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676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体防水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针对现有的砂浆混凝土防水剂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存在施工防水层强度低、防水效果不佳、寿命短的问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重量成分:防潮剂5‑12份,硅粉10‑15份,分散剂5‑12份,无机质防水剂10‑16份,防蚀剂5‑12份,增强剂6‑10份,活性剂5‑12份,高效减水剂1‑3份,粘稠剂5‑12份,消泡剂5‑10份,增塑剂2‑5份,甘油树脂3‑6,水40‑60份,防潮剂可以起到防潮内渗透的作用;分散剂在初期混合时可以快速的将所用原料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使用方便,可以提高防水效果,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防水剂
,尤其涉及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
技术介绍
在建筑使用时,经常会使用到砂浆和混凝土,为了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在使用时需要配合防水剂使用,现有的防水剂从使用方法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外用涂覆的防水卷材、涂料、和密封胶等,二是掺入砂浆中使用的乳液、聚合物、无机或有机外掺料。现有的砂浆混凝土防水剂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存在施工防水层强度低、防水效果不佳、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砂浆混凝土防水剂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存在施工防水层强度低、防水效果不佳、寿命短的问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包括以下重量成分:防潮剂5-12份,硅粉10-15份,分散剂5-12份,无机质防水剂10-16份,防蚀剂5-12份,增强剂6-10份,活性剂5-12份,高效减水剂1-3份,粘稠剂5-12份,消泡剂5-10份,增塑剂2-5份,甘油树脂3-6,水40-60份,防潮剂可以起到防潮内渗透的作用;分散剂在初期混合时可以快速的将所用原料分离,提高混合效果;加入硅粉可以在液体防水剂与砂浆混凝土混合时起到填充缝隙作用,可以在缝隙中起到支架一样的作用,将缝隙填充;无机质防水剂本身具有防水作用,配合多种原料混合可以提高防水效果;防蚀剂可以提高砂浆混凝土的防蚀性能;活性剂可以提高各种原料的活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性能;采取加入高效减水剂的方式降低用水量可以增加强度;加入消泡剂可可以在混合原料时起到消泡的作用,避免液体出现大量的气泡;增塑剂可以在配合砂浆混凝土使用时提高砂浆混凝土塑料性能,具有弹性和防裂性能;甘油树脂可以提高液体防水剂整体的保存性能,延长使用期限;在混合液体防水剂防水剂后加入粘稠剂可以提高液体防水剂的黏稠性,使其在使用时可以包裹在砂浆混凝土的外侧,提高使用效果。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成分:防潮剂7-10份,硅粉11-14份,分散剂7-11份,无机质防水剂12-14份,防蚀剂7-10份,增强剂7-9份,活性剂7-9份,高效减水剂1.5-2.5份,粘稠剂8-10份,消泡剂6-8份,增塑剂3-4份,甘油树脂4-6,水45-55份。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成分:防潮剂8份,硅粉13份,分散剂9份,无机质防水剂13份,防蚀剂8份,增强剂8份,活性剂8份,高效减水剂2份,粘稠剂9份,消泡剂7份,增塑剂3份,甘油树脂5,水50份。优选的,所述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准备混合筒,并在混合筒外侧设置恒温加热结构;S2:将水首先加入混合筒内,将防潮剂、硅粉、分散剂、无机质防水剂、防蚀剂、增强剂、活性剂、高效减水剂、增塑剂、甘油树脂逐步加入混合筒内进行混合,并间歇性加入消泡剂;S3:使用滤网对液体防水剂进行过滤;S4:加入粘稠剂进行混合提高黏稠度。优选的,所述S1中恒温加热结构包括保温外壳、蒸汽管、冷气管和恒温控制器,保温外壳设置在混合筒的外侧,且之间存在腔体,蒸汽管和冷气管均与腔体连通,且蒸汽管和冷气管均与恒温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S2中的硅粉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碾磨,然后使用多级滤网筛选,筛网的选择可以使用300目和500目。优选的,所述S4中在混合筒的顶部设置加料管,加料管上设置可调节阀门,将消泡剂加入加料管内,通过调节阀门大小调节消泡剂的流量大小,调节消泡剂落入混合筒的速度。优选的,所述S3将混合完成的液体防水剂导出,在导出时选用过滤网进行过滤,将杂质过滤保留,可以选用800目的滤网过滤。优选的,将过滤后的液体重新导入混合筒内,间歇性加入黏稠剂,提高液体防水剂的黏稠度,并时刻对黏稠度进行检查。优选的,将液体防水剂搅拌冷却,导出封装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防潮剂可以起到防潮内渗透的作用;分散剂在初期混合时可以快速的将所用原料分离,提高混合效果;加入硅粉可以在液体防水剂与砂浆混凝土混合时起到填充缝隙作用,可以在缝隙中起到支架一样的作用,将缝隙填充;(2)无机质防水剂本身具有防水作用,配合多种原料混合可以提高防水效果;防蚀剂可以提高砂浆混凝土的防蚀性能;活性剂可以提高各种原料的活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性能;采取加入高效减水剂的方式降低用水量可以增加强度;(3)加入消泡剂可可以在混合原料时起到消泡的作用,避免液体出现大量的气泡;增塑剂可以在配合砂浆混凝土使用时提高砂浆混凝土塑料性能,具有弹性和防裂性能;甘油树脂可以提高液体防水剂整体的保存性能,延长使用期限;在混合液体防水剂防水剂后加入粘稠剂可以提高液体防水剂的黏稠性,使其在使用时可以包裹在砂浆混凝土的外侧,提高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使用方便,可以提高防水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包括以下重量成分:防潮剂5份,硅粉10份,分散剂5份,无机质防水剂10份,防蚀剂5份,增强剂6份,活性剂5份,高效减水剂1份,粘稠剂5份,消泡剂5份,增塑剂2份,甘油树脂3,水40份。本实施例中,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准备混合筒,并在混合筒外侧设置恒温加热结构;S2:将水首先加入混合筒内,将防潮剂、硅粉、分散剂、无机质防水剂、防蚀剂、增强剂、活性剂、高效减水剂、增塑剂、甘油树脂逐步加入混合筒内进行混合,并间歇性加入消泡剂;S3:使用滤网对液体防水剂进行过滤;S4:加入粘稠剂进行混合提高黏稠度。本实施例中,S1中恒温加热结构包括保温外壳、蒸汽管、冷气管和恒温控制器,保温外壳设置在混合筒的外侧,且之间存在腔体,蒸汽管和冷气管均与腔体连通,且蒸汽管和冷气管均与恒温控制器连接,蒸汽管上也可以连通热风机,通过热风机同样可以进行加热,冷气管上可以连通冷风机,恒温控制器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器,可以时刻对温度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S2中的硅粉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碾磨,然后使用多级滤网筛选,筛网的选择可以使用300目和500目,硅粉的选择可以使用颗粒或块状含硅材料进行粉碎和碾磨制得,通过筛网筛选获得。本实施例中,S4中在混合筒的顶部设置加料管,加料管上设置可调节阀门,将消泡剂加入加料管内,通过调节阀门大小调节消泡剂的流量大小,调节消泡剂落入混合筒的速度,加料管上可以连接承装盒,方便对消泡剂收纳。本实施例中,S3将混合完成的液体防水剂导出,在导出时选用过滤网进行过滤,将杂质过滤保留,可以选用800目的滤网过滤,在混合时,混合时间设定在30分钟,混合搅拌速度设定在600-800r/min,混合温度设定在50-60℃。本实施例中,将过滤后的液体重新导入混合筒内,间歇性加入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成分:防潮剂5-12份,硅粉10-15份,分散剂5-12份,无机质防水剂10-16份,防蚀剂5-12份,增强剂6-10份,活性剂5-12份,高效减水剂1-3份,粘稠剂5-12份,消泡剂5-10份,增塑剂2-5份,甘油树脂3-6,水40-6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成分:防潮剂5-12份,硅粉10-15份,分散剂5-12份,无机质防水剂10-16份,防蚀剂5-12份,增强剂6-10份,活性剂5-12份,高效减水剂1-3份,粘稠剂5-12份,消泡剂5-10份,增塑剂2-5份,甘油树脂3-6,水40-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成分:防潮剂7-10份,硅粉11-14份,分散剂7-11份,无机质防水剂12-14份,防蚀剂7-10份,增强剂7-9份,活性剂7-9份,高效减水剂1.5-2.5份,粘稠剂8-10份,消泡剂6-8份,增塑剂3-4份,甘油树脂4-6,水45-5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成分:防潮剂8份,硅粉13份,分散剂9份,无机质防水剂13份,防蚀剂8份,增强剂8份,活性剂8份,高效减水剂2份,粘稠剂9份,消泡剂7份,增塑剂3份,甘油树脂5,水5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浆和混凝土的液体防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准备混合筒,并在混合筒外侧设置恒温加热结构;
S2:将水首先加入混合筒内,将防潮剂、硅粉、分散剂、无机质防水剂、防蚀剂、增强剂、活性剂、高效减水剂、增塑剂、甘油树脂逐步加入混合筒内进行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肖武耿秉政竹鹏翔樊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黄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