳载量区间,控制在下一驾驶循环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碳载量区间所对应的目标工况。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碳载量大于驻车再生碳载量下限值且小于或等于驻车再生碳载量上限值,确定所述目标碳载量区间为驻车再生碳载量区间;所述目标工况包括屏蔽远程油门切换开关信号和屏蔽CAN总线油门信号。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下一驾驶循环,控制所述颗粒捕捉器执行驻车再生操作。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碳载量大于驻车再生碳载量上限值,确定所述目标碳载量区间为服务再生碳载量区间;所述目标工况包括限制发动机转速为怠速状态、屏蔽下车油门信号、屏蔽远程油门切换开关信号和屏蔽CAN总线油门信号。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下一驾驶循环,控制所述颗粒捕捉器执行服务再生操作。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颗粒捕捉器的碳载量,并确定所述碳载量所属目标碳载量区间;控制在下一驾驶循环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碳载量区间所对应的目标工况。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碳载量所属目标碳载量区间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碳载量大于驻车再生碳载量下限值且小于或等于驻车再生碳载量上限值,确定所述目标碳载量区间为驻车再生碳载量区间;所述目标工况包括屏蔽远程油门切换开关信号和屏蔽CAN总线油门信号。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所述下一驾驶循环,控制所述颗粒捕捉器执行驻车再生操作。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碳载量所属目标碳载量区间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碳载量大于驻车再生碳载量上限值,确定所述目标碳载量区间为服务再生碳载量区间;所述目标工况包括限制发动机转速为怠速状态、屏蔽下车油门信号、屏蔽远程油门切换开关信号和屏蔽CAN总线油门信号。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所述下一驾驶循环,控制所述颗粒捕捉器执行服务再生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动力系统的颗粒捕捉器在运行过程中捕捉碳颗粒,其主控模块确定颗粒捕捉器的碳载量所属的目标碳载量区间,并控制在下一驾驶循环切换为与目标碳载量区间所对应的目标工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载量区间所对应设置的工况条件是在DPF的碳载量处于该碳载量区间时,保证行车安全的工况条件,显然,在不改变汽车现有连接的情况下,主控模块在下一驾驶循环中控制动力系统切换为与目标碳载量区间所对应的目标工况,可以及时调节动力系统的动力性能,保证行车安全性,还能够提醒用户及时清除DPF中积累的碳颗粒。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虽然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器件结构,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的基本概念,拓展和延伸到其它的结构和附图,毋庸置疑这些都应该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基本概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具有动力系统的汽车,该汽车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颗粒捕捉器的汽车,如重型汽车或起重机等。该动力系统包含汽车的与动力相关的所有功能机构,如发动机、发动机控制器和油门等。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主控模块1和颗粒捕捉器2;颗粒捕捉器2用于在运行过程中捕捉碳颗粒;主控模块1用于获取颗粒捕捉器2的碳载量,确定碳载量所属目标碳载量区间,控制在下一驾驶循环切换为与目标碳载量区间所对应的目标工况。本实施例中,颗粒捕捉器2是一个颗粒物过滤器DPF,其主要作用是收集汽车排气中的颗粒物PM,汽车排气中的颗粒物主要是柴油燃烧产生的碳烟,因此颗粒捕捉器2在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捕捉到汽车排气中的碳颗粒。DPF是一个过滤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DPF中捕捉到的碳烟等颗粒物越来越多,可能存在堵塞情况,以致于使排气背压增大而影响动力性能。本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ECU可以根据动力系统中各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和判断,然后输出指令控制动力系统中各执行器动作。主控模块1与颗粒捕捉器2电连接,可以实时或定时获取颗粒捕捉器2的碳载量,根据颗粒捕捉器2的碳载量调节动力系统的工况,可以保证行车安全,避免动力性能异常造成行车隐患。主控模块1中预先存储有多个连续的碳载量区间,每个碳载量区间具有对应设置的工况条件。可以理解,碳载量区间所对应的工况条件是在DPF的碳载量处于该碳载量区间时,可以保证行车安全的工况条件。不同碳载量区间所对应的工况条件可能不同,显然,颗粒捕捉器2的碳载量所属的碳载量区间的上下限值越大,DPF导致排气背压越大,汽车动力性能越差,相应设定的工况条件越严苛。具体的,主控模块1对颗粒捕捉器2的碳载量进行判断,并与其预存的多个碳载量区间进行匹配,以判定颗粒捕捉器2的碳载量所属的碳载量区间,该所属碳载量区间即为获取的颗粒捕捉器2的碳载量所属的目标碳载量区间。目标碳载量区间确定,那么该目标碳载量区间所预先对应设置的工况条件即为目标工况。主控模块1在下一驾驶循环中控制动力系统切换为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和颗粒捕捉器;/n所述颗粒捕捉器用于在运行过程中捕捉碳颗粒;/n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颗粒捕捉器的碳载量,确定所述碳载量所属目标碳载量区间,控制在下一驾驶循环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碳载量区间所对应的目标工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和颗粒捕捉器;
所述颗粒捕捉器用于在运行过程中捕捉碳颗粒;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颗粒捕捉器的碳载量,确定所述碳载量所属目标碳载量区间,控制在下一驾驶循环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碳载量区间所对应的目标工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碳载量大于驻车再生碳载量下限值且小于或等于驻车再生碳载量上限值,确定所述目标碳载量区间为驻车再生碳载量区间;
所述目标工况包括屏蔽远程油门切换开关信号和屏蔽CAN总线油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下一驾驶循环,控制所述颗粒捕捉器执行驻车再生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碳载量大于驻车再生碳载量上限值,确定所述目标碳载量区间为服务再生碳载量区间;
所述目标工况包括限制发动机转速为怠速状态、屏蔽下车油门信号、屏蔽远程油门切换开关信号和屏蔽CAN总线油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下一驾驶循环,控制所述颗粒捕捉器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李尧苏舜华宋永亮李石郭永志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