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72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包括压力检测组件的远传表主体,所述远传表主体上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管壁外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套设在进液管外的隔热套筒,所述隔热套筒的内腔中设有与隔热套筒同轴设置的设有加热套筒,所述加热套筒与隔热套筒之间设有第一隔热岩棉层,所述加热套筒内嵌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套筒内设有导热橡胶套筒,所述导热橡胶套筒上设有供进液管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远传表主体上的进液管的管壁外设置加热机构,利用加热机构来对进液管进行加热,避免进入到远传表主体液体温度过低,而降低远传表主体内压力检测组件内的弹性元件的弹性,而使得检测结果不准,出现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
本技术涉及仪表
,具体为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
技术介绍
远传表可用于测量对钢及铜合金不起腐蚀作用的液体、蒸汽和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因为在电阻远传远传表内部设置一滑线电阻式发送器,故可把被测值以电量传至远离测量的二次仪表上,以实现集中检测和远距离控制。远传表内存在有弹性元件。当使用寒冷天气下使得管体内的液体温度过低,而低温会降低远传表内存在有弹性元件的弹性,导致计量不准确。因此我们提供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包括压力检测组件的远传表主体,所述远传表主体上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管壁外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套设在进液管外的隔热套筒,所述隔热套筒的内腔中设有与隔热套筒同轴设置的设有加热套筒,所述加热套筒与隔热套筒之间设有第一隔热岩棉层,所述加热套筒内嵌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套筒内设有导热橡胶套筒,所述导热橡胶套筒上设有供进液管穿过的通孔;所述进液管的顶部设有限位挡块,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设有延伸至隔热套筒底部的螺纹结构,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隔热套筒底面相抵触的托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套筒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导热橡胶套筒内设有注水腔,所述导热橡胶套筒设有与注水腔连通的且带有开关阀的注水管,所述顶盖上设有供注水管穿过的孔眼。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的顶部设有第二隔热岩棉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套筒内嵌设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加热电阻丝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套筒与限位挡块之间第一橡胶垫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套筒与托块之间第二橡胶垫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主要是通过在现有的远传表主体上的进液管的管壁外设置加热机构,利用加热机构来对进液管进行加热,避免进入到远传表主体液体温度过低,而降低远传表主体内压力检测组件内的弹性元件的弹性,而使得检测结果不准,出现较大的误差。在对进液管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主要是通过加热套筒内的加热电阻进行加热,并在隔热套筒和第一隔热岩棉层的作用下,进行隔热保温,有效降低热量向外散发的损耗量,从而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加热套筒加热后通过软质的导热橡胶套筒将热量传递给进液管,给进液管的液体进行加热,有效避免避免进入到远传表主体液体温度过低,而降低远传表主体内压力检测组件内的弹性元件的弹性,而使得检测结果不准,出现较大的误差。并且本技术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特点。2、该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所述隔热套筒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导热橡胶套筒内设有注水腔,所述导热橡胶套筒设有与注水腔连通的且带有开关阀的注水管,所述顶盖上设有供注水管穿过的通孔,可通过向注水腔内注入水体,使得导热橡胶套筒进行膨胀,进而对通孔进行收缩,使得导热橡胶套筒的外壁与进液管的管壁紧密贴合,另外可对不同尺寸规格的进液管进行定位。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的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的导热橡胶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远传表主体;2、进液管;3、加热机构;4、隔热套筒;5、加热套筒;6、第一隔热岩棉层;8、导热橡胶套筒;9、通孔;10、限位挡块;11、螺纹结构;12、托块;13、顶盖;14、注水腔;15、注水管;16、第二隔热岩棉层;17、第一橡胶垫圈;18、第二橡胶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包括压力检测组件的远传表主体1,所述远传表主体1上设有进液管2;所述进液管2的管壁外设有加热机构3,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套设在进液管2外的隔热套筒4,所述隔热套筒4的内腔中设有与隔热套筒4同轴设置的设有加热套筒5,所述加热套筒5与隔热套筒4之间设有第一隔热岩棉层6,所述加热套筒5内嵌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套筒5内设有软质的导热橡胶套筒8,所述导热橡胶套筒8上设有供进液管2穿过的通孔9;所述进液管2的顶部设有限位挡块10,所述进液管2的底端设有延伸至隔热套筒4底部的螺纹结构11,所述进液管2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隔热套筒4底面相抵触的托块12。本技术主要是通过在现有的远传表主体1上的进液管2的管壁外设置加热机构3,利用加热机构3来对进液管2进行加热,避免进入到远传表主体1液体温度过低,而降低远传表主体1内压力检测组件内的弹性元件的弹性,而使得检测结果不准,出现较大的误差。在对进液管2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主要是通过加热套筒5内的加热电阻进行加热,并在隔热套筒4和第一隔热岩棉层6的作用下,进行隔热保温,有效降低热量向外散发的损耗量,从而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加热套筒5加热后通过软质的导热橡胶套筒8将热量传递给进液管2,给进液管2的液体进行加热,有效避免避免进入到远传表主体1液体温度过低,而降低远传表主体1内压力检测组件内的弹性元件的弹性,而使得检测结果不准,出现较大的误差。并且本技术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特点。其中,所述隔热套筒4的顶部设有顶盖13,所述导热橡胶套筒8内设有注水腔14,所述导热橡胶套筒8设有与注水腔14连通的且带有开关阀的注水管15,所述顶盖13上设有供注水管15穿过的孔眼,可通过向注水腔14内注入水体,使得导热橡胶套筒8进行膨胀,进而对通孔9进行收缩,使得导热橡胶套筒8的外壁与进液管2的管壁紧密贴合,另外可对不同尺寸规格的进液管2进行定位。其中,所述顶盖13的顶部设有第二隔热岩棉层16,降低热量损耗。其中,所述隔热套筒4内嵌设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加热电阻丝电连接,便于对加热的温度进行控制,进行恒温加热,其中加热温度在30-40度之间。所述隔热套筒4与限位挡块10之间第一橡胶垫圈17,起到了防磨的作用。所述隔热套筒4与托块12之间第二橡胶垫圈18,起到了防磨的作用。本技术主要是通过在现有的远传表主体1上的进液管2的管壁外设置加热机构3,利用加热机构3来对进液管2进行加热,避免进入到远传表主体1液体温度过低,而降低远传表主体1内压力检测组件内的弹性元件的弹性,而使得检测结果不准,出现较大的误差。在对进液管2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主要是通过加热套筒5内的加热电阻进行加热,并在隔热套筒4和第一隔热岩棉层6的作用下,进行隔热保温,有效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包括压力检测组件的远传表主体(1),所述远传表主体(1)上设有进液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的管壁外设有加热机构(3),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套设在进液管(2)外的隔热套筒(4),所述隔热套筒(4)的内腔中设有与隔热套筒(4)同轴设置的设有加热套筒(5),所述加热套筒(5)与隔热套筒(4)之间设有第一隔热岩棉层(6),所述加热套筒(5)内嵌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套筒(5)内设有软质的导热橡胶套筒(8),所述导热橡胶套筒(8)上设有供进液管(2)穿过的通孔(9);所述进液管(2)的顶部设有限位挡块(10),所述进液管(2)的底端设有延伸至隔热套筒(4)底部的螺纹结构(11),所述进液管(2)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隔热套筒(4)底面相抵触的托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包括压力检测组件的远传表主体(1),所述远传表主体(1)上设有进液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的管壁外设有加热机构(3),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套设在进液管(2)外的隔热套筒(4),所述隔热套筒(4)的内腔中设有与隔热套筒(4)同轴设置的设有加热套筒(5),所述加热套筒(5)与隔热套筒(4)之间设有第一隔热岩棉层(6),所述加热套筒(5)内嵌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套筒(5)内设有软质的导热橡胶套筒(8),所述导热橡胶套筒(8)上设有供进液管(2)穿过的通孔(9);所述进液管(2)的顶部设有限位挡块(10),所述进液管(2)的底端设有延伸至隔热套筒(4)底部的螺纹结构(11),所述进液管(2)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隔热套筒(4)底面相抵触的托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的管道用远传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敦玉王浩张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浩宇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