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球藻高效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07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球藻高效培养装置,包括安置柜和设置在安置柜上表面上的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包括外壳、套设在所述外壳中的内桶、夹设在外壳和内桶间的循环水管和加热器,所述安置柜的上表面上对应所述培养箱本体的位置上设置有矩阵式排布的灯带;所述安置柜内设置有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球藻高效培养装置
本技术属于微藻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小球藻高效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小球藻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高效光合植物。在废水治理领域,尤其是河道治理方面,小球藻能能够改善水体环境,去除水体氨氮,提高水体溶解氧的浓度,增强水体稳定性,在废水治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自然条件下小球藻的产量、质量均难以维持稳定,且容易受到细菌污染。现有的小球藻培养装置通常只是控制了小球藻培养环境的温度和光照。如中国专利201821939211.1公开了一种新型小球藻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本体、气泵、气管、针式过滤器、加热器、灯带、控制器,加料口边缘延伸至上部一段距离形成延伸段,出料口与出料管道相连通,出料管道上设置有阀门,针式过滤器对称安装在培养箱本体顶部,第一气管一端与气泵连接,第一气管另一端与针式过滤器一端相连通,针式过滤器另一端与第二气管一端相连通,第二气管另一端与散气石相连通,加热器安装在培养箱本体底部,灯带对称安装在培养箱本体顶部内侧壁上。但该技术调控小球藻生长环境作用有限,不能够实现小球藻生长环境的多因素自动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多种传感器实现小球藻生长环境的监控,从而能够快速高效地培养小球藻的小球藻高效培养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球藻高效培养装置,包括安置柜和设置在安置柜上表面上的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包括外壳、套设在所述外壳中的内桶、夹设在外壳和内桶间的循环水管和加热器,所述循环水管连通有冷/热水源,所述循环水管上设置有水阀;所述培养箱本体的上部设置开设有与所述内桶连通的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上盖设有密封盖,所述培养箱本体内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的扇片;所述培养箱本体的底部透明,所述安置柜的上表面上对应所述培养箱本体的位置上设置有矩阵式排布的灯带;所述安置柜内设置有CO2发生器,所述CO2发生器通过CO2管道连通至所述培养箱本体的上部,所述CO2管道上设置有CO2控制阀;所述内桶的底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上设置有排出阀;所述内桶的侧壁上安装有pH感应电极、CO2浓度感应器、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所述安置柜上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水阀、加热器、动力装置、灯带、所述CO2控制阀、排出阀、pH感应电极、CO2浓度感应器、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桶的一侧设置有颜色传感器,所述颜色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内桶连通的出料管,记所述出料管的顶部管口距离所述内桶底部的距离为H1,记所述内桶的深度为H2,则H1比H2为X,X为15%-25%。进一步的,X为20%。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柜或所述培养箱本体上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本体为整体透明。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为设置在培养箱本体上部或安置柜中的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设置在所述培养箱本体内的扇片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柜的一侧设置有透气口。本技术在培养小球藻之前,对培养箱本体清洗、消毒、杀菌,入料口消毒杀菌后,向培养箱本体内输入培养液和小球藻藻种,培养液和小球藻藻种的添加比例为4∶1,盖上密封盖密封,隔绝外部污染,保证培养箱内部的无菌环境;通过动力装置推动扇叶使藻液在反应器中循流动,保证藻液充分搅拌均匀,颜色传感器、CO2浓度感应器、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pH感应电极实时监控小球藻的培养环境;在显示屏设置小球藻适宜的生长温度值、光线强度值、光照时间、CO2浓度值、pH等参数,并通过控制器将各个小球藻的生长因素调控在设定的合适的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人工控制小球藻的生长环境达到最佳条件,实现小球藻快速化、规模化生产;本技术通过综合利用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颜色传感器、CO2浓度感应器等实现对小球藻的培养环境进行监控和控制,可有效控制培养箱内部环境,创造适宜小球藻生活的最适宜环境,有效提高小球藻培养效率,快速完成小球藻的培养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器连接示意图。图中,1-密封盖;2-颜色传感器;3-CO2浓度感应器;4-温度传感器;5-光线传感器;6-冷水管道;7-pH感应电极;8-加热器;9-扇叶;10-出料管;11-灯带;12-排出管;14-控制器;15-CO2发生器;16-安置柜;17-显示屏;18-培养箱本体;19-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小球藻高效培养装置,包括安置柜16和设置在安置柜16上表面上的培养箱本体18,培养箱本体18包括外壳、套设在外壳中的内桶、夹设在外壳和内桶间的循环水管和加热器8,循环水管连通有冷/热水源,循环水管上设置有水阀;培养箱本体18的上部设置开设有与内桶连通的入料口,入料口上盖设有密封盖1,培养箱本体18内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的扇片9;培养箱本体18的底部透明,安置柜16的上表面上对应培养箱本体18的位置上设置有矩阵式排布的灯带11;安置柜16内设置有CO2发生器15,CO2发生器15通过CO2管道连通至培养箱本体18的上部,CO2管道上设置有CO2控制阀;内桶的底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出管12,排出管12上设置有排出阀;内桶的侧壁上安装有pH感应电极7、CO2浓度感应器3、温度传感器4、光线传感器5;安置柜16上设置有控制器14和显示屏17;水阀、加热器8、动力装置、灯带11、CO2控制阀、排出阀、pH感应电极7、CO2浓度感应器3、温度传感器4、光线传感器5分别与控制器14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4实时监控培养箱内部温度,当培养箱内部的温度高于或低于设定的温度值时,温度传感器4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4,控制器14再将信号传递给温控系统中水阀进入冷水降温或加热器8加热;通过光线传感器5实时监控培养箱内光照强度,当培养箱内光照强度低于或者高于设定值时,光线传感器5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4,控制器14再将信号传递给灯带,通过调节灯带11开启数量调节光照强度,同时通过控制器14设置光照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光照开启时间;通过CO2浓度感应器3监控培养箱内的CO2浓度,当培养箱内部的CO2浓度高于或低于设定的CO2浓度值时,CO2浓度感应器3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再将信号传递给CO2发生器或CO2控制阀,通过降低/加快CO2的产生或关闭CO2控制阀或开启CO2控制阀关闭或加大CO2的进入速度;通过pH感应电极实时监测培养箱内部藻液pH,显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球藻高效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置柜(16)和设置在安置柜(16)上表面上的培养箱本体(18),所述培养箱本体(18)包括外壳、套设在所述外壳中的内桶、夹设在外壳和内桶间的循环水管和加热器(8),所述循环水管连通有冷/热水源,所述循环水管上设置有水阀;所述培养箱本体(18)的上部设置开设有与所述内桶连通的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上盖设有密封盖(1),所述培养箱本体(18)内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的扇片(9);所述培养箱本体(18)的底部透明,所述安置柜(16)的上表面上对应所述培养箱本体(18)的位置上设置有矩阵式排布的灯带(11);所述安置柜(16)内设置有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球藻高效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置柜(16)和设置在安置柜(16)上表面上的培养箱本体(18),所述培养箱本体(18)包括外壳、套设在所述外壳中的内桶、夹设在外壳和内桶间的循环水管和加热器(8),所述循环水管连通有冷/热水源,所述循环水管上设置有水阀;所述培养箱本体(18)的上部设置开设有与所述内桶连通的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上盖设有密封盖(1),所述培养箱本体(18)内设置有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的扇片(9);所述培养箱本体(18)的底部透明,所述安置柜(16)的上表面上对应所述培养箱本体(18)的位置上设置有矩阵式排布的灯带(11);所述安置柜(16)内设置有CO2发生器(15),所述CO2发生器(15)通过CO2管道连通至所述培养箱本体(18)的上部,所述CO2管道上设置有CO2控制阀;所述内桶的底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出管(12),所述排出管(12)上设置有排出阀;所述内桶的侧壁上安装有CO2浓度感应器(3)、温度传感器(4)、光线传感器(5);所述安置柜(16)上设置有控制器(14)和显示屏(17);所述水阀、加热器(8)、动力装置、灯带(11)、所述CO2控制阀、排出阀、CO2浓度感应器(3)、温度传感器(4)、光线传感器(5)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球藻高效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的一侧设置有颜色传感器(2),所述颜色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亚丽王彦堂周明刘畅师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