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既有管廊地下空间及其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既有管廊地下空间及其支护结构,本技术主要用于在既有的综合管廊下新增地下空间的情况。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原本的地下管道,输水线、输电线等需要寻求更佳的布置位置,因此综合管廊应运而生。某些城市在建设地下空间时面临土层上方既有管廊的保护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保证既有管廊的前提下,更好地在土层下方进行地下空间修建是一个新的难题。传统的管廊保护方式采用设置贝雷梁悬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地面占用面积过大,影响城市地面交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管廊地下空间支护结构,为地下空间的开挖提供逆作法的施工基础,在保证既有管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修建地下空间,施工占用面积小。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管廊地下空间,该地下空间支护采用上述支护结构对既有管廊进行支护。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既有管廊地下空间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墙,设置于管廊两侧,其底部延伸至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管廊地下空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护墙,设置于管廊两侧,其底部延伸至地下空间底部,用于阻挡管廊周边土体,并作为地下空间的侧方支护;/n支撑板,铺设于管廊底部,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管廊两侧的支护墙上,用于支撑管廊底部,并作为地下空间的顶板;/n支撑桩,分散地设置于地下空间内,其底部与底板连接,顶部抵在支撑板的底部,用于辅助支撑板对管廊进行支撑;/n底板,其沿管廊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与支护墙连接,所述支护墙、支撑板及底板共同围成地下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管廊地下空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护墙,设置于管廊两侧,其底部延伸至地下空间底部,用于阻挡管廊周边土体,并作为地下空间的侧方支护;
支撑板,铺设于管廊底部,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管廊两侧的支护墙上,用于支撑管廊底部,并作为地下空间的顶板;
支撑桩,分散地设置于地下空间内,其底部与底板连接,顶部抵在支撑板的底部,用于辅助支撑板对管廊进行支撑;
底板,其沿管廊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与支护墙连接,所述支护墙、支撑板及底板共同围成地下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管廊地下空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墙包括水泥土墙,该水泥土墙内插入侧面带有接口的预制混凝土墙板或板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管廊地下空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墙距离相邻一侧管廊侧壁的距离不小于管廊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管廊地下空间支护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统,徐俊,汪业青,洪哲明,俞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