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29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其包括框架,框架包括支撑架和横杆,支撑架沿横杆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架包括横梁以及沿横梁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竖杆,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两个竖杆上;所述竖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连接柱和一个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套设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柱上,所述第一连接柱沿周缘方向开设有环槽,所述螺纹套筒上设有与环槽相配合的凸环,所述第二连接柱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远离竖杆的一端设有加强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开设有与加强柱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井道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
技术介绍
公告号为CN2067373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由预制的连接横梁、顶板和左右两片预制梁柱框架组成,所述的预制梁柱框架包括位于两侧的竖向框架柱和水平连接竖向框架柱的框架水平横梁,左右预制梁柱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横梁连接,所述的顶板盖合在预制梁柱框架顶部,所述的顶板内设置有暗梁。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电梯井采用钢结构预制而成,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由于钢结构较长占用空间较大,因此不便于操作者现场对整个电梯井进行组装,增加了现场施工的难度,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其优点是:通过螺纹套筒对两个框架进行连接,使得操作者可以快速便捷的对两个框架进行连接,以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支撑架和横杆,所述支撑架沿横杆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梁以及沿横梁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竖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两个竖杆上;所述竖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连接柱和一个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套设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柱上,所述第一连接柱沿周缘方向开设有环槽,所述螺纹套筒上设有与环槽相配合的凸环,所述第二连接柱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远离竖杆的一端设有加强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开设有与加强柱相配合的第一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对两个框架进行连接时,操作者先将加强柱插入到第一凹槽中,第一凹槽限制了加强柱的移动方向,从而第一凹槽对加强柱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以便于操作快速的将两个框架进行定位,同时加强柱增加了两个框架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两个框架之间的连接强度,此时操作者转动螺纹套筒对两个框架进行紧固,当凸环与环槽的侧壁抵触时,螺纹套筒将第二连接柱抵紧在第一连接柱上,从而螺纹套筒对框架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进而便于操作快速便捷的对两个框架进行连接,以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柱背离第二连接柱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开设有与第一连杆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杆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中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凹槽在与第一滑槽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滑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一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连接两个框架时,操作者向将第一限位块按压进第一滑槽中,此时第一弹簧受压缩,当第一连杆与第二凹槽相配合时,操作者松开第一限位块,第一弹簧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第一弹簧推动第一限位块移动,使得第一限位块插入到第一限位槽中,从而第一限位块对两个框架起到锁紧的作用,进而便于操作者对两个框架进行定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连接板,所述加强柱与第一凹槽配合时,两个所述连接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将两个框架连接之后,对拉螺栓可以对两个连接板做进一步的连接,进而提高两个框架的连接强度,以增加两个框架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一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穿设在竖杆中,所述竖杆上开设有腰形孔,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横杆的一端设有与腰形孔尺寸相同的腰形板;所述腰形板朝向第二连杆的一面与竖杆背离横杆的一面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连接两个支撑架时,操作者先将横杆两端的两个腰形板同时从两个腰形孔这种穿过,对两个竖杆进行连接,此时操作者将横杆转动90°,使得腰形板与腰形孔垂直,腰形板抵紧在竖杆上,从而腰形板对竖杆起到了紧固的作用,进而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对竖杆和竖杆进行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三连接柱连接在横杆上,所述竖杆上设有与第三连接柱相配合的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背离竖杆的一侧沿腰形孔的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第三连接柱沿腰形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中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套筒在腰形孔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两个与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二滑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二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将腰形板从腰形孔中穿过时,第二限位块与缺口对齐,当腰形板从腰形孔中穿出时,第三连接柱与限位套筒配合,第二限位块嵌入到缺口中,此时操作者按压第二限位块,使得第二限位块退入到第二滑槽中,第二弹簧受压缩,同时操作者将横杆转动90°,腰形板与腰形孔垂直,第二弹簧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第二弹簧推动第二限位块,使得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配合,第二限位块限制了横杆的转动,从而第二限位块对横杆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进而减少横杆发生转动的可能,以减少横杆从竖杆上脱离的情况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最下方所述框架通过基座连接在地面上,所述基座背离地面的一侧沿周缘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中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框架上的四个竖杆连接在导向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框架容易产生晃动,框架带动导向块移动,导向槽限制了导向块的移动方向,使得导向块上下滑动,同时第三弹簧受压缩,第三弹簧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对导向块进行缓冲,从而第三弹簧对框架起到减震的作用,进而减小框架的晃动幅度,以便于操作者对框架进行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块背离地面的一侧沿周缘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浇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框架的连接之后,操作者可以通过浇筑孔向导向槽中浇筑混凝土对导向块和基座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杆朝向墙壁的一侧设有两个相互扣合的匚形板,所述匚形板相靠近的两个侧壁上同时穿设有一个螺杆,所述螺杆在侧壁的两侧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将框架与墙壁连接时,操作者转动螺母,可以对两个匚形板相互靠近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螺杆便于操作调节两个匚形板之间的长度,进而便于操作将匚形板与墙壁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螺纹套筒对框架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便于操作快速便捷的对两个框架进行连接,以提高施工效率;2.对拉螺栓可以对两个连接板做进一步的连接,可以提高两个框架的连接强度,以增加两个框架的连接稳定性;3.第三弹簧对框架起到减震的作用,可以减小框架的晃动幅度,以便于操作者对框架进行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二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支撑架(11)和横杆(12),所述支撑架(11)沿横杆(1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支撑架(11)包括横梁(111)以及沿横梁(11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竖杆(112),所述横杆(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架(11)的两个竖杆(112)上;/n所述竖杆(1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连接柱(2)和一个第二连接柱(3),所述第一连接柱(2)上套设有螺纹套筒(31),所述螺纹套筒(31)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柱(2)上,所述第一连接柱(2)沿周缘方向开设有环槽(311),所述螺纹套筒(31)上设有与环槽(311)相配合的凸环(312),所述第二连接柱(3)与螺纹套筒(31)螺纹连接;/n所述第二连接柱(3)远离竖杆(112)的一端设有加强柱(32),所述第一连接柱(2)上开设有与加强柱(3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支撑架(11)和横杆(12),所述支撑架(11)沿横杆(1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支撑架(11)包括横梁(111)以及沿横梁(11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竖杆(112),所述横杆(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架(11)的两个竖杆(112)上;
所述竖杆(1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连接柱(2)和一个第二连接柱(3),所述第一连接柱(2)上套设有螺纹套筒(31),所述螺纹套筒(31)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柱(2)上,所述第一连接柱(2)沿周缘方向开设有环槽(311),所述螺纹套筒(31)上设有与环槽(311)相配合的凸环(312),所述第二连接柱(3)与螺纹套筒(31)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柱(3)远离竖杆(112)的一端设有加强柱(32),所述第一连接柱(2)上开设有与加强柱(3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柱(32)背离第二连接柱(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杆(33),所述第一凹槽(21)的槽底开设有与第一连杆(33)相配合的第二凹槽(22);
所述第一连杆(33)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33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331)中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限位块(34),所述第二凹槽(22)在与第一滑槽(331)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34)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23),所述第一限位块(34)与第一滑槽(331)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连接板(36),所述加强柱(32)与第一凹槽(21)配合时,两个所述连接板(36)通过对拉螺栓(3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框架电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青滢俞永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