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安全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40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安全梯,包括第一扶手杆、第二扶手杆和多个间隔分布的踏杆。第一扶手杆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一能够伸缩的第一安全带,第一安全带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连接第二扶手杆的第一挂钩;第一扶手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一能够伸缩的第二安全带,第二安全带远离第二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连接第二扶手杆的第二挂钩。第一扶手杆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一第一近电报警器,第二扶手杆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一第二近电报警器,位于最上层的踏杆还安装有一作业平台。本该新型安全梯能够防止底部打滑、顶部侧面倾斜,以避免人员登高时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安全梯
本技术属于安全梯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安全梯。
技术介绍
在配电网运维过程中,作业平台必不可少,常用的工具是绝缘梯。受到位置的限制,存在很多地方无法使用人字梯,而只能选择单梯。目前杆上/塔上使用梯子作业时需要人扶梯。工作时也需要专人扶梯,且即使有人扶梯仍然具有顶上侧滑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安全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安全梯,包括第一扶手杆、第二扶手杆和多个间隔分布的踏杆,所述踏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扶手杆和所述第二扶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扶手杆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一能够伸缩的第一安全带,所述第一安全带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扶手杆的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扶手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一能够伸缩的第二安全带,所述第二安全带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扶手杆的第二挂钩。可选地,所述第一扶手杆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一第一近电报警器,所述第二扶手杆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一第二近电报警器。可选地,位于最上层的所述踏杆还安装有一作业平台。可选地,所述作业平台包括转动块和能够上下翻转的支撑板;所述转动块固定在所述最上层的所述踏杆上,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可选地,所述第二扶手杆的底部还固定有一用于所述第一挂钩固定连接的第一圆环,所述第二扶手杆的顶部还固定有一用于所述第二挂钩固定连接的第二圆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该新型安全梯靠在需要登高的工作对象上,通过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进行支撑,人员踩踏在踏杆上实现登高。在人员登上该新型安全梯之前,第一安全带的第一挂钩围住工作对象并固定在第二扶手杆上,第二安全带的第二挂钩围住工作对象并固定在第二扶手杆上,使得新型安全梯能够稳定地靠在该工作对象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安全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底部不易打滑、顶部不易倾斜,能够避免发生因底部打滑或顶部倾斜导致的高空坠落事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安全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的放大图。图示说明:第一扶手杆11、第二扶手杆12、踏杆13、第一固定座14、第一安全带15、第一近电报警器16、作业平台17、支撑板18、转动块1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安全梯,能够防止底部打滑、顶部侧面倾斜,以避免人员登高时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在该新型安全梯的顶部安装有近电报警器,可以在爬梯之前了解工作对象处是否带电;在该新型安全梯的顶部还设有工作平台17,能够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例如可以放置一些工具等。具体的,该新型安全梯包括第一扶手杆11、第二扶手杆12和多个间隔分布的踏杆13,踏杆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扶手杆11和第二扶手杆12固定连接。使用时,该新型安全梯靠在工作对象(本实施例为图1中的电杆)上,通过第一扶手杆11和第二扶手杆12支撑。待该新型安全梯放稳后,通过踩踏踏杆13爬梯。为了避免梯子发生倾斜或打滑,第一扶手杆1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座14,第一固定座14固定连接有一能够伸缩的第一安全带15,第一安全带15远离第一固定座14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连接第二扶手杆的第一挂钩(图中未示出)。第一扶手杆11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座(图中未示出),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一能够伸缩的第二安全带(图中未示出),第二安全带远离第二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连接第二扶手杆的第二挂钩(图中未示出)。在未被使用时,第一安全带11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缩入第一固定座14,第二安全带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缩入第二固定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座14、第一安全带11和第二固定座和第二安全带为相同的设置,仅是安装位置的不同,一者在梯子的顶部,一者在梯子的底部。在使用时,第一安全带11围设在电杆上,其一端的第一挂钩固定在第二扶手杆12上。第二安全带围设在电杆上,其一端的第二挂钩固定在第二扶手杆上12。通过第一安全带11和第二安全带,将该新型安全梯的顶部稳固的靠在电杆上,底部稳固的支撑在地面上,实现防止底部打滑和顶部侧面倾斜的功能。进一步的,近电报警器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近电报警器16和第二近电报警器(图中未示出)。第一近电报警器16和第二近电报警器分别固定在第一扶手杆11和第二扶手杆12的顶部,使得该新型安全梯的顶部的两端均具备检测周围是否有带电风险。当第一近电报警器16检测到周围有电时(例如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测得),第一近电报警器16发出声光报警。第二近电报警器检测到周围有电时,第二近电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具体的,作业平台17安装在位于最上层的踏杆13上。作业平台17包括转动块19和能够通过转动块19上下翻转的支撑板18。转动块19固定在最上层的踏杆13上,转动块19转动连接于支撑板18。当需要使用时,支撑板18向下翻转至如图2所示。当不需要使用时,支撑板18向上翻转至与第一扶手杆11平行。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扶手杆12的底部还固定有一用于第一挂钩固定连接的第一圆环,第二扶手杆12的顶部还固定有一用于第二挂钩固定连接的第二圆环。通常梯子为梯形,即第一扶手杆11和第二扶手杆12之间的间距为上面小、下面大。因此,当没有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时,第一挂钩只能挂在第二扶手杆12上,第二挂钩只能挂在第二扶手杆12上,以实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固定。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挂钩挂在第一圆环上,第二挂钩挂在第二圆环上,提高了连接稳定性,防止第一安全带15和第二安全带脱落。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安全梯,包括第一扶手杆、第二扶手杆和多个间隔分布的踏杆,所述踏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扶手杆和所述第二扶手杆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扶手杆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一能够伸缩的第一安全带,所述第一安全带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扶手杆的第一挂钩;/n所述第一扶手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一能够伸缩的第二安全带,所述第二安全带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扶手杆的第二挂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安全梯,包括第一扶手杆、第二扶手杆和多个间隔分布的踏杆,所述踏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扶手杆和所述第二扶手杆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扶手杆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一能够伸缩的第一安全带,所述第一安全带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扶手杆的第一挂钩;
所述第一扶手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一能够伸缩的第二安全带,所述第二安全带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扶手杆的第二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安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杆的顶部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英山陆华晴陈镜巨王勇成祺驹温杰锋段衡坤谢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