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14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涉及印染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具有进料口,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可拆卸安装在罐体上且位于进料口处的过滤环、安装在所述过滤环上的过滤网,以及安装在所述过滤环上且用于将过滤环固定在所述罐体上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往化料桶中加染料时,通过过滤网对染料进行过滤,将杂质隔离在过滤环上,阻止染料中的杂质进入化料桶,从而减少杂质进入染色机,减少杂质对布料染色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染色效率。而且过滤环是可拆卸安装在罐体上的,所以方便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
本技术涉及印染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
技术介绍
溢流染色机,主要用于各类纯棉、纯涤、涤棉、涤纶等针织坯布的前后处理及染色,同时也可作为织物的煮炼、漂白、预缩、碱减量等加工。染色机用化料桶,在对布料进行染色之前,需要将染料溶解到水中,然后再对布料进行染色。目前,现有技术如图1所述,溢流染色机化料桶,包括罐体1和加水管2,加料时,从进料口向罐体内加染料,然后再将化料桶内的染液向溢流染色机中输送,从而进行布料染色工作。上述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化料桶加染液时,染料直接从进料口倒入罐体中,染料中难免掺有杂质,染液输送向染色机时,杂质伴随着染液一通进入染色机中,杂质进入染色机容易影响布料的着色,影响布料的染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通过过滤网将染料进行过滤,阻止染料中的杂质进入化料桶,从而减少杂质进入溢流染色机,减少杂质对布料的影响,提高了布料的染色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具有进料口,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安装在罐体上且位于进料口处的过滤环、安装在所述过滤环上的过滤网,以及安装在所述过滤环上且用于将过滤环固定在所述罐体上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化料桶中加染料时,通过过滤网对染料进行过滤,将杂质隔离在过滤环上,阻止染料中的杂质进入化料桶,从而减少杂质进入染色机,减少杂质对布料染色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染色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料口设置有围绕进料口侧壁的圆环,所述固定件包括安装在过滤环下表面的若干组弹性扣片,每组弹性扣片包括两个弹性扣片,两所述弹性扣片分别位于所述圆环的两侧,且两所述弹性扣片与所述圆环扣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化料桶在加料时,染料不仅会对过滤环有冲击作用,而且染料进入罐体后可能会使罐体产生些许晃动,通过弹性扣片将过滤环固定在罐体上,提高了过滤环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圆环外部套设有橡胶环,且两所述弹性扣片与所述橡胶环相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环能提高圆环与弹性扣片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弹性扣片沿圆环滑移的概率,减少过滤环的晃动,提高了过滤环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环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过滤网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过滤网边沿设置有至少一块卡块,所述安装槽周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卡块嵌入的嵌槽,安装槽周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嵌槽相连通的卡槽,且所述嵌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卡块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网上堆积的杂质过多或破损需要更换时,打开固定组件,转动过滤网使得卡块脱离卡槽,使得卡块从嵌槽中滑出,从而将过滤网拆卸下来,从而能较好地对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理,而后再将清洗完的过滤网或者新的过滤网安装至过滤环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移安装在卡槽内的抵紧块、设置在卡块远离过滤环一侧的限位柱、开设在卡槽内壁上的限位槽,以及设置在抵紧块与嵌槽槽底之间且用于将限位柱卡进限位槽中的抵紧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块嵌入至嵌槽中后,下压过滤网,使得卡块向下抵紧抵紧块,并使抵紧块朝向嵌槽槽底一侧滑移,此时抵紧弹簧压缩形变,当抵紧块与卡槽内壁之间的间隙大于卡块厚度时,转动过滤网使得卡块嵌入至卡槽内,当限位柱运动至限位槽处时,抵紧弹簧将会驱使限位柱嵌入至限位槽中,从而将过滤网固定在过滤环内,且当需要取下过滤网时,朝下压动过滤网,使得限位柱脱离限位槽,随后转动过滤网即可取出,拆装较为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环的横截面呈梯形,且所述过滤网为开口朝下设置的碗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料从过滤环倾倒时,杂质会先沿过滤网表面下滑至两侧,染料能够通过过滤网上端进行流动,从而保证染料能够较为流畅地流入罐体中,从而提高了进料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网边沿设置有横截面呈向上弯曲的弧形且用与收集杂质的收集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料从过滤环倾倒时,杂质会先沿过滤网表面下滑至收集环中,从而实现对杂质的收集,而且当拆卸过滤网时,还能减少杂质落至罐体内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圆环内嵌设有呈环形的加水管,所述加水管表面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圆环的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围绕加水管的一圈呈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水管的设置方便化料桶加水,多个出水口出水,减少了水溅出的概率,节约了水资源,而且清洗罐体内部的时候也较为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给化料桶加料时,通过过滤网将染料进行过滤,阻止染料中的杂质进入化料桶,从而减少杂质进入溢流染色机,减少杂质对布料的影响,提高了布料的染色效率;2.过滤网上的收集环能对杂质进行一定的收集,而且拆卸过滤网时,能减小杂质掉落至罐体中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化料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过滤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罐体;2、加水管;3、出水口;4、橡胶环;5、过滤装置;51、过滤环;52、过滤网;521、收集环;53、固定件;531、弹性扣片;6、安装槽;7、嵌槽;8、卡槽;9、卡块;101、抵紧块;102、限位柱;103、抵紧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2和图3,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包括罐体1,罐体1上部具有进料口,罐体1内固定设置有呈环形的加水管2,加水管2与外部输水设备相连通,加水管2位于进料口的下方,且加水管2表面开设有若干贯穿的出水口3,若干出水口3围绕加水管2一圈呈间隔设置,且出水口3朝向罐体1底面中心倾斜设置。进料口边沿有一围绕进料口侧壁设置的圆环,圆环外部套设有橡胶环4,橡胶环4横截面呈弧形,且橡胶环4位于加水管2的上方。参照图2和图4,罐体1上设置有过滤装置5,过滤装置5包括过滤环51、过滤网52以及固定件53。固定件53包括若干组弹性扣片531,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组,弹性扣片531焊接在过滤环51的下表面,每组弹性扣片531包括两个弹性扣片531,两个弹性扣片531分别位于圆环的两侧,两个弹性扣片531与圆环扣接配合,且两个弹性扣片531与橡胶环4相抵紧,过滤环51通过弹性扣片531固定在罐体1上。过滤网52安装在过滤环51上,且过滤网52为开口朝下设置的碗状结构,过滤网52边沿焊接有收集环521,收集环521的横截面呈向上弯曲的弧形,收集环521的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部具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安装在罐体(1)上且位于进料口处的过滤环(51)、安装在所述过滤环(51)上的过滤网(52),以及安装在所述过滤环(51)上且用于将过滤环(51)固定在所述罐体(1)上的固定件(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部具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安装在罐体(1)上且位于进料口处的过滤环(51)、安装在所述过滤环(51)上的过滤网(52),以及安装在所述过滤环(51)上且用于将过滤环(51)固定在所述罐体(1)上的固定件(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设置有围绕进料口侧壁的圆环,所述固定件(53)包括安装在过滤环(51)下表面的若干组弹性扣片(531),每组弹性扣片(531)包括两个弹性扣片(531),两所述弹性扣片(531)分别位于所述圆环的两侧,且两所述弹性扣片(531)与所述圆环扣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外部套设有橡胶环(4),且两所述弹性扣片(531)与所述橡胶环(4)相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染色机的化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环(51)上设置有安装槽(6),所述过滤网(5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槽(6)中,所述过滤网(52)边沿设置有至少一块卡块(9),所述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炳炎沈小华杜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三印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