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14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涉及印染加工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具有进料口,所述罐体包括外筒以及安装在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热管对染液进行加热,端盖能减少罐体内热气损失,并起到恒定罐体内部上下温度的作用,使得染液在罐体内均匀受热,快速提高染料分子的内能,使得染料分子更容易上染布料,从而提高染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
本技术涉及印染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
技术介绍
溢流染色机,主要用于各类纯棉、纯涤、涤棉、涤纶等针织坯布的前后处理及染色,同时也可作为织物的煮炼、漂白、预缩、碱减量等加工。染色机用化料桶,在对布料进行染色之前,需要将染料溶解到水中,然后再对布料进行染色。目前,公开号为CN20927680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溢流染色机的染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进气管、加热管和出气管,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罐体外;所述加热管设置在罐体内;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且另外一端连接所述加热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加热管连接。该技术设置的加热装置,能够对罐体内的染液进行加热,提高染液罐内染液的温度,从而使得染料分子的内能增加,使得染料分子更易上染布料,从而提高效率。上述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加热管对染液加热时,由于罐体密封性较差,热气容易散失,染液受热不均匀,使得上、下染液温度不一,从而上、下部染液对布料的着色性存在差异,影响染布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端盖能减少热气损失,起到恒定罐体内部上下温度的作用,使得染液均匀受热,从而提高染色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具有进料口,所述罐体包括外筒以及安装在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热管对染液进行加热,同时利用端盖减少罐体内热气损失,并起到恒定罐体内部上下温度的作用,使得染液在罐体内均匀受热,快速提高染料分子的内能,使得染料分子更容易上染布料,从而提高染色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端盖包括固定安装在罐体上的第一连接部、转动安装在所述罐体上且与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设置在端盖上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料前,打开连接件,将第二连接部翻转开来,然后即可往罐体内加料,加完染料后,再将第二连接部翻转至进料口上,通过连接件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即可将罐体进料口盖住,从而能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罐体内温度恒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上的固定块以及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部上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扣合的固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夹和固定块的扣合,进一步加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紧闭性,减少热量的散失,使得罐体内部温度恒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夹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紧弹簧给固定夹提供向下的预紧力,防止固定夹轻易脱出,提高了固定夹和固定块之间的扣合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侧上设置有两个弧形凸起,所述固定孔可沿弧形凸起的边沿滑入并与所述固定块相扣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凸起能有效减少固定块对固定夹的磨损,使得扣合时更加顺畅,延长了固定夹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且一端穿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搅拌棒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且用于驱动搅拌棒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棒对内筒里的染液进行搅拌,能一定程度加快染料的溶解,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上的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棒穿出第一连接部一端上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管横截面呈圆环形,且所述加热管围绕所述内筒在空腔中呈螺旋状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环状的加热管围绕内筒螺旋状分布,能够最大限度的对内筒进行加热,并且一定程度上保证内筒中的染料的受热均匀,从而使得染料更多、更快的溶解在水中。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端盖能减少热气损失,起到恒定罐体内部上下温度的作用,使得染液均匀受热,从而提高染色效率;2.通过搅拌棒对染料进行搅拌,加快染料的溶解,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罐体;2、内筒;3、空腔;4、加热管;6、第一连接部;61、搅拌棒;62、驱动组件;621、驱动电机;622、驱动齿轮;623、传动齿轮;7、第二连接部;8、连接件;81、固定块;82、固定夹;9、预紧弹簧;10、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和图2,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包括罐体1,罐体1上部具有进料口,罐体1包括外筒和内筒2,内筒2固定安装在外筒中,且外筒与内筒2之间开设有环绕内筒2的空腔3,空腔3内固定安装有加热管4,加热管4横截面呈圆环形,且加热管4围绕内筒2在空腔3中呈螺旋状分布,且加热管4为电加热管。罐体1上设置有端盖,端盖包括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均位于进料口处。第一连接部6固定安装在罐体1上,且第一连接部6横截面呈半圆形,第一连接部6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61和驱动组件62,搅拌棒61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接部6中央位置,且搅拌棒61一端穿出第一连接部6、另一端在罐体1内;驱动组件62包括驱动电机621、驱动齿轮622和传动齿轮623,驱动电机621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6的上表面,驱动齿轮622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621的输出轴上,传动齿轮623则固定安装在搅拌棒61穿出第一连接部6的端部上,且驱动齿轮622和从动齿轮为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因此,驱动电机621转动时,带动驱动齿轮622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61转动,搅拌棒61即可对染料进行搅拌。参照图1和图3,第二连接部7转动安装在罐体1与第一连接部6的相对一侧上,且第二连接部7横截面也呈半圆形,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拼成完整的呈圆形的端盖且将进料口遮盖住。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上设置有连接件8,连接件8包括固定块81和固定夹82。固定块8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部具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外筒以及安装在外筒内的内筒(2),所述外筒和内筒(2)之间设置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设置有加热管(4),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部具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外筒以及安装在外筒内的内筒(2),所述外筒和内筒(2)之间设置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设置有加热管(4),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固定安装在罐体(1)上的第一连接部(6)、转动安装在所述罐体(1)上且与第一连接部(6)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7),以及设置在端盖上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6)和所述第二连接部(7)的连接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8)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6)上的固定块(81)以及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部(7)上的固定夹(82),所述固定夹(82)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81)相扣合的固定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加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7)上设置有预紧弹簧(9),所述预紧弹簧(9)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夹(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炳炎任鑫泉杜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三印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