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穿楼板管道孔洞缝隙的抱箍式混凝土浇筑模板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33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堵穿楼板管道孔洞缝隙的抱箍式混凝土浇筑模板体系,解决了现有的管道缝隙封堵模板体系存在的稳定性差和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在楼板(1)的下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左侧模板(4)和右侧模板(5),在左侧模板(4)的左半圆形缺口处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左半筒形抱箍(6),在右侧模板(5)的右半圆形缺口处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右半筒形抱箍(7),左半筒形抱箍(6)与右半筒形抱箍(7)对接后抱接在穿楼板管道(3)的外侧壁上,通过两抱箍箍紧丝杠进行抱箍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较厚楼板的孔洞缝隙的封堵,稳定的模板支撑体系可以支撑较大的浇筑混凝土的重量,浇筑一次成型,质量好,特别是装配和拆卸操作简单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堵穿楼板管道孔洞缝隙的抱箍式混凝土浇筑模板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中二次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模板体系,特别涉及一种对穿楼板孔洞与穿楼板管道之间所形成的缝隙进行封堵的混凝土浇筑模板体系。
技术介绍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有各种穿楼板管道;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楼板管道穿过孔是预留的,有些楼板管道穿过孔是现凿的,不管是预留还是现凿,为了安装管道方便,一般洞口的直径均比安装的管道的直径要大,待管道安装完成后,管道与混凝土楼板孔洞之间的缝隙均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封堵,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封堵前一般是采用吊模的方式,将封堵模板吊接在预封堵缝隙的底端,使封堵模板的顶面将管道与混凝土楼板孔洞之间的缝隙封闭,在缝隙中浇筑混凝土,待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将封堵模板拆卸掉,这种吊模的方法存在模板稳定性差,模板在封堵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容易出现倾斜,浇筑凝固后的混凝土经常出现突起或凹入楼板平面的情况,需要人工二次进行修整;此外,吊绳从浇筑缝隙中穿过的吊接方法也影响到了封堵混凝土的密实性,并增加了处理吊绳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封堵穿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穿楼板管道孔洞缝隙的抱箍式混凝土浇筑模板体系,包括楼板(1),在楼板(1)上设置有楼板孔洞(2),在楼板孔洞(2)中设置有穿楼板管道(3),其特征在于,在楼板(1)的下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左侧模板(4)和右侧模板(5),在左侧模板(4)的左半圆形缺口处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左半筒形抱箍(6),在右侧模板(5)的右半圆形缺口处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右半筒形抱箍(7),左半筒形抱箍(6)与右半筒形抱箍(7)对接后抱接在穿楼板管道(3)的外侧壁上,在右侧模板(5)的右端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右前丝杠穿接耳(12)和右后丝杠穿接耳(21),在左侧模板(4)的前侧下底面与右侧模板(5)的前侧下底面之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穿楼板管道孔洞缝隙的抱箍式混凝土浇筑模板体系,包括楼板(1),在楼板(1)上设置有楼板孔洞(2),在楼板孔洞(2)中设置有穿楼板管道(3),其特征在于,在楼板(1)的下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左侧模板(4)和右侧模板(5),在左侧模板(4)的左半圆形缺口处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左半筒形抱箍(6),在右侧模板(5)的右半圆形缺口处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右半筒形抱箍(7),左半筒形抱箍(6)与右半筒形抱箍(7)对接后抱接在穿楼板管道(3)的外侧壁上,在右侧模板(5)的右端底面上分别设置有右前丝杠穿接耳(12)和右后丝杠穿接耳(21),在左侧模板(4)的前侧下底面与右侧模板(5)的前侧下底面之间设置有两抱箍箍紧前侧丝杠(10),在两抱箍箍紧前侧丝杠(10)的左端设置有前侧丝杠拉钩(11),前侧丝杠拉钩(11)钩接在左侧模板(4)的左侧面上,两抱箍箍紧前侧丝杠(10)的右端依次穿过右前丝杠穿接耳(12)和右前丝杠垫片(14)后与右前丝杠螺母(13)螺接在一起,在左侧模板(4)的后侧下底面与右侧模板(5)的后侧下底面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王红兵张建青李春波张旭涛薛孝家孟志杰任少青吴磊张凯晰耿秋红和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