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1424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安装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一侧的外表面均匀排列有散热片,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透气槽,所述透气槽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壳体一侧的下端安装有小型水泵,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内壁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散热箱的内侧均匀排列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内侧安装有换热管道,所述散热鳍片的一端安装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散热鳍片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道,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风扇,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的外表面安装有吸热底板,所述吸热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薄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装置实现了环保散热的功能,并且对基站的电力消耗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5G基站散热
,具体为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移动通信5G基站的设备和蓄电池的正常工作,需要温度比较恒定的工作环境,所以机柜必须配置有强制散热设备,机柜的散热方式普遍采用空调机组、半导体制冷等方式,由于我国南北地域广阔,一年四季环境温差变化很大,机柜散热基本上采用空调机组来制冷和制热,因为空调机组需要连续工作,其消耗的电量占通信基站消耗电量的二分之一左右,所以能量损失较大。但是,现有的5G基站散热装置,散热效率不高,并且需要大量的能源用于散热,这对基站的负荷较大,并且装置成本较高,并且使用起来容易浪费能源,不够环保;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5G基站散热装置,散热效率不高,并且需要大量的能源用于散热,这对基站的负荷较大,并且装置成本较高,并且使用起来容易浪费能源,不够环保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安装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一侧的外表面均匀排列有散热片,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透气槽,所述透气槽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壳体一侧的下端安装有小型水泵,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内壁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散热箱的内侧均匀排列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内侧安装有换热管道,所述散热鳍片的一端安装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散热鳍片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道,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风扇,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的外表面安装有吸热底板,所述吸热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薄板,所述固定薄板一侧的外表面均匀排列有固定孔,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安装有固定支架。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端和两侧均设置有透气槽,所述太阳能板与壳体的通过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呈U型覆盖在壳体的外表面,所述透气槽的内侧均匀排列有有导向片。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是有多个导热片和换热管道组成,所述支撑架的形状呈方形,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与其中两个散热鳍片的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换热管道有两个,所述换热管道呈弯曲形状,与散热鳍片固定,两个所述换热管道的两端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小型水泵的两端与其中一个换热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设置有四个固定孔,所述固定薄板与支撑架通过固定孔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薄板为导热材质,所述吸热底板的两端均与换热管道的两端连接,所述吸热底板的内侧设置有扁平仓,所述扁平仓内安装有冷却液,所述固定薄板与吸热底板为一体式浇筑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吸热底板、固定薄板、风扇和散热鳍片的作用,固定薄板将电路板以及其他电子元件的热量,并且将热量传递至吸热底板内部冷却液中,通过小型水泵运转,带动吸热底板内部冷却液流至换热管道的内部,通过风扇的作用,对换热管道进行风冷散热,将换热管道内部热量快速带出,并且散热鳍片能够增加热量的散发,提高换热管道的散热效率,冷却后的冷却液回流至吸热底板的内部,形成回路,通过此机构,能够实现装置的高效散热,并且在不浪费能源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工作,从而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环保作用;2、本技术通过太阳能板U形的设计,能够使装置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能,使装置全天都能实现吸收工作,并且通过此机构,能够为风扇和小型水泵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减少后序能源的输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鳍片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换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吸热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太阳能板;3、密封门;4、散热片;5、小型水泵;6、透气槽;7、固定支架;8、散热箱;9、过滤网;10、散热鳍片;11、支撑架;12、换热管道;13、吸热底板;14、固定薄板;15、固定孔;16、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端安装有密封门3,密封门3一侧的外表面均匀排列有散热片4,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透气槽6,透气槽6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板2,通过太阳能板2的作用,能够大范围吸收,太阳能,使装置始终在吸收的条件下,壳体1一侧的下端安装有小型水泵5,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箱8,散热箱8的内壁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9,散热箱8的内侧均匀排列有散热鳍片10,散热鳍片10的内侧安装有换热管道12,散热鳍片10的一端安装有两个支撑架11,散热鳍片10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道12,支撑架11的内侧安装有风扇16,支撑架11的一侧的外表面安装有吸热底板13,吸热底板1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薄板14,固定薄板14一侧的外表面均匀排列有固定孔15,壳体1的下端面安装有固定支架7,通过小型水泵5与换热管道12的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散热的作用。本技术所提到的小型水泵5,型号可为HQB-24W等,可从市场采购或私人定制获得。进一步,壳体1的顶端和两侧均设置有透气槽6,太阳能板2与壳体1的通过螺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气槽6的作用,能够为装置提供良好的散热环境,使内部空间形成风道,增加散热效率。进一步,太阳能板2呈U型覆盖在壳体1的外表面,透气槽6的内侧均匀排列有有导向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太阳能板2的作用,能够大范围吸收,太阳能,使装置始终在吸收的条件下。进一步,散热鳍片10是有多个导热片和换热管道12组成,支撑架11的形状呈方形,支撑架11的两端均与其中两个散热鳍片10的一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热鳍片10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对内部热量进行散热,与换热管道12组合,能够发挥更大效率。进一步,换热管道12有两个,换热管道12呈弯曲形状,与散热鳍片10固定,两个换热管道12的两端相互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换热管道12的设计,两个换热管道12叠加组合,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并且换热管道12的截面为椭圆形,能够增加受热面积。进一步,小型水泵5的两端与其中一个换热管道12的一端连接,支撑架11的外表面设置有四个固定孔,固定薄板14与支撑架11通过固定孔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小型水泵5与换热管道12的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散热的作用。进一步,固定薄板14为导热材质,吸热底板13的两端均与换热管道12的两端连接,吸热底板13的内侧设置有扁平仓,扁平仓内安装有冷却液,固定薄板14与吸热底板13为一体式浇筑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安装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一侧的外表面均匀排列有散热片,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透气槽,所述透气槽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壳体一侧的下端安装有小型水泵,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内壁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散热箱的内侧均匀排列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内侧安装有换热管道,所述散热鳍片的一端安装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散热鳍片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道,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风扇,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的外表面安装有吸热底板,所述吸热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薄板,所述固定薄板一侧的外表面均匀排列有固定孔,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安装有固定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安装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一侧的外表面均匀排列有散热片,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透气槽,所述透气槽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壳体一侧的下端安装有小型水泵,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内壁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散热箱的内侧均匀排列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内侧安装有换热管道,所述散热鳍片的一端安装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散热鳍片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道,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风扇,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的外表面安装有吸热底板,所述吸热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薄板,所述固定薄板一侧的外表面均匀排列有固定孔,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安装有固定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端和两侧均设置有透气槽,所述太阳能板与壳体的通过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5G基站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呈U型覆盖在壳体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峥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