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河道边坡海绵改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477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黑臭水体河道边坡海绵改造系统,包括:雨水花园和位于其下游的多级湿地;雨水花园包括:基坑和排水系统;基坑采用素土夯实;排水系统置于基坑内,用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外排;排水系统的上游侧由下至上依次有砾石层、豆砾石层、粗砂层、介质土层和第一覆土层;排水系统的下游侧填充有第二覆土层;多级湿地与排水系统的出水口连通,以对排出的水进行过滤和净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游雨水花园,减少了雨水外排,对周边管网、构筑物及水体进行了保护,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通过雨水花园和多级湿地对雨水的多级过滤和净化,削减了可面源污染,降低了河道的自净压力;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对边坡起到了一定的美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黑臭水体河道边坡海绵改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建设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黑臭水体河道边坡海绵改造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城市基础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及水环境治理等项目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水环境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我国城市化进程迅猛的发展,致使地表自然渗透率不断的降低,绝大部分城市降雨只能通过地面径流排出,导致城市地面径流量不断增大。降雨对空气污染物的溶解,导致雨水中携带了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城市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致使城市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加之随着城市化不断提高,人口不断增加,居民对水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导致城市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现有技术中的海绵城市小区雨水收集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仅仅只针对排水进行了改进,没有一定的美观性,而且成本较高,对水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对河道海绵治理更没有质的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黑臭水体河道边坡海绵改造系统,旨在充分利用水资源并对其进行净化,以降低河道自净压力的同时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黑臭水体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臭水体河道边坡海绵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花园和位于其下游的多级湿地;其中,/n所述雨水花园包括:基坑和排水系统;其中,所述基坑采用素土夯实;所述排水系统设置于所述基坑内,用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外排;所述排水系统的上游侧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砾石层、豆砾石层、粗砂层、介质土层和第一覆土层;所述排水系统的下游侧填充有第二覆土层;/n所述多级湿地与所述排水系统的出水口连通,用以对所述排水系统排出的水进行过滤和净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体河道边坡海绵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花园和位于其下游的多级湿地;其中,
所述雨水花园包括:基坑和排水系统;其中,所述基坑采用素土夯实;所述排水系统设置于所述基坑内,用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外排;所述排水系统的上游侧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砾石层、豆砾石层、粗砂层、介质土层和第一覆土层;所述排水系统的下游侧填充有第二覆土层;
所述多级湿地与所述排水系统的出水口连通,用以对所述排水系统排出的水进行过滤和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河道边坡海绵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包括:雨水井和排水管;其中,
所述雨水井的底部铺设有混凝土垫层,所述排水管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方且所述排水管向下游侧延伸,所述排水系统的下游侧填充有第二覆土层,该第二覆土层位于所述排水管上方的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臭水体河道边坡海绵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覆土层的厚度大于等于6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臭水体河道边坡海绵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顶部设置有雨水溢流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河道边坡海绵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260-310mm、砾石的粒径为20-35mm;豆砾石层的厚度为40-60mm、豆砾石的粒径为5-1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夏颖易新虎郑涛廖红玉王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