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兴平专利>正文

一种患者可以自我使用的颈部牵引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25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部牵引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患者可以自我使用的颈部牵引器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我上下牵引颈部、能使患者感到舒服的患者可以自我使用的颈部牵引器材。一种患者可以自我使用的颈部牵引器材,包括有底座、支撑板、第一固定板、转轴、第一定滑轮、绕线轮、转盘、棘轮、棘爪、第一固定座、弹簧、第二固定座等;底座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左侧支撑板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下拉动第一拉绳使人可以转动转盘,自我控制夹颈软垫牵引颈部,拧动第一螺杆使人可以向上或向下滑动支撑杆,调节靠垫的位置,滑套起导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可以自我使用的颈部牵引器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部牵引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患者可以自我使用的颈部牵引器材。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都变成了低头族,低头族很容易造成颈部酸痛,低头族有很多都是颈椎病的患者,当颈部感到酸痛时,患者会对颈部进行按摩,使酸痛得到缓解,一般对颈部进行按摩是患者靠在靠椅上,头靠在靠垫上,然后患者让另一个人用手按摩颈部,然后再上下牵引患者颈部,使患者颈部的酸痛得到缓解,如此持续的上下牵引患者颈部,时间久了之后不但按摩人员手会酸痛,而且人的高矮是有差异的,而靠垫的位置一般是不可调节的,导致某些需要按摩的人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需要人工持续的上下牵引患者颈部和进行按摩,如此按摩人员手会酸痛,且患者靠在靠椅上进行颈部牵引和按摩不舒服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我上下牵引颈部、能使患者感到舒服的患者可以自我使用的颈部牵引器材。一种患者可以自我使用的颈部牵引器材,包括有底座、支撑板、第一固定板、转轴、第一定滑轮、绕线轮、转盘、棘轮、棘爪、第一固定座、弹簧、第二固定座、第一拉绳、拉环、第二固定板、第一导向杆、第一螺杆、第二导向杆、第一转杆、推动球、第三固定板、滑套、第二螺杆、第二转杆、支撑杆、靠垫、第一套管、第四固定板、第二定滑轮、第二套管、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第二拉绳和夹颈软垫,底座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左侧支撑板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右端与右侧支撑板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的前侧面右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定滑轮,第一固定板的左部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转盘和棘轮,转盘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后侧,棘轮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前侧,棘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绕线轮,第一固定板的前侧面左部转动式连接有棘爪,棘爪位于棘轮的右侧,棘爪与棘轮配合,第一固定板的下方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上连接有弹簧,弹簧的顶端与棘爪连接,棘爪的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底座的左上部开有第一导向孔,第一拉绳穿过第一导向孔,第一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底座的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下部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杆,第二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配合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动球,第一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二固定板的上部设有第三导向孔,第三导向孔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和第一导向杆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的右部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配合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滑套内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杆,第二螺杆的左端与支撑杆的右侧接触,支撑杆的右侧设有多个凹槽,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靠垫,底座的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位于第二固定板的左后侧,第一套管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套管的前侧面上部旋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的后侧面与第一伸缩杆接触,第一伸缩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的前侧面右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定滑轮,第一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套管的前侧面左部旋有第二螺钉,第二螺钉的后侧面与第二伸缩杆接触,第二套管的右部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三定滑轮,第二伸缩杆的左部转动式连接有第四定滑轮,绕线轮上绕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颈软垫。当需要使用本颈部牵引器材时,因为人的高矮差异,所以人先逆时针转动第一转杆,第一转杆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螺杆逆时针转动,使第一螺杆向左移动,第一螺杆向左移动带动推动球向左移动,推动球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向左推动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向左移动带动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向左移动,第三固定板向左移动带动靠垫向左移动,从而调节第三固定板的位置,方便靠背,当第三固定板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后,停止逆时针转动第一转杆即可,此时人可以向上或向下滑动支撑杆调节靠垫的位置,滑套起导向作用,当靠垫调节到适当位置后,人转动第二转杆逆时针转动,第二转杆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螺杆逆时针转动,使第二螺杆向左移动,当第二螺杆向左移动当适当位置时,使支撑杆移入对应凹槽中,使支撑杆不会向下滑动,然后人顺时针拧动第一螺钉,当第一螺钉松开后可向上或下调节第一伸缩杆的位置,从而调节第二套管的位置,当第二套管调节到适当位置后,再逆时针拧动第一螺钉,使第二套管固定,然后再逆时针拧动第二螺钉,当第二螺钉松开后可向左或向右调节第二伸缩杆的位置,从而调节夹颈软垫的位置,当夹颈软垫调节到适当位置后,再顺时针拧动第二螺钉,使第二伸缩杆固定,然后人再靠在第三固定板上,然后用夹颈软垫夹住颈部,然后头再靠在靠垫上,然后人再向上拉动拉环,通过第一拉绳带动第二固定座和棘爪向上移动,棘爪向上移动拉伸弹簧,然后人手转动转盘反转,转盘反转带动转轴反转,转轴反转带动棘轮反转,棘轮反转带动绕线轮反转,绕线轮反转收回第二拉绳,第二拉绳收回带动夹颈软垫向上移动,夹颈软垫向上移动带动人的颈部向上移动,把人的颈部向上牵引。当人不再拉动拉环时,因为弹簧的弹力棘爪随之复位将棘轮固定,绕线轮不转动,因为重力人的颈部会向下移动,使人的颈部向下牵引,如此反复的拉动拉环和转动转盘,能够达到对颈部进行上下牵引的功能。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上下拉动第一拉绳使人可以转动转盘,自我控制夹颈软垫牵引颈部,拧动第一螺杆使人可以向上或向下滑动支撑杆,调节靠垫的位置,滑套起导向作用,通过拧动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调节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位置,从而调节夹颈软垫的位置,反复的拉动拉绳和转动转盘能够对颈部进行上下牵引,如此能自我上下牵引颈部、能使患者感到舒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底座,2:支撑板,3:第一固定板,301:转轴,4:第一定滑轮,5:绕线轮,6:转盘,7:棘轮,8:棘爪,9:第一固定座,10:弹簧,11:第二固定座,12:第一导向孔,13:第一拉绳,14:拉环,15:第二固定板,16:第二导向孔,17:第一螺纹孔,18:第三导向孔,19:第一导向杆,20:第一螺杆,21:第二导向杆,22:第一转杆,23:推动球,24:第三固定板,25:滑套,26:第二螺纹孔,27:第二螺杆,28:第二转杆,29:支撑杆,30:凹槽,31:靠垫,32:第一套管,321:第一伸缩杆,322:第一螺钉,33:第四固定板,34:第二定滑轮,35:第二套管,351:第二伸缩杆,352:第二螺钉,36:第三定滑轮,37:第四定滑轮,38:第二拉绳,39:夹颈软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1一种患者可以自我使用的颈部牵引器材,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板2、第一固定板3、转轴301、第一定滑轮4、绕线轮5、转盘6、棘轮7、棘爪8、第一固定座9、弹簧10、第二固定座11、第一拉绳13、拉环14、第二固定板15、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患者可以自我使用的颈部牵引器材,包括有底座、支撑板、第一固定板、转轴、第一定滑轮、绕线轮、转盘、棘轮、棘爪和第一固定座,底座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左侧支撑板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右端与右侧支撑板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的前侧面右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定滑轮,第一固定板的左部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转盘和棘轮,转盘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后侧,棘轮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前侧,棘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绕线轮,第一固定板的前侧面左部转动式连接有棘爪,棘爪位于棘轮的右侧,棘爪与棘轮配合,第一固定板的下方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弹簧、第二固定座、第一拉绳、拉环、第二固定板、第一导向杆、第一螺杆、第二导向杆、第一转杆、推动球、第三固定板、滑套、第二螺杆、第二转杆、支撑杆、靠垫、第一套管、第四固定板、第二定滑轮、第二套管、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第二拉绳和夹颈软垫,第一固定座上连接有弹簧,弹簧的顶端与棘爪连接,棘爪的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底座的左上部开有第一导向孔,第一拉绳穿过第一导向孔,第一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底座的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下部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杆,第二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配合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动球,第一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二固定板的上部设有第三导向孔,第三导向孔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和第一导向杆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的右部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配合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滑套内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杆,第二螺杆的左端与支撑杆的右侧接触,支撑杆的右侧设有多个凹槽,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靠垫,底座的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位于第二固定板的左后侧,第一套管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套管的前侧面上部旋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的后侧面与第一伸缩杆接触,第一伸缩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的前侧面右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定滑轮,第一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套管的前侧面左部旋有第二螺钉,第二螺钉的后侧面与第二伸缩杆接触,第二套管的右部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三定滑轮,第二伸缩杆的左部转动式连接有第四定滑轮,绕线轮上绕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颈软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可以自我使用的颈部牵引器材,包括有底座、支撑板、第一固定板、转轴、第一定滑轮、绕线轮、转盘、棘轮、棘爪和第一固定座,底座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左侧支撑板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右端与右侧支撑板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的前侧面右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定滑轮,第一固定板的左部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转盘和棘轮,转盘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后侧,棘轮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前侧,棘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绕线轮,第一固定板的前侧面左部转动式连接有棘爪,棘爪位于棘轮的右侧,棘爪与棘轮配合,第一固定板的下方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弹簧、第二固定座、第一拉绳、拉环、第二固定板、第一导向杆、第一螺杆、第二导向杆、第一转杆、推动球、第三固定板、滑套、第二螺杆、第二转杆、支撑杆、靠垫、第一套管、第四固定板、第二定滑轮、第二套管、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第二拉绳和夹颈软垫,第一固定座上连接有弹簧,弹簧的顶端与棘爪连接,棘爪的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底座的左上部开有第一导向孔,第一拉绳穿过第一导向孔,第一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底座的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下部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内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兴平
申请(专利权)人:卢兴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