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修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损轴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轴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轴是穿在轴承中间或车轮中间或齿轮中间的圆柱形物件,但也有少部分是方型的。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在水泥、化工、矿山等行业,破碎机、风机、提升机等设备轴受扭矩力较大或冲击、装配缺陷、轴承损坏等设备故障影响,常导致传动部位出现疲劳磨损,造成轴轴孔配合位置损坏或磨损较大时,导致轴孔配合间隙增大,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一般采用重新制造轴或对轴磨损位置进行堆焊并机加工处理,而重新制造轴,制造周期较长,严重制约生产连续性,且制造成本较大,影响设备按期生产;而采用对轴磨损位置进行堆焊并机加工处理,容易出现轴断裂的情况,会对设备后期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修复效率高的一种轴修复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r>一种轴修复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用氧乙炔焰对轴进行烘烤,将渗入轴表面的油脂烘烤出并使油脂碳化,烘烤过程中控制所述轴表面的温度在90℃以下;/nS2、用磨光机对所述轴的磨损处进行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原色,然后用无水乙醇对所述轴的磨损处清洗干净;/nS3、在所述轴的磨损处涂抹修复材料;/nS4、在模具内圈刷涂脱模油,然后将所述模具套在所述轴的磨损处,通过对所述模具施加外力,将所述轴上多余的修复材料挤压排出;/nS5、待修复材料成型后,将所述模具拆除,得到修复后的轴,对修复后的轴进一步修整使达到工艺精度要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氧乙炔焰对轴进行烘烤,将渗入轴表面的油脂烘烤出并使油脂碳化,烘烤过程中控制所述轴表面的温度在90℃以下;
S2、用磨光机对所述轴的磨损处进行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原色,然后用无水乙醇对所述轴的磨损处清洗干净;
S3、在所述轴的磨损处涂抹修复材料;
S4、在模具内圈刷涂脱模油,然后将所述模具套在所述轴的磨损处,通过对所述模具施加外力,将所述轴上多余的修复材料挤压排出;
S5、待修复材料成型后,将所述模具拆除,得到修复后的轴,对修复后的轴进一步修整使达到工艺精度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所述模具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轴磨损处的第二容纳腔(132),所述第二容纳腔(132)与所述轴的磨损处相适配,所述模具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轴上多余的修复材料排出的排料槽(14),所述排料槽(14)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32)的两侧,且排料槽(14)与第二容纳腔(13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32)内刷涂脱模油,将所述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套在所述轴上,并使所述轴的磨损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32)内,将所述上模具(11)与下模具(12)进行连接以固定所述轴,通过对所述第二容纳腔(132)施加外力,将所述轴上多余的修复材料通过排料槽(14)从第二容纳腔(132)内挤压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上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轴的轴头及轴肩相适配的第一容纳腔(131)及第三容纳腔(133),所述第一容纳腔(131)、第二容纳腔(132)与第三容纳腔(133)的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煜,李昌友,周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