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29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包括伞状结构板、穿刺针和连接管,所述穿刺针贯穿所述伞状结构板,所述连接管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穿刺针末端;所述穿刺针四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若干根骨架,所述骨架之间粘接有防护膜,所述骨架与所述防护膜组成防护罩。该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解决了目前临床中使用的输液港穿刺装置产品穿刺中心位置不够准确,针刺伤发生率高而且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增加患者痛苦的问题,具备易于医护人员握持和穿刺,穿刺位置容易掌控,同时还可对穿刺装置进行有效的固定,提高患者舒适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
技术介绍
输液港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属于医疗器械,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它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输液期间每7天更换一次输液港无损伤针,如果发生堵管现象,可利用负压技术将稀释的尿激酶5000u/ml、0.5ml注入PICC管腔内,停留15~20分钟后用注射器回抽,有血液抽出即表明融栓成功。目前用于临床中的同类输液港穿刺装置产品存在一些问题,如穿刺过程中存在盲点,导致穿刺中心位置不够准确,针刺伤发生率高,而且延长管通过透明贴膜和患者皮肤直接接触,使得患者的皮肤容易造成压红和损伤,并且在换药时容易受到拉扯,使得针头脱位,影响患者的治疗,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具备易于医护人员握持和穿刺,穿刺位置容易掌控,同时还可对穿刺装置进行有效的固定,提高患者舒适性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临床中使用的输液港穿刺装置产品穿刺中心位置不够准确,针刺伤发生率高而且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增加患者痛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包括伞状结构板、穿刺针和连接管,所述穿刺针贯穿所述伞状结构板,所述连接管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穿刺针末端;所述穿刺针四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若干根骨架,所述骨架之间粘接有防护膜,所述骨架与所述防护膜组成防护罩;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穿刺针的一端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有药物注射管;所述伞状结构板顶部贴有防菌贴膜,所述防菌贴膜靠近所述伞状结构板的一面设有粘贴层,所述防菌贴膜通过所述粘贴层贴于所述伞状结构板顶面。可选的,所述伞状结构板由若干块扇形板拼接而成,覆盖于所述防护罩顶面;所述伞状结构板中间开有通孔,用于穿过所述穿刺针。可选的,所述扇形板的数量为三块,三块所述扇形板绕同一圆心拼成圆形。可选的,两两所述扇形板之间开有折槽,任意所述扇形板均能够沿圆心上下翻折。可选的,若干块所述扇形板上均固定连接有提扣。可选的,所述防护罩下边沿内侧设有止血垫,所述止血垫为圆环状固定连接有于所述防护罩下边沿。可选的,在所述防菌贴膜和所述粘贴层的同一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设有撕耳。可选的,所述伞状结构板、所述防护罩和所述防菌贴膜均有透明材质制成。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包括伞状结构板、穿刺针和连接管,所述穿刺针贯穿所述伞状结构板,所述连接管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穿刺针末端;所述穿刺针四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若干根骨架,所述骨架之间粘接有防护膜,所述骨架与所述防护膜组成防护罩;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穿刺针的一端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有药物注射管;所述伞状结构板顶部贴有防菌贴膜,所述防菌贴膜靠近所述伞状结构板的一面设有粘贴层,所述防菌贴膜通过所述粘贴层贴于所述伞状结构板顶面。该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解决了目前临床中使用的输液港穿刺装置产品穿刺中心位置不够准确,针刺伤发生率高而且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增加患者痛苦的问题,具备易于医护人员握持和穿刺,穿刺位置容易掌控,同时还可对穿刺装置进行有效的固定,提高患者舒适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伞状结构板的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伞状结构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防菌贴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如图1所示,包括伞状结构板1、穿刺针2和连接管3,所述穿刺针2贯穿所述伞状结构板1,所述连接管3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穿刺针2末端;所述穿刺针2四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若干根骨架41,所述骨架41之间粘接有防护膜42,所述骨架41与所述防护膜42组成防护罩4;所述连接管3远离所述穿刺针2的一端通过连接头6固定连接有药物注射管5;所述伞状结构板1顶部贴有防菌贴膜7,所述防菌贴膜7靠近所述伞状结构板1的一面设有粘贴层8,所述防菌贴膜7通过所述粘贴层8贴于所述伞状结构板1顶面;所述防护罩4下边沿内侧设有止血垫9,所述止血垫9为圆环状固定连接有于所述防护罩4下边沿;所述伞状结构板1、所述防护罩4和所述防菌贴膜7均有透明材质制成。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伞状结构板1由若干块扇形板11拼接而成,覆盖于所述防护罩4顶面;所述伞状结构板1中间开有通孔14,用于穿过所述穿刺针2;所述扇形板11的数量为三块,三块所述扇形板11绕同一圆心拼成圆形;两两所述扇形板11之间开有折槽12,任意所述扇形板11均能够沿圆心上下翻折;若干块所述扇形板11上均固定连接有提扣13。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所述防菌贴膜7和所述粘贴层8的同一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开口71和第二开口72,所述穿刺针2从所述第一开口71和所述第二开口72中穿过;所述第一开口71一侧设有撕耳72,利于揭除所述防菌贴膜7,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工作原理:首先由医护人员捏合所述伞状结构板1顶部的提扣13,使得所述伞状结构板1被捏合为反向伞形,此时医护人员可方便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在所述穿刺针2刺入患者体内后,所述骨架41和所述防护膜42延展开,平铺在患者的皮肤表面,接着将所述贴膜7的所述粘贴层8面贴在所述伞状结构板1顶部,便于对所述穿刺针2进行固定,并在使用完成后通过所述撕耳72能够方便的将所述贴膜7揭除,方便医护人员使用。上述描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任何限定,本专利
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状结构板(1)、穿刺针(2)和连接管(3),所述穿刺针(2)贯穿所述伞状结构板(1),所述连接管(3)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穿刺针(2)末端;/n所述穿刺针(2)四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若干根骨架(41),所述骨架(41)之间粘接有防护膜(42),所述骨架(41)与所述防护膜(42)组成防护罩(4);/n所述连接管(3)远离所述穿刺针(2)的一端通过连接头(6)固定连接有药物注射管(5);/n所述伞状结构板(1)顶部贴有防菌贴膜(7),所述防菌贴膜(7)靠近所述伞状结构板(1)的一面设有粘贴层(8),所述防菌贴膜(7)通过所述粘贴层(8)贴于所述伞状结构板(1)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状结构板(1)、穿刺针(2)和连接管(3),所述穿刺针(2)贯穿所述伞状结构板(1),所述连接管(3)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穿刺针(2)末端;
所述穿刺针(2)四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若干根骨架(41),所述骨架(41)之间粘接有防护膜(42),所述骨架(41)与所述防护膜(42)组成防护罩(4);
所述连接管(3)远离所述穿刺针(2)的一端通过连接头(6)固定连接有药物注射管(5);
所述伞状结构板(1)顶部贴有防菌贴膜(7),所述防菌贴膜(7)靠近所述伞状结构板(1)的一面设有粘贴层(8),所述防菌贴膜(7)通过所述粘贴层(8)贴于所述伞状结构板(1)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结构板(1)由若干块扇形板(11)拼接而成,覆盖于所述防护罩(4)顶面;所述伞状结构板(1)中间开有通孔(14),用于穿过所述穿刺针(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伞状防针刺伤输液港穿刺针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靖芳冯冬杰张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