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光亮处理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65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炉,旨在提供一种连续式光亮处理炉,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炉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隔板,将炉体内部分隔成加热腔、保温腔,所述隔板的表面沿炉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炉体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连通于进料口,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一端连通于出料口,所述炉体位于进料口的另一端设置有输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小了处理炉的整体长度,节省了生产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光亮处理炉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续式光亮处理炉。
技术介绍
连续式热处理炉是对金属工件进行各种金属热处理的工业炉的统称,温度一般较加热炉为低,热处理炉可以采用各种加热炉的炉型,但要求较严格地控制炉温和炉内气氛等,热处理炉大多使用气体燃料加热,为了准确控制炉温,有的热处理炉采用电加热。现有的连续式处理炉的加热冷却都在一个炉体内进行,使得炉体的长度较长,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光亮处理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式光亮处理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炉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隔板,将炉体内部分隔成加热腔、保温腔,所述隔板的表面沿炉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炉体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连通于进料口,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一端连通于出料口,所述炉体位于进料口的另一端设置有输料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从进料口送入至加热腔,工件随着第一输送装置在加热腔内运动,当工件运动到输料板上时,第一汽缸控制输料板下降,使其与第二输送装置位于同一高度时,在输料组件将工件从第一输送装置输送到第二输送装置上,工件进进入到保温腔,并随着第二输送装置在保温腔内进行冷却,最终从出料口离开处理炉进行出料,从而减小了处理炉的整体长度,节省了生产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料组件包括设置于炉体内部一端的第一汽缸,所述第一汽缸位于第二输送装置的下方且其活塞杆竖直向上并固定连接有水平的输料板,所述隔板开设有供输料板穿过的通槽,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端部与炉体的端部内壁之间留有供输料板升降的空间,所述炉体的端部侧壁安装有平行于第二输送装置的第二汽缸,所述第二汽缸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料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从第一输送装置输送到输料板上时,第一汽缸带动输料板下降,输料板与第二输送装置位于同一高度时,第二汽缸带动推料板朝向工件运动,并将工件推入到第二输送装置的表面,从而带动工件在保温腔内并最终进行出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位于通槽的一个侧边铰接有密封板,所述输料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输料板位于通槽内时,顶杆的顶端抵接于密封板的下表面,使得密封板处于打开状态,当输料板下降,顶杆与密封板分离后,密封板将通槽进行关闭,以保证加热腔与保温腔之间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连续式光亮处理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2与出料口3,炉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隔板4,将炉体1内部分隔成加热腔5、保温腔6,隔板4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加热腔5内设置有加热装置,隔板4的表面沿炉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7,炉体1位于第一输送装置7的下方设置有平行于第一输送装置7的第二输送装置8,第一输送装置7的一端连通于进料口2,第二输送装置8的一端连通于出料口3,炉体1位于进料口2的另一端设置有输料组件,第一输送装置7与第二输送装置8均为链式传送带。将工件从进料口2送入至加热腔,工件随着第一输送装置7在加热腔内运动,当工件运动到输料板上时,第一汽缸控制输料板下降,使其与第二输送装置8位于同一高度时,在输料组件将工件从第一输送装置7输送到第二输送装置8上,工件进进入到保温腔,并随着第二输送装置8在保温腔内进行冷却,最终从出料口3离开处理炉进行出料,从而减小了处理炉的整体长度,节省了生产空间。输料组件包括安装于炉体1内部远离出料口3一端的第一汽缸9,第一汽缸9位于第二输送装置8的下方且其活塞杆竖直向上并固定连接有水平的输料板10,隔板4开设有供输料板10穿过的通槽11,第二输送组件的端部与炉体1的端部内壁之间留有供输料板10升降的空间,炉体1远离进料口2的端部侧壁安装有平行于第二输送装置8的第二汽缸12,第二汽缸12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料板13,当工件从第一输送装置7输送到输料板10上时,第一汽缸9带动输料板10下降,输料板10与第二输送装置8位于同一高度时,第二汽缸12带动推料板13朝向工件运动,并将工件推入到第二输送装置8的表面,从而带动工件在保温腔内并最终进行出料。隔板4位于通槽11的一个侧边铰接有密封板14,输料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杆15,当输料板10位于通槽11内时,顶杆15的顶端抵接于密封板14的下表面,使得密封板14处于打开状态,当输料板10下降,顶杆15与密封板14分离后,密封板14将通槽11进行关闭,以保证加热腔5与保温腔6之间的密封性,减少加热腔5与保温腔6之间的热交换。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式光亮处理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其特征是:所述炉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隔板,将炉体内部分隔成加热腔、保温腔,所述隔板的表面沿炉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炉体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连通于进料口,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一端连通于出料口,所述炉体位于进料口的另一端设置有输料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光亮处理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其特征是:所述炉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隔板,将炉体内部分隔成加热腔、保温腔,所述隔板的表面沿炉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炉体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连通于进料口,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一端连通于出料口,所述炉体位于进料口的另一端设置有输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光亮处理炉,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建华彭金虎吴惠忠陈永良马斌群胡应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中科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