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线接地端夹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989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地线接地端夹板,涉及电力系统设备技术领域,通过设置支撑板、夹板和螺杆;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夹口部,另一侧设有铜线连接部;支撑板的外侧边还设有穿接通孔;铜线连接部上设有连接螺孔;螺杆与夹口部螺纹连接,并自下向上穿过夹口部的下端与夹板定位转动连接;通过螺杆在夹口部上上下运动,来带动夹板的上下运动;夹板的侧边还设有与夹口部的侧边部匹配的卡槽,以此实现夹板上下限位运动;螺杆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转杆穿接的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与接地扁铁、接地圆钢、开孔式接地桩头和螺母式接地桩头均匹配的接地连接,通用性更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安装方便,设计合理,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地线接地端夹板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接地线接地端夹板。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措施是保证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尤其是通过接地线把检修设备与大地连接的措施最为常见。在变电站检修工作中,为保证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中技术措施的要求,必须履行“停电、验电、接地、悬挂标示牌和装置遮拦(围栏)”,挂、拆接地线是保证检修作业人员安全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手段。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由接地端夹板、绝缘操作杆、多股软铜线和接电端线夹组成,对接地线在变电站使用适用性进行统计,现有主要的接地端结构主要包括接地扁铁、接地圆钢、开孔式接地桩头和螺母式接地桩头,现有的接地夹板结构并不能同时与上述四种接地端结构适配安装,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更加通用的接地线接地端夹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地线接地端夹板,旨在解决现阶段接地端夹板通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接地线接地端夹板,包括支撑板、夹板和螺杆;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夹口部,另一侧设有铜线连接部;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边还设有穿接通孔;所述铜线连接部上设有连接螺孔;所述螺杆与所述夹口部螺纹连接,并自下向上穿过所述夹口部的下端与所述夹板定位转动连接;通过所述螺杆在所述夹口部上上下运动,来带动所述夹板的上下运动;所述夹板的侧边还设有与所述夹口部的侧边部匹配的卡槽,以此实现所述夹板上下限位运动;所述螺杆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转杆穿接的穿孔。可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夹口上侧面还设有缺口。可选地,所述缺口为弧状凹槽结构。可选地,所述夹口部为U形板状结构。可选地,所述铜线连接部设在所述侧边部的中部位置处。可选地,所述螺杆的上端还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定位设置在所述夹板的限位容置腔内,以此实现所述螺杆与所述夹板的的定位转动连接。可选地,还设有蝶形螺母;所述蝶形螺母与所述螺杆匹配设置。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夹板和螺杆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可选地,所述夹板上还设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与所述支撑板的夹口上侧面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能够实现与接地扁铁、接地圆钢、开孔式接地桩头和螺母式接地桩头均匹配的接地连接,通用性更好。2、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安装方便,设计合理,适合广泛推广。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接地扁铁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接地圆钢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开孔式接地桩头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螺母式接地桩头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支撑板;11、夹口部;12、铜线连接部;121、连接螺孔;13、穿接通孔;14、缺口;2、夹板;21、卡槽;3、螺杆;31、穿孔;32、固定块;4、转杆;5、接地圆钢;6、接地扁铁;7、铜线;8、蝶形螺母;9、开孔式接地桩头;10、螺母式接地桩头;20、防滑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附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地线接地端夹板,要解决现阶段接地端夹板通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具体地,结合附图1、图2、图3和图4,包括支撑板1、夹板2和螺杆3;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夹口部11,另一侧设有铜线连接部12;所述支撑板1的外侧边还设有穿接通孔13;所述铜线连接部12上设有连接螺孔121;所述螺杆3与所述夹口部11螺纹连接,并自下向上穿过所述夹口部11的下端与所述夹板2定位转动连接;通过所述螺杆3在所述夹口部11上上下运动,来带动所述夹板2的上下运动;所述夹板2的侧边还设有与所述夹口部11的侧边部匹配的卡槽21,以此实现所述夹板2上下限位运动;所述螺杆3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转杆4穿接的穿孔3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且能够实现与接地扁铁6、接地圆钢5、开孔式接地桩头9和螺母式接地桩头10均匹配的接地连接,通用性更好,安装方便。所述支撑板1的夹口上侧面还设有缺口14。优选地,所述缺口14为弧状凹槽结构,便于接地圆钢5的限位夹持。所述夹口部11为U形板状结构。所述铜线连接部12设在所述侧边部的中部位置处,便于铜线7的定位安装。所述螺杆3的上端还设有固定块32;所述固定块32定位设置在所述夹板2的限位容置腔内,以此实现所述螺杆3与所述夹板2的的定位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螺杆和固定块采用螺栓结构,所述固定块为螺栓结构上的螺帽,螺帽设置在夹板的凹槽内,并通过在凹槽外侧设置挡板来实现对凹槽内的螺帽的限位,以此实现螺栓结构在夹板上的限位,并可在夹板上自由转动。还设有蝶形螺母8;所述蝶形螺母8与所述螺杆3匹配设置;可通过蝶形螺母8与螺杆3的螺纹连接,来直接手拧实现通过蝶形螺母8与开孔式接地桩头9的夹紧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板1、夹板2和螺杆3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夹板2上还设有防滑凸起20;所述防滑凸起20与所述支撑板1的夹口上侧面对应设置,可加大夹板2夹持接地圆钢5和接地扁铁6摩擦系数,从而增大夹持力。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附图5,针对接地扁铁6和接地圆钢5的接地操作时,只需要通过穿设在穿孔31上的转杆转动螺杆3来带动夹板沿着支撑板的侧边部上下运动,来实现对接地扁铁6和接地圆钢5的夹紧夹持;同时通过将接地线通过串接的螺栓定位安装在连接螺孔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接地线的连接端为扁铁结构,且扁铁结构上设有安装穿孔。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附图6,针对开孔式接地桩头9接地操作时,通过将螺杆3的尾端穿过开孔式接地桩头9上的穿孔,并通过后端连接蝶形螺母8的抵接安装,来实现开孔式接地桩头9与支撑板的紧密接触安装。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附图7,针对螺母式接地桩头10的接地操作时,通过将螺母式接地桩头10穿过适配穿接通孔13,并通过后端连接蝶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地线接地端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夹板和螺杆;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夹口部,另一侧设有铜线连接部;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边还设有穿接通孔;所述铜线连接部上设有连接螺孔;所述螺杆与所述夹口部螺纹连接,并自下向上穿过所述夹口部的下端与所述夹板定位转动连接;通过所述螺杆在所述夹口部上下运动,来带动所述夹板的上下运动;所述夹板的侧边还设有与所述夹口部的侧边部匹配的卡槽,以此实现所述夹板上下限位运动;所述螺杆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转杆穿接的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线接地端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夹板和螺杆;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夹口部,另一侧设有铜线连接部;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边还设有穿接通孔;所述铜线连接部上设有连接螺孔;所述螺杆与所述夹口部螺纹连接,并自下向上穿过所述夹口部的下端与所述夹板定位转动连接;通过所述螺杆在所述夹口部上下运动,来带动所述夹板的上下运动;所述夹板的侧边还设有与所述夹口部的侧边部匹配的卡槽,以此实现所述夹板上下限位运动;所述螺杆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转杆穿接的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线接地端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夹口上侧面还设有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线接地端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弧状凹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线接地端夹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申陆玮靓郑巍江泓王康杨坤陈平汪一飞张汉云黄兵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山市黄山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