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贵军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电缆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98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接地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且第一固定夹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二固定夹和第一固定夹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且第二固定夹的上表面呈线性等距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固定夹的下方设置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石墨烯柱,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石墨烯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用者将电源线放在弧形块的上端,然后使用者手动转动螺栓,在螺栓的作用下使第一固定夹向下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对不同直径的电源线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接地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在锯电缆前需用接地的带绝缘柄的铁钎钉入电缆芯,确切证实电缆无电后方可工作。近几年来,配网10KV电缆线路逐渐增多,而电缆线路没有明确的断开点,对于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会使用接地装置姜静电倒入大地上。现有的接点装置不方便使用者对不同直径的电源进行固定杆,同时在操作使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力电缆接地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缆接地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且第一固定夹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二固定夹和第一固定夹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且第二固定夹的上表面呈线性等距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固定夹的下方设置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石墨烯柱,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石墨烯柱,所述第三石墨烯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电针,且弧形块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固定块,所述L形固定块位于限位孔的内部,且L形固定块和限位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石墨烯柱的上端与第三石墨烯柱固定连接,且第二石墨烯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导线,所述螺旋导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接地针。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是一种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材质的构件。<br>优选的,所述导电块和导电针是由铝合金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三石墨烯柱呈字形。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通过螺纹孔和螺栓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弧形块是一种PVC材质的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使用者将电源线放在弧形块的上端,然后使用者手动转动螺栓,在螺栓的作用下使第一固定夹向下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对不同直径的电源线进行固定。2.本使用者新型中第一固定夹向下移动时,使弧形块带动L形固定块在限位孔向下移动,使弹簧受力压缩,从而使导电针刺穿电源线的绝缘层,将静电通过接地针倒入大地进行放电,提高了工作人员在操作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夹;2、螺纹孔;3、螺栓;4、第二固定夹;5、导电块;6、第一石墨烯柱;7、螺旋导线;8、接地针;9、第二石墨烯柱;10、弧形块;11、L形固定块;12、弹簧;13、第三石墨烯柱;14、限位孔;15、导电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电力电缆接地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夹1,第一固定夹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2,且第一固定夹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夹4,第二固定夹4和第一固定夹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2,且第二固定夹4的上表面呈线性等距的开设有限位孔14,第二固定夹4的下方设置有导电块5,导电块5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石墨烯柱9,螺纹孔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3,限位孔14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石墨烯柱13,第三石墨烯柱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10,弧形块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电针15,且弧形块10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固定块11,L形固定块11位于限位孔14的内部,且L形固定块11和限位孔14滑动连接,第二石墨烯柱9的上端与第三石墨烯柱13固定连接,且第二石墨烯柱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导线7,螺旋导线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接地针8。其中,第一固定夹1和第二固定夹4是一种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材质的构件。其中,导电块5和导电针15是由铝合金材质制成。其中,第三石墨烯柱13呈字形。其中,第一固定夹1和第二固定夹4通过螺纹孔2和螺栓3转动连接。其中,弧形块10是一种PVC材质的构件。工作原理:通过使用者将电源线放在弧形块10的上端,然后使用者手动转动螺栓3,在螺栓3的作用下使第一固定夹1向下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对不同直径的电源线进行固定;第一固定夹1向下移动时,使弧形块10带动L形固定块11在限位孔14向下移动,使弹簧12受力压缩,从而使导电针15刺穿电源线的绝缘层,将静电通过接地针倒入大地进行放电,提高了工作人员在操作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缆接地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夹(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夹(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2),且第一固定夹(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夹(4),所述第二固定夹(4)和第一固定夹(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2),且第二固定夹(4)的上表面呈线性等距的开设有限位孔(14),所述第二固定夹(4)的下方设置有导电块(5),所述导电块(5)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石墨烯柱(9),所述螺纹孔(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3),所述限位孔(14)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石墨烯柱(13),所述第三石墨烯柱(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10),所述弧形块(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电针(15),且弧形块(10)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固定块(11),所述L形固定块(11)位于限位孔(14)的内部,且L形固定块(11)和限位孔(1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石墨烯柱(9)的上端与第三石墨烯柱(13)固定连接,且第二石墨烯柱(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导线(7),所述螺旋导线(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接地针(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接地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夹(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夹(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2),且第一固定夹(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夹(4),所述第二固定夹(4)和第一固定夹(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2),且第二固定夹(4)的上表面呈线性等距的开设有限位孔(14),所述第二固定夹(4)的下方设置有导电块(5),所述导电块(5)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石墨烯柱(9),所述螺纹孔(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3),所述限位孔(14)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石墨烯柱(13),所述第三石墨烯柱(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10),所述弧形块(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电针(15),且弧形块(10)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固定块(11),所述L形固定块(11)位于限位孔(14)的内部,且L形固定块(11)和限位孔(1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石墨烯柱(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贵军张松涛张安福宋新张小喜苏日立格
申请(专利权)人:袁贵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