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4798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包括下沉式广场以及多个水厂分区,每个所述水厂分区都与下沉式广场相连通;所述下沉式广场上设置有透光系统、通风系统以及水疏导系统;所述透光系统设置在下沉式广场的顶部,所述水疏导系统沿下沉式广场的周向布置,所述通风系统能够使外部的空气经下沉式广场补入到水厂分区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下沉式广场,将水池与全地下式水处理厂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综合体,有效减少了地面楼梯间约50%的数量,减少了风井的数量,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节约了建筑空间,优化了送排风系统,使地面景观整体布局,景观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建筑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改善水环境污染现状,我国近年来投资建设了一大批污水处理厂,其工艺组成和建设规模各异,但在建设模式上,绝大多数的再生水厂或污水处理厂均采用地上式。地上污水处理厂有其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优点,但建设地上污水处理厂,一方面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周边土地资源的贬值。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居民环境要求的提高,能够与外部周边环境协调、封闭性强、无二次污染的地下式再生水厂或污水处理厂成为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新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全地下式再生水厂或污水处理厂虽然有诸多的优点,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厂房存在光照不足、通风不好的缺陷。2、地下污水处理区域与地面景观公园融合程度低。目前我国全地下式再生水或污水处理厂地下区域为污水处理设施,地上区域多为生态景观公园,全地下式再生水厂或污水处理厂凸出地面的辅助建筑,如楼梯间、风井等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沉式广场(15)以及多个水厂分区(16),每个所述水厂分区(16)都与下沉式广场(15)相连通;/n所述下沉式广场(15)上设置有透光系统、通风系统以及水疏导系统;/n所述透光系统设置在下沉式广场(15)的顶部,所述水疏导系统沿下沉式广场(15)的周向布置,所述通风系统能够使外部的空气经下沉式广场(15)补入到水厂分区(16)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沉式广场(15)以及多个水厂分区(16),每个所述水厂分区(16)都与下沉式广场(15)相连通;
所述下沉式广场(15)上设置有透光系统、通风系统以及水疏导系统;
所述透光系统设置在下沉式广场(15)的顶部,所述水疏导系统沿下沉式广场(15)的周向布置,所述通风系统能够使外部的空气经下沉式广场(15)补入到水厂分区(1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系统包括玻璃透光板(1),外部的太阳光能够通过玻璃透光板(1)照射到下沉式广场(15)的底部;
所述玻璃透光板(1)暴露在地面的部分沿周向设置有池沿,所述池沿沿玻璃透光板(1)的周向布置且与玻璃透光板(1)共同形成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透光板(1)的长度与下沉式广场(15)底面长度相等;
所述水池中水位不高于2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疏导系统包括水池溢流管(5)以及顶板覆土层(7);
所述水池溢流管(5)的一端与水池连接,所述水池溢流管(5)的另一端延伸到顶板覆土层(7)的上方,水池的水位到达水池溢流管(5)与水池连接处,水能够通过水池溢流管(5)流入顶板覆土层(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疏导系统还包括排水沟排水管(6)、箱体(12)以及排水板(13);
流入所述顶板覆土层(7)的水进入排水板(13);
所述排水板(13)与排水沟排水管(6)连接,所述排水沟排水管(6)延伸到箱体(12)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疏导系统还包括排水沟(4),所述排水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侯锋邵彦青彭轶陈浩林杨茂东陈曦韩颖段更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通碧水再生水有限公司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