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50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由三层聚乙烯膜复合而成,分别为表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底层均以茂金属催化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为树脂基体;所述表层含有含氟弹性体和碳纳米管;所述中间层含有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底层含有PET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更好的适应太阳能电池背板的使用,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含氟弹性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熔体在壁上的剪切应力,进而能够提高改善表层原料的挤出性能得到了很好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特别是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使得太阳的辐射光通过半导体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器件,这种光电转换过程通常叫作“光生伏打”效应,因此太阳能电池又叫作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背板膜位于组件的背面的最外层,用于在户外环境下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不受水汽的侵蚀以及阻隔氧气防止氧化,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基于太阳能电池背板膜的上述使用条件和功能,通常需要太阳能电池背板膜自身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例如耐高低温、耐老化、耐腐蚀,能够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以及降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温度等等。现有技术“申请公布号CN101997038A,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及其生产方法。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包括一PET薄膜基体层,以及至少一聚偏氟乙烯膜层,其中,所述聚偏氟乙烯膜层与所述PET薄膜基体层通过一粘合剂层复合。还可包括一EVA膜层,所述EVA膜层与所述PET薄膜基体层采用淋膜复合工艺复合。太阳能电池背板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PET薄膜基体层和聚偏氟乙烯膜层进行表面电晕处理;在PET薄膜基体层上涂布粘合剂;将PET薄膜基体层的涂胶面与聚偏氟乙烯膜层热压复合,并进行固化。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背板膜制备方法简单,产品具有优秀耐候性能、较高的层压剥离强度和优秀阻隔性能和抗电击穿性能”。其采用聚偏氟乙烯膜与PET薄膜进行复合应用,然而,聚偏氟乙烯膜成本昂贵,而PET薄膜的耐老化性能一般,经过长时间的暴晒后,温度升高,会加剧其性能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由三层聚乙烯膜复合而成,分别为表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底层均以茂金属催化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为树脂基体;所述表层含有含氟弹性体和碳纳米管;所述中间层含有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底层含有PET树脂;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底层分别采用三台螺杆挤出机,分别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启动三台螺杆挤出机,熔体从模头挤出后开始用压缩空气吹膜,通过引膜、吹胀、拉伸、电晕、切边、贴合,制备得到聚乙烯复合膜。通过常规电晕处理,能够提高膜层之间的紧密结合性能。所述表层中含氟弹性体质量分数为4-6%;所述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1-2%。所述含氟弹性体为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所述碳纳米管粒度为80-90nm;所述碳纳米管经过酸化处理。所述酸化处理:将碳纳米管添加到稀盐酸溶液中,然后加热至60-70℃,密闭保温搅拌40-45min,然后再添加马来酸,继续搅拌30min,再进行超声波处理5-8min,然后进行抽滤,清水洗涤,烘干至恒重,即得;所述碳纳米管与稀盐酸溶液混合比例为50g:500-600mL;所述稀盐酸溶液浓度为1.2mol/L;所述马来酸与碳纳米管质量比为2:1。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为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含氟弹性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熔体在壁上的剪切应力,进而能够提高改善表层原料的挤出性能得到了很好地。所述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占中间层质量分数为5-8%。所述PET树脂占底层质量分数为6-10%。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底层的吹胀比均为2-3,牵引比均为4~6。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在含氟弹性体内引入经过强氧化酸处理的凹凸棒石粉;经过强氧化酸处理的凹凸棒石粉与含氟弹性体质量比为6.5-8:100;经过强氧化酸处理的凹凸棒石粉制备方法为:将凹凸棒土石粉均匀分散到强氧化酸溶液中,然后加热至70℃,以500r/min转速搅拌30min,然后再添加聚乙烯蜡,然后再进行超声波处理5-8min,然后静置陈化1小时,然后进行旋转蒸发干燥至恒重;其中凹凸棒土石粉与强氧化酸溶液混合比例为75-80g:400mL;强氧化酸溶液为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溶液,凹凸棒石粉粒度为1000目;凹凸棒石粉与聚乙烯蜡混合质量比为10:3;其中,超声波频率为40kHz,功率为750W;不同于蒙脱土类硅酸盐,凹凸棒石(APT)的晶体呈针状或纤维棒状,其棒晶长1~2μm,宽为10~25nm,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它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热稳定性,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凹凸棒石粉进行一定工艺处理,来改善其表面结构性能,提高其在聚乙烯树脂体系中的均匀分散性,能够更好的促进改善制备的聚乙烯膜的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表层中添加含氟弹性体,通过添加的含氟弹性体能够起到外润滑作用,但是含氟弹性体并不能减少聚合物分子间的摩擦力,因此,本专利技术又通过向含氟弹性体中引入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经过强氧化酸处理的凹凸棒石粉,通过引入的经过强氧化酸处理的凹凸棒石粉不仅能够起到增强力学性能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降低聚合物分子间的摩擦力的效果,这是因为聚乙烯蜡是非极性分子,通过以经过强氧化酸处理的凹凸棒石粉作能够具有促进效果,促使两者间的相容性增强,聚乙烯蜡对聚乙烯树脂能够产生一种增塑作用,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间的内聚力,从而减少了树脂内部分子间的摩擦,使其熔体的表观黏度降低,流动性增强,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其加工性能,并且,能够促使碳纳米管的均匀分散,增强表层力学性能。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更好的适应太阳能电池背板的使用,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含氟弹性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熔体在壁上的剪切应力,进而能够提高改善表层原料的挤出性能得到了很好地。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由三层聚乙烯膜复合而成,分别为表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底层均以茂金属催化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为树脂基体;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性能:熔流比:16.2;密度(g.cm³):0.9186;拉伸屈服应力/MPa:11.1;相对支化度0.125;所述表层含有含氟弹性体和碳纳米管;所述中间层含有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底层含有PET树脂;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底层分别采用三台螺杆挤出机,分别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启动三台螺杆挤出机,熔体从模头挤出后开始用压缩空气吹膜,通过引膜、吹胀、拉伸、电晕、切边、贴合,制备得到聚乙烯复合膜。所述表层中含氟弹性体质量分数为4-6%;所述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1-2%。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管子两端基本上都封口)的一维量子材料。碳纳米管主要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层与层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约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三层聚乙烯膜复合而成,分别为表层、中间层和底层;/n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底层均以茂金属催化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为树脂基体;/n所述表层含有含氟弹性体和碳纳米管;/n所述中间层含有乙烯-α-烯烃共聚物;/n所述底层含有PET树脂;/n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底层分别采用三台螺杆挤出机,分别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启动三台螺杆挤出机,熔体从模头挤出后开始用压缩空气吹膜,通过引膜、吹胀、拉伸、电晕、切边、贴合,制备得到聚乙烯复合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三层聚乙烯膜复合而成,分别为表层、中间层和底层;
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底层均以茂金属催化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为树脂基体;
所述表层含有含氟弹性体和碳纳米管;
所述中间层含有乙烯-α-烯烃共聚物;
所述底层含有PET树脂;
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底层分别采用三台螺杆挤出机,分别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启动三台螺杆挤出机,熔体从模头挤出后开始用压缩空气吹膜,通过引膜、吹胀、拉伸、电晕、切边、贴合,制备得到聚乙烯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中含氟弹性体质量分数为4-6%;
所述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弹性体为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乙烯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粒度为80-90nm;
所述碳纳米管经过酸化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子成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吉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