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装微细热电偶热端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3587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铠装微细热电偶热端加工方法,属温度仪表测试领域。主要特征是把铠材热端部位压扁1mm,然后焊接成热电偶,解决了以往热端制作成“半球型”时所带来的电极合金缩径甚至断开现象。不仅大大提高了成品率、测温可靠性,而且大大延长铠装微细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温度测试仪表领域。
技术介绍
铠装热电偶根据不同的测温介质和工作温度,可以选取不同的 铠装合金材料以及不同直径的热电极。但有一点是基本恒定的,即在热电偶铠材的拉制中,它的铠壁厚度占该型热电偶直径的10-15%, 测温热电极直径占该型热电偶直径的15-20%。测温电极直径Z1 mni的 铠装热电偶,称其为铠装微细热电偶。传统铠装热电偶热端均成"半球型",即热端部位去除部分填充 介质然后焊接,又称接壳型热电偶。铠装微细热电偶热端用此传统方 法制作时,成品率很低,而且使用寿命短。用X光拍片检验,明显看 出高达90%以上产品测温电极丝产生縮径现象,10%的产品在制作时, 其测温电极甚至已经断开。究其原因,传统"半球型"铠装热电偶热端焊接时,热端添加焊 接合金及铠壁合金两者的质量远远大于一对热电极合金的质量,焊接 金属凝固时,产生的拉力迫使其三者强度最低的一对测温热电合金产 生縮径现象甚至断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铠装微细热电偶热端成型时出现的测温电极縮径甚至断开的情况提出来的,具体方法为,将铠材热端部位压扁1 mm, 使铠材管壁和一对热电极紧紧相依,然后焊接。经X光片检验,95%以上铠装微细热电偶电极不再产生縮径变形, 焊接时电极直接断开现象消失,只有5%可在X光片中看出热电极直 径有微细差异。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铠装微细热电偶热端成型时电极縮径甚至断 开的问题,大大提高产品成品率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l,铠装微细热电偶剖面示意图图2,铠装微细热电偶A向剖面示意图图中,1—铠装管,2 —测温电极,3—填充介质,4一热端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首先选取合适的拉制好的铠装热电管,其由铠装管l、测 温电极2以及填充介质3构成。要做成热端的一端,抠除部分填充介 质3,铠装管1压扁约lmm,此时测温电极2与压扁的铠装管壁紧紧 相抵,然后焊接形成热端4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微细铠装热电偶热端经X光片检验,95%以上电 极合金不再产生縮径变形,焊接时电极合金直接断开现象消失,只有 5%可在X光片中看出热电极直径有微细差异。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涉及,主要特征为制作成热端的铠装管先压扁1mm,然后焊接。2、 根据权利要求l,压扁后的铠装微细热电管的管壁与电极合金紧 紧相抵。3、 根据权利要求l、 2,制作好的铠装热电偶热端成扁条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属温度仪表测试领域。主要特征是把铠材热端部位压扁1mm,然后焊接成热电偶,解决了以往热端制作成“半球型”时所带来的电极合金缩径甚至断开现象。不仅大大提高了成品率、测温可靠性,而且大大延长铠装微细热电偶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G01K7/02GK101373154SQ20081006344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1日专利技术者洪光海, 矫林松, 葛增浩, 迟少明 申请人:上虞市神州仪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铠装微细热电偶热端加工方法,主要特征为制作成热端的铠装管先压扁1mm,然后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增浩矫林松洪光海迟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虞市神州仪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