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63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包括破碎箱,破碎箱通过第一支腿与底座相连,破碎箱上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破碎机构,破碎箱的下方于底座上安装有翻料装置,翻料装置内安装有风扇,翻料装置上安装有加热器,翻料装置的右侧于底座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其摆动的上下移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秸秆破碎充分,脱水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加工
,具体是一种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
技术介绍
秸秆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其中水稻的秸秆常被称为稻草,小麦的秸秆则称为麦秆。在工业化以前,农民对秸秆的利用五花八门,非常丰富。比如在中国南方,人们将稻秆晒干储藏,可用作柴火,床垫、扫帚等家用品,堆沤肥还田,甚至用于制作简易房屋的屋顶等,很少被直接浪费掉。由于秸秆中具有较多的水分,其在被加工成肥料前需要对其进行破碎后脱水。现有的秸秆加工设备对秸秆的破碎不够充分,且脱水速度较慢,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对秸秆破碎充分,脱水速度快的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通过第一支腿与底座相连,所述破碎箱上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破碎机构,所述破碎箱的下方于底座上安装有翻料装置,所述翻料装置内安装有风扇,所述翻料装置上安装有加热器,所述翻料装置的右侧于底座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其摆动的上下移动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破碎器、第三齿轮和第二破碎器,所述支撑板安装于破碎箱上,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一个与之转动配合的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安装于一个第一破碎器上,所述第一破碎器通过轴承与破碎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与之转动配合的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分别安装于一个第二破碎器上,所述第二破碎器通过轴承与破碎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破碎器和第二破碎器之间于破碎箱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一个挡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破碎器上的破碎叶片大于第二破碎器上的破碎叶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直径比为5:3: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料装置包括:料箱、套环、第二支腿、转轴和横板,所述料箱的左端焊接有套环,所述套环通过第二支腿与底座相连,所述套环内安装有转轴,所述料箱的右侧焊接有横板,所述料箱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一个风扇,所述料箱的底部安装有加热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机座、第二电机、半齿轮、壳体、齿条和弹簧,所述机座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机座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内与半齿轮相连,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一个与半齿轮转动配合的齿条,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弹簧与底座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将秸秆由进料口加入破碎箱内,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分别带动第一破碎器和第二破碎器转动,通过两个第一破碎器相配合对秸秆进行初次破碎,通过两个第二破碎器相配合对秸秆进行二次破碎,有利于破碎更加充分;破碎后的秸秆进入到料箱内,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半齿轮转动,通过半齿轮转动带动齿条上下移动,通过齿条上下移动带动壳体上下移动,通过壳体上下移动带动横板上下移动,通过横板上下移动带动料箱摆动,通过料箱摆动带动其内部的秸秆翻动,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通过风扇提高空气流动速度,有利于提高脱水速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对秸秆破碎充分,脱水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面剖视图中A处的局部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面剖视图中B处的局部视图。图中:1-破碎箱,101-顶盖,102-进料口,103-出料口,2-第一支腿,3-底座,4-破碎机构,401-支撑板,402-第一电机,403-第一齿轮,404-第二齿轮,405-第一破碎器,406-第三齿轮,407-第二破碎器,5-翻料装置,501-料箱,502-套环,503-第二支腿,504-转轴,505-横板,6-风扇,7-加热器,8-上下移动机构,801-机座,802-第二电机,803-半齿轮,804-壳体,805-齿条,806-弹簧,9-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包括破碎箱1,所述破碎箱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101,所述顶盖101上设置有进料口102,所述破碎箱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03,所述破碎箱1通过第一支腿2与底座3相连,所述破碎箱1上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破碎机构4,所述破碎箱1的下方于底座3上安装有翻料装置5,所述翻料装置5内安装有风扇6,所述翻料装置5上安装有加热器7,所述翻料装置5包括:料箱501、套环502、第二支腿503、转轴504和横板505,所述料箱501的左端焊接有套环502,所述套环502通过第二支腿503与底座3相连,所述套环502内安装有转轴504,所述料箱501的右侧焊接有横板505,所述料箱50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一个风扇6,所述料箱501的底部安装有加热器7,所述翻料装置5的右侧于底座3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其摆动的上下移动机构8,所述上下移动机构8包括:机座801、第二电机802、半齿轮803、壳体804、齿条805和弹簧806,所述机座801安装于底座3上,所述机座801上安装有第二电机802,所述第二电机802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804内与半齿轮803相连,所述壳体804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一个与半齿轮803转动配合的齿条805,所述壳体804的底部通过弹簧806与底座3相连。实施例2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破碎机构4包括:支撑板401、第一电机402、第一齿轮403、第二齿轮404、第一破碎器405、第三齿轮406和第二破碎器407,所述支撑板401安装于破碎箱1上,所述支撑板401上安装有第一电机402,所述第一电机40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403,所述第一齿轮403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一个与之转动配合的第二齿轮404,两个所述第二齿轮404分别安装于一个第一破碎器405上,所述第一破碎器405通过轴承与破碎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03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与之转动配合的第三齿轮406,两个所述第三齿轮406分别安装于一个第二破碎器407上,所述第二破碎器407通过轴承与破碎箱1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包括破碎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箱(1)通过第一支腿(2)与底座(3)相连,所述破碎箱(1)上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破碎机构(4),所述破碎箱(1)的下方于底座(3)上安装有翻料装置(5),所述翻料装置(5)内安装有风扇(6),所述翻料装置(5)上安装有加热器(7),所述翻料装置(5)的右侧于底座(3)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其摆动的上下移动机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包括破碎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箱(1)通过第一支腿(2)与底座(3)相连,所述破碎箱(1)上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破碎机构(4),所述破碎箱(1)的下方于底座(3)上安装有翻料装置(5),所述翻料装置(5)内安装有风扇(6),所述翻料装置(5)上安装有加热器(7),所述翻料装置(5)的右侧于底座(3)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其摆动的上下移动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4)包括:支撑板(401)、第一电机(402)、第一齿轮(403)、第二齿轮(404)、第一破碎器(405)、第三齿轮(406)和第二破碎器(407),所述支撑板(401)安装于破碎箱(1)上,所述支撑板(401)上安装有第一电机(402),所述第一电机(40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403),所述第一齿轮(403)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一个与之转动配合的第二齿轮(404),两个所述第二齿轮(404)分别安装于一个第一破碎器(405)上,所述第一破碎器(405)通过轴承与破碎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03)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与之转动配合的第三齿轮(406),两个所述第三齿轮(406)分别安装于一个第二破碎器(407)上,所述第二破碎器(407)通过轴承与破碎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破碎器(405)和第二破碎器(407)之间于破碎箱(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一个挡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土壤肥料加工的秸秆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