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45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扇,风扇包括:立柱组件;风扇头;铰链组件,铰链组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立柱组件相连接,第二连接件与风扇头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适于绕转轴转动;其中,转轴位于立柱组件靠近风扇头的一端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风扇,立柱组件和风扇头通过铰链组件相连接,铰链组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转轴位于立柱组件的端部,也就是铰链组件连接了风扇头的背部和立柱组件,提高了风扇头的稳定性,也使得风扇更加美观。其中,转轴位于立柱组件靠近风扇头的一端的中部,使得风扇头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实现更大角度的转动,实现更大的俯仰角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的风扇100’通过半圆弧形的支点实现风扇头104’相对于立柱102’的转动,使得风扇头104’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风扇,包括:立柱组件;风扇头;铰链组件,铰链组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立柱组件相连接,第二连接件与风扇头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适于绕转轴转动;其中,转轴位于立柱组件靠近风扇头的一端的中部。本技术提供的风扇,包括立柱组件和风扇头,立柱组件和风扇头通过铰链组件相连接,其中,铰链组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立柱组件相连接,第二连接件与风扇头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绕转轴转动,从而实现风扇头的转动,进而实现风扇头的出风角度的调节,同时,铰链组件的转轴位于立柱组件的端部,也就是铰链组件连接了风扇头的背部和立柱组件,一方面提高了风扇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使得风扇更加美观。进一步地,转轴位于立柱组件靠近风扇头的一端的中部,使得风扇头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实现更大角度的转动,进而实现更大的俯仰角度的调节。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的风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相对转动所围绕的轴线与立柱组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相对转动所围绕的轴线与立柱组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也即实现了风扇头的俯仰角的调节,进而扩大了风扇的出风面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风扇头包括驱动轴和设置在驱动轴上的扇叶;其中,转轴的轴心与驱动轴的轴线相重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扇头包括驱动轴和扇叶,驱动轴驱动扇叶转动以向外界排风,扇叶围绕在驱动轴的周侧,从而使得驱动轴位于风扇的中部,其中,转轴的轴心与驱动轴的轴线相重合,也即驱动轴的轴线穿过转轴的轴线,从而使得风扇头在转动过程中,立柱组件的端部一直对应着风扇头的中心,从而使得风扇头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心的情况,进而提高了风扇头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风扇头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偏心,从而可使风扇头转动更大的角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限位件,风扇头上和/或立柱组件上设置有限位件;其中,限位件适于限制风扇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限位件能够限定风扇头转动的范围,使得风扇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风扇头由水平位置向风扇的下方转动至第一位置所转动的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风扇头由水平位置向风扇的上方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转动的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90°;其中,水平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风扇头位于水平位置时,驱动轴的轴线与立柱组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在该技术方案中,水平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风扇头能够由水平位置分别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运动,风扇头位于水平位置时,驱动轴的轴线与立柱组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也就是风扇头位于水平位置时风扇的出风方向为水平方向或近似水平方向,其中,通过铰链组件能够实现风扇头的俯仰角的调节,风扇头由水平位置向风扇的下方转动至第一位置所转动的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也即风扇头由水平位置向下运动的俯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风扇头由水平位置向风扇的上方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转动的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90°,也即风扇头由水平位置向上运动的仰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90°,也就是风扇头能够实现6°的俯角,以及90°的仰角,扩大了风扇的吹风范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铰链组件还包括:旋紧件,旋紧件设置在转轴上,位于转轴的一端,转轴和旋紧件上均设有螺纹结构,旋紧件与转轴通过螺纹结构螺纹连接;其中,转轴的另一端还设有限位结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位于限位结构与旋紧件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旋紧件,另一端设置有限位结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在限位结构和旋紧件之间,通过旋紧件可调节施加在第二连接件上的挤压力,其中,旋紧件和转轴上均设有螺纹结构,旋紧件与转轴通过螺纹结构螺纹连接,进而使得旋紧件对第二连接件所施加的挤压力可调节,且螺纹连接可靠性高,将旋紧件旋出转轴时,便于转轴上的零部件的拆卸及更换。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铰链组件还包括:阻尼件,设置在转轴上,第一连接件与旋紧件之间设有阻尼件。在该技术方案中,阻尼件与转轴相连接,阻尼件能够增加第二连接件转动所受到的阻力,从而使得第二连接件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增加、第二连接件转动所需要的力也会增加,进而提高了铰链组件的稳定性。其中,第一连接件与旋紧件之间、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均可选择性地设有阻尼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垫片,设置在转轴上,第二连接件与限位结构之间设有垫片,和/或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垫片,和/或第一连接件与所旋紧件之间设有垫片。在该技术方案中,垫片可设置在两个结构之间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其中,第二连接件与限位结构之间设有垫片,和/或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设有垫片,和/或第一连接件与旋紧件之间设有垫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阻尼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弹性垫、粘性阻尼件、惰轮。在该技术方案中,阻尼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弹性垫、粘性阻尼件、惰轮,以提高铰链组件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转轴的轴线方向,至少部分转轴上形成有限位面;垫片设有通孔,通孔的横截面的形状与转轴设有限位面部分的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在该技术方案中,沿转轴的轴线方向,转轴上形成有限位面,且使垫片的通孔的截面与转轴设有限位面部分的形状相适配,使得垫片不能沿转轴转动,进而提高了铰链组件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限位面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沿转轴的轴线的周向,至少两个限位面相对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沿转轴的轴线的周向,至少两个限位面相对设置,提高了限位面的限位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安装槽,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中,两个第二连接件设置在安装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件为至少两个,进而提高了铰链组件与风扇头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两个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安装槽内,提高了铰链组件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二连接件的脱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转轴的轴线方向,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在该技术方案中,沿转轴的轴线方向,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一侧,也即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一连接件的外侧,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依次安装在转轴上,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增强了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n立柱组件;/n风扇头;/n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立柱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风扇头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绕所述转轴转动;/n其中,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立柱组件靠近所述风扇头的一端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组件;
风扇头;
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立柱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风扇头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绕所述转轴转动;
其中,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立柱组件靠近所述风扇头的一端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相对转动所围绕的轴线与所述立柱组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头包括驱动轴和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的扇叶;
其中,所述转轴的轴心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件,所述风扇头上和/或所述立柱组件上设置有所述限位件;
其中,所述限位件适于限制所述风扇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头由水平位置向所述风扇的下方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转动的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
所述风扇头由所述水平位置向所述风扇的上方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转动的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90°;
其中,所述水平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所述风扇头位于所述水平位置时,所述驱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立柱组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还包括:
旋紧件,所述旋紧件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位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和所述旋紧件上均设有螺纹结构,所述旋紧件与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螺纹结构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还设有限位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