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544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装置,由整理轨道,调姿凸起,传送轨道和翻转档杆组成,其中整理轨道表面光滑,倾斜安装且包含至少一条横截面下半部为半圆弧形的轨道槽,任意两条相邻轨道槽之间的横截面向外凸起;每一条轨道槽的槽底上方固连有至少一个调姿凸起,其高度可调;传送轨道水平地设置在整理轨道下方,传送轨道包含与轨道槽同样多的传送槽,每一条传送槽由两条相互平行的传送带组成且正对着一条轨道槽;翻转档杆在各条传送带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装置,可代替人将无规律放置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的姿态调整为有规律的,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比使用工业机械手臂捡拾调姿的方式成本更低廉且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工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装置,属于食品包装领域。技术背景饮料瓶在经过罐装机械罐装后,饮料瓶表面可能留下机油、罐装液等污渍,因此,在饮料瓶装箱前需要人工清洗饮料瓶。饮料瓶在完成清洗,再经过干燥后装箱。在经罐装、清洗、干燥这些过程后,饮料瓶摆放已没有规律,为后续装箱带来很多难题。现行常见做法是手工完成瓶子的姿态调整,需要包装人员重复的完成拾取、移动和调整姿态;然而,由于工业化生产中饮料瓶的产能较高,手工完成姿态调整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等问题。容易想到的自动化调姿方式是使用工业机械臂对瓶子进行姿态的识别而后完成抓取、调姿和摆放;然而其单位生产成本将会被大幅拉高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装置,克服使用人工或机械臂调整姿态存在的缺点,尤其是降低由于人力或自动化设备投资带来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整理轨道,调姿凸起,传送轨道和翻转档杆。所述的整理轨道表面光滑,运动阻力小;所述的整理轨道倾斜安装且包含至少一条横截面下半部为半圆弧形的轨道槽,轨道槽的半圆弧形横截面的半径大于圆台形塑封饮料杯的最小横截面半径或与之相当,任意两条相邻轨道槽之间的部分的横截面制作成向外凸起的形状,便于掉下来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能进入轨道槽。所述的调姿凸起安装在所述整理轨道上,每一条轨道槽的槽底上方固连有至少一个调姿凸起;所述的调姿凸起的位置可以调整,调姿凸起的设置位置应使得圆台形塑封饮料杯进入轨道槽且姿态基本稳定后再穿过调姿凸起所在的轨道槽的横截面,不仅如此,调姿凸起的设置位置到整理轨道的下端的距离应该足够长以使得即将滑出整理轨道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的姿态重新恢复稳定;所述的调姿凸起可为外凸而非内凹的任意形状,凸起高度可调整以便用户可以通过几次尝试找到既能对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完成姿态调整又能避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被调姿凸起卡在轨道槽中的合理高度范围,之后再将调姿凸起固定在轨道槽上。所述的传送轨道水平地设置在整理轨道下方,所述的传送轨道包含与轨道槽同样多的传送槽,每一条传送槽由两条相互平行的传送带组成且正对着一条轨道槽,传送槽的槽宽等于或略小于圆台形塑封饮料杯的杯体的最大横截面直径。所述的翻转档杆的轴线与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且其轴线到传送带上表面的距离略小于圆台形塑封饮料杯的高度。上述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圆台形塑封饮料杯以任意姿态从斜放的整理轨道的上端上方落到整理轨道上后,进入各条轨道槽中向整理轨道的下端滑动。因为轨道槽的半圆弧形横截面的半径大于圆台形塑封饮料杯的最小横截面半径或与之相当,且任意两条相邻轨道槽之间的部分的横截面制作成向外凸起的形状,所以落在整理轨道上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能顺利进入轨道槽。圆台形塑封饮料杯进入轨道槽沿斜放的轨道槽向下滑动一段距离后姿态基本稳定下来,当圆台形塑封饮料杯撞到调姿凸起后,运动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某个位置因受到调姿凸起的撞击力而发生姿势调整,姿态重新恢复稳定后圆台形塑封饮料杯中心轴线与轨道槽下半部半圆柱面轴线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有两种姿态:大端朝上,小端朝上。圆台形塑封饮料杯沿着轨道槽下滑,滑到在整理轨道的下方的传送轨道上。传送槽的槽宽等于或略小于圆台形塑封饮料杯的杯体的最大横截面直径,因此,从整理轨道的下端滑出的大端朝上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将正好进入所述的传送槽中;小端朝上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的正好掉到传送槽上两条相互平行的传送带上。各条传送带由电机带动向远离整理轨道的方向运动,以使得传送带上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从传送轨道靠近整理轨道端运动至远离整理轨道端。当小端朝上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途径设置在各条传送带上方的一个翻转档杆时,由于传送带橡胶材料与圆台形塑封饮料杯材料之间的摩擦较大而使得圆台形塑封饮料杯翻转,姿态变为大端朝上而杯体则落入两传送带之间。至此,传送带上经过翻转档杆位置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都调整为大端朝上从而可以进入下一个包装环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手动调整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装置,可代替人将无规律放置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的姿态调整为有规律的,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整个装置中,传送轨道可以设计成方便调整传送带间距的形式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对应的整理轨道可设计成由便宜的塑料管材(标准的塑料管材型号繁多)或半圆柱状型材加工组装而成以配合传送轨道的调整,从而使得装置对各种型号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具有普适性且调整成本低廉;由于整个装置中,只需要一个不需实时调速控制的电机驱动多条传送轨道的传送带,因此与使用工业机械手臂捡拾调姿的方式相比成本十分低廉且效率高得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装运行示意图,图2是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形状及尺寸示意图,图3是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前的可能状态图,图4是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后的可能状态图,图5是传送轨道对圆台形塑封饮料杯传送与调整姿态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0-圆台形塑封饮料杯、1-整理轨道、2-调姿凸起、3-传送轨道、31-传送槽、32-传送带、4-翻转挡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装置,包括:整理轨道(1),调姿凸起(2),传送轨道(3)和翻转档杆(4)。其中,整理轨道(1)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其特征在于:整理轨道(1)表面光滑,运动阻力小;整理轨道(1)倾斜安装且包含至少一条横截面下半部为半圆弧形的轨道槽(11),轨道槽(11)的半圆弧形横截面的半径R0大于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的最小横截面半径d2/2(尺寸d2如图2所示)或与之相当,任意两条相邻轨道槽(11)之间的部分的横截面制作成向外凸起的形状,便于掉下来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能进入轨道槽(11);图1中“a和b”分别代表倾斜放置的整理轨道(1)的“上端和下端”。调姿凸起(2)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调姿凸起(2)安装在整理轨道(1)上,每一条轨道槽(11)的槽底上方固连有至少一个调姿凸起(2)。调姿凸起(2)的位置可以调整,调姿凸起(2)的设置位置应使得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进入轨道槽(11)且姿态基本稳定后再穿过调姿凸起(2)所在的轨道槽(11)的横截面,不仅如此,调姿凸起(2)的设置位置到整理轨道(1)的下端(b端)的距离应该足够长以使得即将滑出整理轨道(1)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的姿态重新恢复稳定;调姿凸起(2)可为外凸而非内凹的任意形状,凸起高度ht(尺寸ht如图1所示)可调整以便用户可以通过几次尝试找到既能对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完成姿态调整又能避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被调姿凸起(2)卡在轨道槽(11)中的合理高度范围,之后再将调姿凸起(2)固定在轨道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组整理轨道(1)和至少一个调姿凸起(2);所述的一组整理轨道(1)表面光滑,倾斜安装且包含至少一条横截面下半部为半圆弧形的轨道槽(11),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以任意姿态从整理轨道(1)的a端上方落到整理轨道(1)上后将进入各条轨道槽(11)中下滑并从整理轨道(1)的b端滑出,轨道槽(11)的半圆弧形横截面的半径R0大于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的最小横截面半径d2/2或与之相当,任意两条相邻轨道槽(11)之间的部分的横截面制作成向外凸起的形状以使得落在整理轨道(1)上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能顺利进入轨道槽(11);每一条轨道槽(11)的槽底上方固连有至少一个所述的调姿凸起(2),调姿凸起(2)的设置位置应使得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进入轨道槽(11)且姿态基本稳定后再穿过调姿凸起(2)所在的轨道槽(11)的横截面,不仅如此,调姿凸起(2)的设置位置到整理轨道(1)的b端的距离应该足够长以使得即将滑出整理轨道(1)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的姿态重新恢复稳定,调姿凸起(2)可为外凸而非内凹的任意形状,凸起高度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台形塑封饮料杯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组整理轨道(1)和至少一个调姿凸起(2);所述的一组整理轨道(1)表面光滑,倾斜安装且包含至少一条横截面下半部为半圆弧形的轨道槽(11),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以任意姿态从整理轨道(1)的a端上方落到整理轨道(1)上后将进入各条轨道槽(11)中下滑并从整理轨道(1)的b端滑出,轨道槽(11)的半圆弧形横截面的半径R0大于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的最小横截面半径d2/2或与之相当,任意两条相邻轨道槽(11)之间的部分的横截面制作成向外凸起的形状以使得落在整理轨道(1)上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能顺利进入轨道槽(11);每一条轨道槽(11)的槽底上方固连有至少一个所述的调姿凸起(2),调姿凸起(2)的设置位置应使得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进入轨道槽(11)且姿态基本稳定后再穿过调姿凸起(2)所在的轨道槽(11)的横截面,不仅如此,调姿凸起(2)的设置位置到整理轨道(1)的b端的距离应该足够长以使得即将滑出整理轨道(1)的圆台形塑封饮料杯(0)的姿态重新恢复稳定,调姿凸起(2)可为外凸而非内凹的任意形状,凸起高度ht可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得雄张春陈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