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655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0
本技术涉及灭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快速灭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拦截板,所述拦截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气罐,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与拦截板的下表面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拦截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中转器,两个所述中转器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所述安装板面向两个所述中转器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该快速灭火装置,当红外传感器或者烟雾检测器在捕捉到火源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轴杆,进而带动整个中转器转动,直至中转器底部的喷头对准火源,从而对不同角度的起火点进行最有效、最快捷的灭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灭火装置,具体为快速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1、当前,应用于半封闭式小空间场所的灭火设备,比较普遍地采用“火探管”灭火装置进行防护,火探管灭火装置是由装有灭火剂的压力容器、容器阀及能释放灭火剂的火探管和(或)释放管等组成,将火探管置于靠近或在火源最可能发生处的上方,同时,依靠沿火探管的探测点(线型)进行火灾探测,一旦着火时,火探管在受热温度最高处被软化,在160℃的温度环境下几秒至十几秒钟内,靠管内压力的作用爆破,将灭火介质通过火探管本身直接系统或喷嘴间接系统释放到被保护区域。

2、现有的安装在厂房内天花板上的气体灭火器,其灭火器的喷射口的方向都是固定不变的,当起火点处于灭火器无法喷射的位置时,导致灭火器无法对起火点进行灭火,从而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火灾,故而提出该新型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快速灭火装置,具备能够多角度灭火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安装在厂房内天花板上的气体灭火器,其灭火器的喷射口的方向都是固定不变的,当起火点处于灭火器无法喷射的位置时,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速灭火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拦截板(2),所述拦截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气罐(3),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上表面与拦截板(2)的下表面相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拦截板(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中转器(5),两个所述中转器(5)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喷头(6),两个所述中转器(5)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7),所述安装板(4)面向两个所述中转器(5)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8),两个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杆(9),两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灭火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拦截板(2),所述拦截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气罐(3),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上表面与拦截板(2)的下表面相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拦截板(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中转器(5),两个所述中转器(5)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喷头(6),两个所述中转器(5)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7),所述安装板(4)面向两个所述中转器(5)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8),两个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杆(9),两个所述转动轴杆(9)与中转器(5)面向安装板(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中转器(5)的另一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轴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拦截板(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11),两个所述支撑轴杆(10)远离中转器(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相对应轴承(11)的内壁上,两个所述支撑轴杆(10)通过相对应的轴承(11)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且位于两个所述中转器(5)与拦截板(2)之间设置有分气阀(12),所述分气阀(12)为矩形,所述分气阀(12)下表面接通有两个伸缩软管(13),两个所述伸缩软管(13)的另一端均与相对应中转器(5)的上表面相接通,所述分气阀(12)的上表面接通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对接头(15),所述拦截板(2)的表面开设有流通孔(16),所述储气罐(3)的下表面接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山消防保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