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式声光警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89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式声光警报设备,其包括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出声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透光部,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路组件,所述外壳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能将出声口完全遮盖,所述防尘板背向转轴的一端卡接于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能将防尘板抬起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于电路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进入警报器内部的灰尘影响电路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的发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式声光警报设备
本技术涉及消防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尘式声光警报设备。
技术介绍
声光警报器,是指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同时发出声音报警和闪光报警的小型报警设备,主要适用于能见度低的场所,是消防工程中常用的设备之一。目前,声光警报器通常直接安装在室内墙面上并与火灾检测器进行电性连接,当火灾检测器检测到有火情发生时,将控制火灾声光警报器进行报警。授权公告号为CN20957103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声光警报器,包括底座和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电路板和蜂鸣器;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避免蜂鸣器因振动而脱落的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与蜂鸣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与电路板可拆卸连接的减振环以及设置在减振环内与固定板和减振环连接的弹簧。其优点是在提供一种能使蜂鸣器稳固固定的声光警报器的同时,减小蜂鸣器因振动而脱落的可能性,使得声光警报器不因蜂鸣器的故障而报废。上述现有的技术方案中,虽然能通过减震组件减小蜂鸣器因振动而脱落的可能性,但现有声光警报器的外壳上通常间隔设置有出声口,出声口将声光警报器的内部与外界连通,因出声口长期暴露在外,外界的灰尘容易经由出声口进入警报器的内部并附着于电路板上,影响电路板及电路板上元件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式声光警报设备,其具有减少进入警报器内部的灰尘影响电路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的发生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尘式声光警报设备,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出声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透光部,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路组件,所述外壳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能将出声口完全遮盖,所述防尘板背向转轴的一端卡接于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能将防尘板抬起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于电路组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板将出声口完全遮盖,阻止了大部分灰尘进入警报器内部,减少进入警报器内部的灰尘影响电路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的发生;声光警报设备报警时,驱动件将防尘板抬起,即可使出声口暴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微型电缸,所述微型电缸位于外壳内腔中且与电路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微型电缸的活塞杆穿过外壳伸出于外壳内腔,所述微型电缸的活塞杆伸出于外壳内腔的一端抵接于防尘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声光警报设备报警时,微型电缸在电路组件的作用下启动,微型电缸的活塞杆向朝向防尘板的一侧伸出,使防尘板向上转动将出声口暴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型电缸的活塞杆抵接于防尘板远离转轴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活塞杆抵接于防尘板靠近转轴的一侧,抬起防尘板所需的作用力较小,所需能源较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板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防尘板完全抬起的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的设置使防尘板能完全抬起,从而将出声口完全暴露,进一步保证了声光警报设备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扭簧套设于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端分别抵接于外壳和防尘盖相对的两端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设于转轴上的扭簧增加了扭簧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型电缸的活塞杆上靠近防尘板的一端固设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对防尘板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微型电缸的活塞杆对防尘板的冲击过大而造成的防尘板的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板朝向外壳的侧壁上固设有卡接条,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卡接条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条能嵌入于卡接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板将出声口完全遮盖时,卡接条与卡接槽的配合实现了防尘板与外壳之间的固定,增加了防尘板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使用螺栓可拆卸连接于底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将外壳拆下对外壳中的驱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防尘板将出声口完全遮盖,阻止了大部分灰尘进入警报器内部,减少进入警报器内部的灰尘影响电路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的发生;声光警报设备报警时,驱动件将防尘板抬起,即可使出声口暴露。;2、声光警报设备报警时,微型电缸在电路组件的作用下启动,微型电缸的活塞杆向朝向防尘板的一侧伸出,使防尘板向上转动将出声口暴露;3、扭簧的设置使防尘板能完全抬起,从而将出声口完全暴露,进一步保证了声光警报设备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显示微型电缸和防尘板之间连接结构以及卡接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底座;11、固定螺栓;2、外壳;21、连接板;211、连接螺栓;22、出声口;221、出声槽;23、透光部;24、连接支耳;25、转轴;26、连接孔;27、卡接槽;3、电路组件;31、电路板;32、声响元件;33、发光元件;4、防尘板;41、连接套管;42、卡接条;5、微型电缸;51、活塞杆;511、橡胶垫;6、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式声光警报设备,包括使用四个固定螺栓11连接于墙体上的底座1,四个固定螺栓11分别穿设于底座1的四个端角处。底座1背向墙体的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内腔中空的外壳2,外壳2沿底座1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焊接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沿底座1长度方向设置。连接板21的两端分别穿设有连接螺栓211,连接螺栓211穿过连接板21螺纹连接于底座1上实现外壳2和底座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参照图2,外壳2内腔中设置有电路组件3,电路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的电路板31、电性连接于电路板31上的声响元件32及发光元件33,发光元件33位于声响元件32下方。外壳2背向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出声口22,出声口22与声响元件32的位置相对应。出声口22包括开设于外壳2上的出声槽221,出声槽221贯穿外壳2的侧壁将外壳2内腔与外界连通,出声槽221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设置,出声槽221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外壳2的一侧于出声口22下方设置有透光部23,透光部23的位置与发光元件33的位置相对应。参照图1和图2,外壳2背向底座1的一侧顶端转动连接有防尘板4,防尘板4能将出声口22完全遮盖。外壳2背向底座1的侧壁上间隔对称设置有两组连接件,每组连接件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支耳24,两组连接件上固定有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设置的转轴25。防尘板4顶端一体成型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套管41,连接套管41与转轴25同轴设置,两个连接套管41分别于两组连接件相对应,连接套管41位于同组连接件中的两个连接支耳24之间。两个连接套管41套设于转轴25上实现防尘板4与外壳2之间的转动连接,防尘板4能沿转轴25的轴线方向转动。参照图2和图3,外壳2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式声光警报设备,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上的外壳(2),所述外壳(2)上开设有出声口(22),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透光部(23),所述外壳(2)内部设置有电路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一端通过转轴(25)转动连接有防尘板(4),所述防尘板(4)能将出声口(22)完全遮盖,所述防尘板(4)背向转轴(25)的一端卡接于外壳(2)上,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能将防尘板(4)抬起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于电路组件(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式声光警报设备,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上的外壳(2),所述外壳(2)上开设有出声口(22),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透光部(23),所述外壳(2)内部设置有电路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一端通过转轴(25)转动连接有防尘板(4),所述防尘板(4)能将出声口(22)完全遮盖,所述防尘板(4)背向转轴(25)的一端卡接于外壳(2)上,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能将防尘板(4)抬起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于电路组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式声光警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微型电缸(5),所述微型电缸(5)位于外壳(2)内腔中且与电路组件(3)电性连接,所述微型电缸(5)的活塞杆(51)穿过外壳(2)伸出于外壳(2)内腔,所述微型电缸(5)的活塞杆(51)伸出于外壳(2)内腔的一端抵接于防尘板(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式声光警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缸(5)的活塞杆(51)抵接于防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山消防保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