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兆金专利>正文

液压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934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外壳组件、支撑件、加压组件和卸压组件、控制总成、油囊、油补给区、伸缩组件、导油组件和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液压千斤顶通过设置容积可变的油囊,能随着油囊内油量增多减小而膨胀缩小,并能令其内部保持真空状态,使液压千斤顶不受泄入空气的影响;同时设置高度可调节的支撑件,可以根据待支撑物的高度预先调节支撑件的高度,解决了因为待支撑物的高度不同,导致液压千斤顶的升降篇幅较大的问题,省时省力;通过设置可以与角度可变的底座,可自动调节受力物体与千斤顶支点角度,使其保持垂直受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千斤顶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千斤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压千斤顶是是由千斤顶内两个区的油液相互转换,带动伸缩杆作往返运动,因为其中一区内装有伸缩杆,所以两个区的藏油体积必然存在差距,伸缩杆体积越大,产生的差距就越大。现一般液压千斤顶会于油缸外壁和千斤顶的外壳之间,设立第三区作油补给区,用以补足两个区的藏油体积的差距。但是,由于在伸缩杆往返运动时因体积差也必然产生压强差,又因为车载千斤顶的空间存放和颠簸等原因,会使液压千斤顶容易漏油或者泄入空气而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千斤顶,用于解决液压千斤顶漏油或者泄入空气而不能使用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上,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滑动连接;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侧面,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待支撑物;加压组件和卸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和卸压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上端;控制总成,所述控制总成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油囊,所述油囊的容积根据油囊内部油液的体积可变,所述油囊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油囊位于所述控制总成组件下方,与所述控制总成组件固定连接;油补给区,所述油补给区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油补给区位于所述油囊下方,所述油囊与所述油补给区通过密封件隔开,所述密封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第一端;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区和油缸活塞,所述伸缩区位于所述油补给区下方,所述伸缩区通过油缸活塞与所述油补给区连接;导油组件,所述导油组件包括第一导油管和第二导油管,所述第一导油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导油管外,所述第一导油管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导油管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总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油管和所述第二导油管穿过所述油囊和所述油补给区,所述第一导油管第二端与油缸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油管第二端连通所述伸缩区,所述第一导油管上开有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油管和所述油囊,所述第二回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油管和所述油补给区;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外壳第二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加压组件包括:把手单元、活塞杆和打油缸;所述把手单元包括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手持部,所述第一把手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铰接,所述第一把手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把手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把手第二端铰接所述活塞杆第一端,所述第二把手第三端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打油缸内;所述打油缸连接所述控制总成,当所述活塞杆上下运动时,所述控制总成控制所述液压千斤顶内部油液的流动方向。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总成包括:入油止回阀和出油止回阀;所述入油止回阀进油端连接所述油囊和所述第一导油管,所述入油止回阀出油端连接所述打油缸;所述出油止回阀进油端连接所述打油缸,所述出油止回阀出油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油管。进一步地,所述卸压组件包括:卸压键和卸压推杆;所述卸压键与所述第一外壳铰接;所述卸压键连接所述卸压推杆第一端,以使所述卸压推杆上下运动;所述卸压推杆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总成,当所述卸压推杆上下运动时,所述控制总成控制所述液压千斤顶内部油液的流动方向。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总成还包括:卸压止回阀,所述卸压止回阀进油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油管,所述卸压止回阀出油端连接所述油囊。进一步地,所述油囊为弹性油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外壳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升降调节环、升降台阶和限位块;所述升降调节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升降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通过销轴与所述升降调节环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外壳第二端通过球铰连接,所述底座下装有防滑垫。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千斤顶,通过设置容积可变的油囊,能随着油囊内油量增多减小而膨胀缩小,并能令其内部保持真空状态,使液压千斤顶不受泄入空气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液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部分的另一角度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0、外壳组件;101、第一外壳;102、第二外壳;103、固定件;11、支撑件;111、滑动组件;112、升降调节环;113、升降台阶;114、限位块;115、销轴;12、加压组件;121、把手单元;1211、第一把手;1212、第二把手;1213、手持部;122、活塞杆;123、打油缸;13、卸压组件;131、卸压键;132、卸压推杆;14、控制总成;141、入油止回阀;142、出油止回阀;143、卸压止回阀;144、回油管;15、油囊;151、卡子;16、油补给区;17、伸缩组件;171、伸缩区;172、油缸活塞;18、密封件;19、导油组件;191、第一导油管;192、第二导油管;193、第一回油孔;194、第二回油孔;20、底座;201、第一支座;2011、U型腔;2012、锁紧件;2013、钢珠;2014、弹簧;202、第二支座;203、底板;202、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外壳组件10,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第一外壳101和第二外壳102,所述第一外壳101套设于所述第二外壳102上,所述第一外壳101与所述第二外壳102滑动连接;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01和第二外壳102为空心圆柱体。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11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101侧面,所述支撑件11用于支撑待支撑物;支撑件11安装于第一外壳101侧面,当第一外壳101相对于第二外壳102滑动时,带动支撑件11滑动,支撑件11用于支撑在使用液压千斤顶时要支撑的物体,例如汽车等。加压组件12和卸压组件13,所述加压组件12和卸压组件13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101上端;其中,加压组件12用于给液压千斤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上,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滑动连接;/n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侧面,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待支撑物;/n加压组件和卸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和卸压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上端;/n控制总成,所述控制总成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n油囊,所述油囊的容积根据油囊内部油液的体积可变,所述油囊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油囊位于所述控制总成组件下方,与所述控制总成组件固定连接;/n油补给区,所述油补给区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油补给区位于所述油囊下方,所述油囊与所述油补给区通过密封件隔开,所述密封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第一端;/n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区和油缸活塞,所述伸缩区位于所述油补给区下方,所述伸缩区通过油缸活塞与所述油补给区连接;/n导油组件,所述导油组件包括第一导油管和第二导油管,所述第一导油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导油管外,所述第一导油管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导油管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总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油管和所述第二导油管穿过所述油囊和所述油补给区,所述第一导油管第二端与油缸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油管第二端连通所述伸缩区,所述第一导油管上开有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油管和所述油囊,所述第二回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油管和所述油补给区;/n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外壳第二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上,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滑动连接;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侧面,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待支撑物;
加压组件和卸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和卸压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上端;
控制总成,所述控制总成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
油囊,所述油囊的容积根据油囊内部油液的体积可变,所述油囊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油囊位于所述控制总成组件下方,与所述控制总成组件固定连接;
油补给区,所述油补给区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油补给区位于所述油囊下方,所述油囊与所述油补给区通过密封件隔开,所述密封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第一端;
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区和油缸活塞,所述伸缩区位于所述油补给区下方,所述伸缩区通过油缸活塞与所述油补给区连接;
导油组件,所述导油组件包括第一导油管和第二导油管,所述第一导油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导油管外,所述第一导油管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导油管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总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油管和所述第二导油管穿过所述油囊和所述油补给区,所述第一导油管第二端与油缸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油管第二端连通所述伸缩区,所述第一导油管上开有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油管和所述油囊,所述第二回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油管和所述油补给区;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外壳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包括:
把手单元、活塞杆和打油缸;
所述把手单元包括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手持部,所述第一把手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铰接,所述第一把手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把手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把手第二端铰接所述活塞杆第一端,所述第二把手第三端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兆金
申请(专利权)人:陆兆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