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掺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加有混凝土掺料的混凝土技术

技术编号:255462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掺料,涉及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高炉矿渣40%‑57%;煤灰15%‑25%;石膏粉3%‑5%;硅砂粉3%‑5%;硅灰10%‑15%;钙粉3%‑5%;微珠8%‑15%;玻璃粉1%‑5%,其具有有效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和抗渗性的优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掺料的制备方法:按质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将称取的各组分混合,粉碎至比表面积为500‑1200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掺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加有混凝土掺料的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掺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加有混凝土掺料的混凝土。
技术介绍
混凝土掺料是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加入,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其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加入了掺料的混凝土尤其适用于制备作为承重柱的管桩,制得的管桩具有强度大、承重性能好的优点。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41299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管桩的矿物掺料,其由硅微粉、高岭土、粉煤灰、高炉矿渣、石膏粉、元明粉和纳米碳酸钙组成,各原料重量配比如下:硅微粉5-10份,高岭土5-10份;粉煤灰25-40份;高炉矿渣50-65份;石膏粉8-15份;元明粉3-5份;纳米碳酸钙1-4份。上述公开中的矿物掺料在用于制备管桩时,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发挥水泥的潜在强度,在预制混凝土管桩时采用常压蒸养即可满足管桩的强度等级达到80MPa的要求。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公开专利中的矿物掺料虽然增强了混凝土的强度,使得制得的管桩的强度能够达到80MPa,但是当管桩长时间用于寒冷地区时(尤其是东北,冬季温度低于零下30度),管桩抗冻性能较低,长时间使用后强度有所下降,抗冻性和强度还需有所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掺料,其具有有效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和抗渗性的优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掺料的制备方法,其能够促进混凝土掺料各组分有效混合和反应,使得制得的的混凝土掺料具有较优的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加有混凝土掺料的混凝土,其具有较优的强度、抗冻性和抗渗性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掺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高炉矿渣40%-57%;煤灰15%-25%;石膏粉3%-5%;硅砂粉3%-5%;硅灰10%-15%;钙粉3%-5%;微珠8%-15%;玻璃粉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炉矿渣可作为混凝土的骨料,在石膏等激发剂的作用下可显示出水硬胶凝性能;煤灰可以取代部分水泥和细集料,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利用石膏粉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利于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利用硅砂粉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蒸养性能;硅砂具有粒径小硬度大的特点,硅砂可以填充到混凝土中的微孔中,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利用钙粉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强度;全球状的微珠具有自润滑功效,有利于混凝土的搅拌混合,同时,颗粒状的微珠能够填充到混凝土中的微孔中,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冻抗渗性;玻璃粉作为一种硬质超细颗粒粉末,在混凝土搅拌中起到自润滑作用,同时能够填充到混凝土中的微孔中,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冻抗渗性能。本方案利用各组分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高炉矿渣42%-45%;煤灰16%-17%;石膏粉3.5%-4%;硅砂粉3.6%-4%;硅灰11%-12%;钙粉3.5%-4%;微珠9%-13%;玻璃粉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特定掺量的各组分,使得制得的混凝土掺料具有较优的性能,使其能够有效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冻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高炉矿渣44.4%;煤灰16.8%;石膏粉3.7%;硅砂粉3.8%;硅灰11.9%;钙粉3.8%;微珠12%玻璃粉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择特定掺量的各组分,使得制得的混凝土掺料具有较优的性能,使其能够有效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冻性。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配比称取各组分;S2、将称取的各组分混合,粉碎至比表面积为500-1200m2/g。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合物粉碎至特定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各组分的均匀混合和充分反应,使得混凝土掺料具有较优的性能。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有混凝土掺料的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水泥290-300份;碎石1100-1200份;砂680-880份;混凝土掺料120-130份;水100-120份;减水剂7-1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择特定掺量的各组分进行制备混凝土,使得制得的混凝土具较优的强度和抗冻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水泥294份;碎石1152份;砂780份;混凝土掺料126份;水110份;减水剂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特定掺量的各组分进行制备混凝土,使得制得的混凝土具有较优的强度和抗冻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水剂选自TPEG系列减水剂和APEG系列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减水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使得各组分能够均匀混合和充分反应,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组分;S2、将水泥、砂、水和减水剂混合,搅拌8-10min,加入碎石,搅拌5-6min,得一级混合物;S3、向一级混合物中加入混凝土掺料,搅拌3-5min,即得所述的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各组分能够均匀混合,使得制得的混凝土具有较优的强度和抗冻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掺料具有较优的性能,使其能够有效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冻性;2.本专利技术利用混凝土掺料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备得到的混凝土具有较优的强度和抗冻性,从而确保了制得的管桩具有较优的强度和抗冻性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6实施例1-6中的混凝土掺料均采用同样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的掺量,具体见表1:以实施例5为例,混凝土掺料的制备方法如下:S1、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组分;S2、将称取的各组分混合,投入球磨机中粉碎至比表面积为1000m2/g。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仅在于:将混合物粉碎至比表面积为500m2/g。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仅在于:将混合物粉碎至比表面积为1200m2/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掺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n高炉矿渣 40%-57%;/n煤灰 15%-25%;/n石膏粉 3%-5%;/n硅砂粉 3%-5%;/n硅灰 10%-15%;/n钙粉 3%-5%;/n微珠 8%-15%;/n玻璃粉 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掺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高炉矿渣40%-57%;
煤灰15%-25%;
石膏粉3%-5%;
硅砂粉3%-5%;
硅灰10%-15%;
钙粉3%-5%;
微珠8%-15%;
玻璃粉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掺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高炉矿渣42%-45%;
煤灰16%-17%;
石膏粉3.5%-4%;
硅砂粉3.6%-4%;
硅灰11%-12%;
钙粉3.5%-4%;
微珠9%-13%;
玻璃粉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掺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高炉矿渣44.4%;
煤灰16.8%;
石膏粉3.7%;
硅砂粉3.8%;
硅灰11.9%;
钙粉3.8%;
微珠12%;
玻璃粉3.6%。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配比称取各组分;
S2、将称取的各组分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伟蔡付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宏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