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432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包括罐体;罐体的开口上安装有底盖,罐体包括腔体Ⅰ、腔体Ⅱ和腔体Ⅲ;腔体Ⅰ、腔体Ⅱ和腔体Ⅲ两两之间相连通,腔体Ⅱ和腔体Ⅲ之间设置有间隔腔,间隔腔内设置有加热模块;腔体Ⅰ的吸附口设置有与油箱相连通的油气进口管,腔体Ⅰ的脱附口设置有与发动机相连通的油气脱附管,腔体Ⅲ的一端设置有与大气相连通的大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腔体Ⅱ和腔体Ⅲ之间的间隔腔内设置有由电阻丝组成的加热模块,在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加热模块对碳粉进行加热,通过加快汽油分子的运动来提高碳罐的脱附效率,实现超低脱附体积的发动机的碳罐脱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
本技术涉及碳罐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
技术介绍
随着国六法规的实施,为了减少机动车油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所有使用燃油的汽车都采用了ORVR系统,该系统对碳罐吸附油蒸汽的能力要求增高,碳罐体积变大可以有效控制机动车加油过程中的蒸发排放。碳罐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清洁和脱附干净会增大碳罐昼夜蒸发排放,而我国的环保法规对这个限值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的,发动机的脱附量的多少是决定碳罐能否清洁脱附干净的很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随着脱附量较低的如低排量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广泛应用,降低低脱附量车型的碳罐蒸发排放变得非常困难。现在的碳罐制造商往往通过使用价格昂贵的满足低排放的碳粉或者蜂窝棒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样的设计如果单纯依靠碳粉或蜂窝棒的吸附能力,而不增加任何的结构来提高碳罐的脱附速率,会导致碳罐的脱附效率低。因此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通过一个由电阻丝组成的加热模块对碳粉加热,提高脱附效率,实现超低脱附体积的发动机的碳罐脱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开口上安装有底盖,所述罐体具有多个腔体,包括腔体Ⅰ、腔体Ⅱ和腔体Ⅲ;所述腔体Ⅰ、腔体Ⅱ和腔体Ⅲ两两之间相连通,所述腔体Ⅱ和腔体Ⅲ之间设置有间隔腔,所述间隔腔内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腔体Ⅰ、腔体Ⅱ和腔体Ⅲ填充有吸附材料,吸附材料为碳粉;所述腔体Ⅰ的吸附口设置有与油箱相连通的油气进口管,腔体Ⅰ的脱附口设置有与发动机相连通的油气脱附管,所述腔体Ⅲ的一端设置有与大气相连通的大气口。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模块与整车ECU单元相连接,在发动机运行时,通过整车ECU单元控制加热模块的加热温度。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模块由电阻丝组成,所述间隔腔内设置有加热板,电阻丝布设在加热板中进行加热。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板的加热温度为38-42℃。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底盖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单个横向加强筋和单个纵向加强筋形成十字交叉结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底盖与罐体的开口为焊接密封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在腔体Ⅱ和腔体Ⅲ之间的间隔腔内设置有由电阻丝组成的加热模块,在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加热模块对碳粉进行加热,通过加快汽油分子的运动来提高碳罐的脱附效率,实现超低脱附体积的发动机的碳罐脱附,而且加热模块的温度控制在38-42℃,不会对碳罐的罐体造成热变形等损伤,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上A-A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上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加热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其中:1、罐体;11、腔体Ⅰ;111、油气进口管;112、油气脱附管;12、腔体Ⅱ;13、腔体Ⅲ;131、大气口;2、底盖;3、间隔腔;4、加热模块;5、整车ECU单元;6、横向加强筋;7、纵向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开口上安装有底盖2,罐体具有多个腔体,包括腔体Ⅰ11、腔体Ⅱ12和腔体Ⅲ13;腔体Ⅰ11、腔体Ⅱ12和腔体Ⅲ13两两之间相连通,腔体Ⅱ12和腔体Ⅲ13之间设置有间隔腔3,间隔腔3内设置有加热模块4;腔体Ⅰ11、腔体Ⅱ12和腔体Ⅲ13填充有吸附材料,吸附材料为碳粉;腔体Ⅰ11的吸附口设置有与油箱相连通的油气进口管111,腔体Ⅰ11的脱附口设置有与发动机相连通的油气脱附管112,腔体Ⅲ13的一端设置有与大气相连通的大气口131。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模块4与整车ECU单元5相连接,在发动机运行时,通过整车ECU单元5控制加热模块4的加热温度;更具体的说,加热模块4由电阻丝组成,间隔腔3内设置有加热板,电阻丝布设在加热板中进行加热,加热板的加热温度为38-42℃,通过控制加热板的加热温度,使得加热板的温度控制在38-42℃之间,一方面通过对碳粉加热能够加快汽油分子的运动来提高碳罐的脱附效率,另一方面不会对碳罐的罐体造成热变形等损伤;如图6所示的加热模块的电路原理图,温度电路采用温度传感器,在发动机启动后,整车ECU单元5控制该电路开始工作,当温度传感器采集到加热模块4的温度小于38℃时,给控制电路一个温度过冷的信号,通过继电器启动加热系统进行加热;当温度传感器采集到加热模块4的温度大于42℃时,给控制电路一个温度过热的信号,通过继电器启动制冷系统进行制冷,使得加热模块4的温度控制在38-4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底盖2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6和纵向加强筋7,单个横向加强筋6和单个纵向加强筋7形成十字交叉结构;更具体的说,横向加强筋6和纵向加强筋7交叉设置能够显著提高底盖2的强度,大大提高底盖2的使用寿命;而且底盖2与罐体1的开口为焊接密封固定,具有较高的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在腔体Ⅱ和腔体Ⅲ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n所述罐体的开口上安装有底盖,所述罐体具有多个腔体,包括腔体Ⅰ、腔体Ⅱ和腔体Ⅲ;/n所述腔体Ⅰ、腔体Ⅱ和腔体Ⅲ两两之间相连通,所述腔体Ⅱ和腔体Ⅲ之间设置有间隔腔,所述间隔腔内设置有加热模块;/n所述腔体Ⅰ、腔体Ⅱ和腔体Ⅲ填充有吸附材料,吸附材料为碳粉;/n所述腔体Ⅰ的吸附口设置有与油箱相连通的油气进口管,腔体Ⅰ的脱附口设置有与发动机相连通的油气脱附管,所述腔体Ⅲ的一端设置有与大气相连通的大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
所述罐体的开口上安装有底盖,所述罐体具有多个腔体,包括腔体Ⅰ、腔体Ⅱ和腔体Ⅲ;
所述腔体Ⅰ、腔体Ⅱ和腔体Ⅲ两两之间相连通,所述腔体Ⅱ和腔体Ⅲ之间设置有间隔腔,所述间隔腔内设置有加热模块;
所述腔体Ⅰ、腔体Ⅱ和腔体Ⅲ填充有吸附材料,吸附材料为碳粉;
所述腔体Ⅰ的吸附口设置有与油箱相连通的油气进口管,腔体Ⅰ的脱附口设置有与发动机相连通的油气脱附管,所述腔体Ⅲ的一端设置有与大气相连通的大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脱附体积发动机的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与整车ECU单元相连接,在发动机运行时,通过整车ECU单元控制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凤杰周彪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