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生物培养避免染菌的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70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培养避免染菌的一体化设备,涉及生物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微生物培养设备频繁打开箱门不利于密封,接种操作不便的问题,包括培养箱;所述多节电动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取料托板。放置微生物时先控制多节电动缸推动取料托板向上移动与培养座底部接触,再使培养座与封盖支撑座底部接触并通过磁铁环吸附,同时培养座顶部的密封胶环也会与封盖支撑座底部的密封胶环紧密接触起到密封作用,然后继续推动封盖支撑座及方管封盖向上移动即可,这一过程中封盖支撑座始终会与培养座形成配合使培养箱内部处于封闭状态,因此能在放置微生物时无需打开箱门,保持内部的密封状态,避免因开启箱门使细菌进入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生物培养避免染菌的一体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微生物培养避免染菌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生理生物的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培养,来完成检验和研究,微生物培养箱是一种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基因重组和生物制品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设备,其在生理生物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申请号为201610313017.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一体化设备,包括箱室及设置于箱室内的恒温气浴循环发生器、空气过滤器、臭氧发生器、紫外灯、操作台装置及振荡装置及控制系统等。操作台装置活动设置于箱室内并用于进行接种操作,于第一状态下展开形成悬于箱室内的平台,第二状态下收叠于所述箱室的侧壁;振荡装置用于带动已接种微生物的培养瓶进行水平反复运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上述各装置动作以实现自动化智能调控。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设备可以进行多种操作,确保了微生物培养过程的连续性,避免染菌,提高微生物培养的成功率。基于上述,现有的微生物培养设备的培养所在空腔和接种所在空腔均在一个空腔内进行,这在接种和放置微生物时就需要频繁将设备的箱门开启,放置微生物时不能保持设备内部密封,在开启的这个过程中就很有可能会有其它细菌进入影响培养效果,而且在内部进行接种操作时,极有可能会接触到其它正在培养的微生物,接种时操作不便;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生物培养避免染菌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培养避免染菌的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微生物培养设备的培养所在空腔和接种所在空腔均在一个空腔内进行,这在接种和放置微生物时就需要频繁将设备的箱门开启,放置微生物时不能保持设备内部密封,在开启的这个过程中就很有可能会有其它细菌进入影响培养效果,而且在内部进行接种操作时,极有可能会接触到其它正在培养的微生物,接种时操作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生物培养避免染菌的一体化设备,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控制器;所述培养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接种箱;所述接种箱的前侧通过轨道滑动安装有一个接种箱门;所述接种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接种板;所述培养箱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空气过滤器;所述培养箱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恒温气浴循环发生器和一个臭氧发生器;所述培养箱的底部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组下托架;所述下托架的顶部通过转轴与培养托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培养箱的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步进电机;所述的转轴底部与培养托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箱的底部内侧还固定安装有一根多节电动缸;所述多节电动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取料托板;所述培养托板的顶部呈环形排列固定对称设置有共八组定位夹板;每组所述定位夹板的内侧均放置有一个培养座;所述培养箱的顶部一侧固定嵌入安装有一根取料方管;所述取料方管的顶部内侧活动嵌入安装有一组方管封盖和封盖支撑座;所述培养箱的顶部内侧还固定安装有两个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培养箱的前侧通过热熔胶固定安装有一片密封玻璃;所述方管封盖的底部和封盖支撑座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磁铁环;所述方管封盖的底部和封盖支撑座的底部还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密封胶环,且密封胶环均位于磁铁环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培养托板上呈环形排列固定设置有共八个上下贯穿的方形通孔,且这些方形通孔分别位于八组定位夹板的中间位置,而且这些方形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比取料托板的长度和宽度大1mm,取料托板向上移动时会穿过培养托板上的方形通孔与培养座底部接触。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转动时会带动培养托板在下托架的顶部旋转,培养托板每次旋转的角度均为45°,且培养托板旋转后在最右侧的方形通孔始终会位于取料托板的正上方,长宽所在的方向也会始终相同。优选的,所述取料托板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四个圆柱形凸起,培养座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一个与取料托板长度和宽度相等的方形槽,且这个方形槽的顶部也均固定设置有四个与取料托板顶部圆柱形凸起尺寸和位置对应的圆柱形槽,取料托板向上移动时取料托板及其顶部的圆柱形凸起会嵌入培养座底部的凹槽中,培养座顶部还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圆形槽。优选的,所述取料方管内侧设置有一个上下贯穿的方形孔,且这个方形孔的长度和宽度与培养座的长度和宽度相等,封盖支撑座的长度和宽度也与培养座的长度和宽度相等,方管封盖的长度和宽度与取料方管外壁的长度和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封盖支撑座顶部与方管封盖底部通过四根对称的圆杆固定连接,培养座顶部推动封盖支撑座向上移动时方管封盖也会同步向上移动。优选的,所述取料方管顶部设置有一组磁铁环和密封胶环,且这组磁铁环和密封胶环与方管封盖底部的磁铁环和密封胶环尺寸相同,培养座顶部也设置有一组磁铁环和密封胶环,且这组磁铁环和密封胶环与封盖支撑座底部的磁铁环和密封胶环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接种板与方管封盖之间的间距为20cm,当培养座顶部接触封盖支撑座时方管封盖依然会与取料方管顶部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放置微生物时先控制多节电动缸推动取料托板向上移动与培养座底部接触,再使培养座与封盖支撑座底部接触并通过磁铁环吸附,同时培养座顶部的密封胶环也会与封盖支撑座底部的密封胶环紧密接触起到密封作用,然后继续推动封盖支撑座及方管封盖向上移动即可,这一过程中封盖支撑座始终会与培养座形成配合使培养箱内部处于封闭状态,因此能在放置微生物时无需打开箱门,保持内部的密封状态,避免因开启箱门使细菌进入内部。第二,接种时先将培养座及顶部的培养瓶向上推出,再将方管封盖拉出后将培养瓶取出,然后在接种板顶部进行接种即可,接种时在方管封盖和接种板之间放置酒精灯并点燃,酒精灯的火焰距离方管封盖和接种板都非常近,所以能起到很好的防菌作用,有效避免细菌附着在取料方管内部及表面,而且本装置在接种时无需在培养的空腔中进行,同时又和培养空腔相结合,接种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接种箱门打开后的俯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接种箱门打开后的仰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切且取料托板未接触培养座时的俯轴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切且取料托板未接触培养座时的仰轴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切且取料托板接触培养座时的俯轴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切且取料托板推动培养座上升时的俯轴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切且将方管封盖向上取出时的俯轴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方管封盖及封盖支撑座的仰轴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点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点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培养箱;2、控制器;3、接种箱;4、接种箱门;5、接种板;6、空气过滤器;7、恒温气浴循环发生器;8、臭氧发生器;9、培养托板;10、下托架;11、多节电动缸;12、步进电机;13、定位夹板;14、培养座;15、取料方管;16、方管封盖;17、紫外线杀菌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生物培养避免染菌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1);所述培养箱(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控制器(2);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接种箱(3);所述接种箱(3)的前侧通过轨道滑动安装有一个接种箱门(4);所述接种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接种板(5);所述培养箱(1)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空气过滤器(6);所述培养箱(1)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恒温气浴循环发生器(7)和一个臭氧发生器(8);所述培养箱(1)的底部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组下托架(10);所述下托架(10)的顶部通过转轴与培养托板(9)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步进电机(12);所述的转轴底部与培养托板(9)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箱(1)的底部内侧还固定安装有一根多节电动缸(11);所述多节电动缸(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取料托板(19);所述培养托板(9)的顶部呈环形排列固定对称设置有共八组定位夹板(13);每组所述定位夹板(13)的内侧均放置有一个培养座(14);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一侧固定嵌入安装有一根取料方管(15);所述取料方管(15)的顶部内侧活动嵌入安装有一组方管封盖(16)和封盖支撑座(20);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内侧还固定安装有两个紫外线杀菌灯(17);所述培养箱(1)的前侧通过热熔胶固定安装有一片密封玻璃(18);所述方管封盖(16)的底部和封盖支撑座(20)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磁铁环(21);所述方管封盖(16)的底部和封盖支撑座(20)的底部还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密封胶环(22),且密封胶环(22)均位于磁铁环(21)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培养避免染菌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1);所述培养箱(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控制器(2);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接种箱(3);所述接种箱(3)的前侧通过轨道滑动安装有一个接种箱门(4);所述接种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接种板(5);所述培养箱(1)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空气过滤器(6);所述培养箱(1)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恒温气浴循环发生器(7)和一个臭氧发生器(8);所述培养箱(1)的底部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组下托架(10);所述下托架(10)的顶部通过转轴与培养托板(9)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步进电机(12);所述的转轴底部与培养托板(9)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箱(1)的底部内侧还固定安装有一根多节电动缸(11);所述多节电动缸(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取料托板(19);所述培养托板(9)的顶部呈环形排列固定对称设置有共八组定位夹板(13);每组所述定位夹板(13)的内侧均放置有一个培养座(14);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一侧固定嵌入安装有一根取料方管(15);所述取料方管(15)的顶部内侧活动嵌入安装有一组方管封盖(16)和封盖支撑座(20);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内侧还固定安装有两个紫外线杀菌灯(17);所述培养箱(1)的前侧通过热熔胶固定安装有一片密封玻璃(18);所述方管封盖(16)的底部和封盖支撑座(20)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磁铁环(21);所述方管封盖(16)的底部和封盖支撑座(20)的底部还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密封胶环(22),且密封胶环(22)均位于磁铁环(2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培养避免染菌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托板(9)上呈环形排列固定设置有共八个上下贯穿的方形通孔,且这些方形通孔分别位于八组定位夹板(13)的中间位置,而且这些方形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比取料托板(19)的长度和宽度大1mm,取料托板(19)向上移动时会穿过培养托板(9)上的方形通孔与培养座(14)底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培养避免染菌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12)转动时会带动培养托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丽万书明王爽李伟群周宝库刘俊杰张磊马星竹姬景红王晓军常本超王玉峰张会波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